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天妖皇 > 分节阅读 229

分节阅读 22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次日,晴朗去县里画卯,直到日中未归。

金莲将武大赶出去做买卖,又央及间壁王婆,买下些酒肉之类。

她去晴朗的房里,簇了一盆炭火,心道:我今日着实撩斗他一撩斗,不信他不动情

她想着事儿,又是微笑,又是叹息,像是初次堕入爱河的少女。

她独自立在帘儿下等着,冷冷清清的,许久才见晴朗踏着那乱琼碎玉归来。

金莲揭起帘子,笑得很媚:“叔叔,冷么”

瞧见她的那种眼神,晴朗也不禁心神一荡,微笑道:“多谢嫂嫂忧念。”

入得门来,便把毡笠儿除将下来,金莲双手去接。

晴朗笑道:“不劳嫂嫂生受。”自把毡笠儿上的雪拂开,挂在壁上,又解开腰里缠带,脱下身上的鹦哥绿苎丝衲袄,入房里搭起。

金莲:“奴家一早起。叔叔,怎地不归来吃早饭”

晴朗:“县里的一个相识,请吃早饭。刚才又有一个作杯,我不耐烦,就回家了。”

金莲:“还是家里好。叔叔,向火。”

晴朗答应一声,便脱了油靴,换了一双袜子,穿上暖鞋,掇个杌子,近火边坐下。

金莲把前门上了拴,后门也关了,搬些按酒果品菜蔬,入晴朗房里,摆在桌子上。

晴朗:“哥哥哪里去未归”

金莲:“你哥哥每日自出去做买卖,我和叔叔且饮三杯。”

晴朗:“等哥哥回来再吃。”

金莲:“哪里等得他来等他不得”话犹未了,早暖了一注子酒来。

晴朗:“嫂嫂且坐,我去烫酒。”

金莲:“叔叔,你自便。”也掇个杌子,近火边坐下。

火头边桌儿上,摆着杯盘。金莲拿盏酒,擎在手里,凝望着晴朗媚笑道:“叔叔,满饮此杯。”

晴朗接过手来,一饮而尽。

金莲又筛一杯酒来:“天色寒冷,叔叔,饮个成双杯儿。”

晴朗:“嫂嫂自便。”接来又一饮而尽,然后筛一杯酒,递给金莲喝。

金莲接过酒来吃了,却拿注子再斟酒来,放在晴朗面前。

她将胸脯微露,云鬟半松,脸上堆着笑容:“我听得一个闲人说,叔叔在县前东街上,养着一个卖唱的,端的有这事么”

晴朗笑着摇摇头:“嫂嫂休听外人胡说,我不是这种人。”

金莲:“我不信,只怕叔叔口头不似心头。”

晴朗笑道:“天地可证,日月可表。嫂嫂不信时,只问哥哥。”

金莲笑道:“他晓得什么。如果他晓得这种事,也不必卖炊饼了。叔叔,且请一杯。”

又连筛三四杯酒,陪着晴朗喝了。

她已有三四杯酒落肚,哄动春心,哪里按捺得住,只管把闲话来说。

晴朗早已明白她的意思,却只是微笑,让她恨得牙齿痒痒的。

金莲起身去烫酒,晴朗就在房里,拿起火箸簇火。

金莲暖了一注子酒,来到房里,一只手拿着注子,一只手便去晴朗的肩胛上只一捏,媚笑道:“叔叔,只穿这些衣裳,就不冷么”

晴朗还是微笑,不去看她的眼睛,也不答话。

金莲见他不吭声,劈手便来夺火箸:“叔叔不会簇火,我与叔叔拨火,只要似火盆常热便好。”

晴朗把头垂得更低,也不知他在想什么。

金莲已是欲心似火,便放下火箸,筛一盏酒来,自呷了一口,剩了大半盏,凝望着晴朗,嗲声道:“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残酒。”

晴朗轻叹一声:“你这又何苦”接过酒盏,却不喝酒,把那酒盏捏得粉碎。

鲜血,一滴一滴的掉落在地

金莲默然片刻,竟然斜着身子,依偎在他的怀里。

她的身子热得发烫,就像她的心一样就在此时,忽然金光一闪

场景立即转换。晴朗已不在武大的家里,而是在西门府的大厅,正与潘金莲拜堂成亲。

此时,他不再扮演武松,而是扮演西门庆。

这肯定是武松在捣鬼。他究竟要干什么所谓的考验,怎样才能通过

古籍记载,大宋徽宗皇帝政和年间,在山东省东平府的清河县中,有一个风流子弟,叫西门庆,二十六七岁,生得状貌魁梧,性情潇洒,有万贯家财。

他的父亲叫西门达,原是走川广贩药材,就在这清河县前,开着一个大大的生药铺,住着门面五间到底七进的房子。

西门府呼奴使婢,骡马成群,虽算不得十分富贵,却也是清河县中的殷实人家。

西门达夫妇,生前对西门庆百般爱惜,听其所为,使得西门庆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

父母双双早亡后,他就在外眠花宿柳,惹草招风,学得些好拳棒,又会赌博,双陆象棋,抹牌道字,无不通晓。

结识的朋友,也都是些帮闲抹嘴,不守本分之人。

第一个最相契的,叫应伯爵,表字光侯,原本是开绸缎铺应员外的第二个儿子,因落了本钱,跌落下来,专门在本司三院帮嫖贴食,因此人称应花子。

他又会一腿好气毬,双陆棋子,件件皆通。

第二个叫谢希大,字子纯,是清河卫千户官儿应袭子孙,自幼父母双亡,游手好闲,把前程丢了,亦是帮闲勤儿,会一手好琵琶。

应伯爵和谢希大,与西门庆最合得来。

另有七个,都是些破落户,没名器的。

一个叫祝实念,表字贡诚。一个叫孙天化,表字伯修,绰号孙寡嘴。

一个叫吴典恩,是本县阴阳生,因事革退,就在县前与官吏保债,也与西门庆往来。

还有一个云参将的兄弟,叫云理守,字非去。

一个叫做常峙节,表字坚初。一个叫做卜志道。一个叫做白赉光,表字光汤。

说起这白赉光,众人中也有说他这名字取得不好听的,他却自己解说:“我原本打算改的,只为当初取名的时候,有个门馆先生,说我姓白,以前有一个什么故事,是白鱼跃入武王舟。又说有句古话,叫周有大赉,于汤有光,取这个意思,所以表字就叫做光汤。我因它有这段故事,也就没改。”

清河县的那些帮闲抹嘴,以这九个人为首,都是些认钱不认人的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