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天妖皇 > 分节阅读 166

分节阅读 16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改名叫地涌夫人,在无底洞静修多年。

她有这么一层关系,晴朗也不想跟她明着干,毕竟打狗也要看主人。

不过,既然来了,那妖精珍藏的宝贝,他是都要带走的。

约莫过去半个时辰,好不容易才找到那妖精的藏宝库,果然珍藏着许多宝贝。

晴朗笑嘻嘻的道:“走这一趟,值了”

便放出帝江分身,施展空间控制之术,并不触动四周禁制,将那些宝贝囊括一空。

就在此时,那个一直没什么动静的水晶球,竟然发出微弱之光

附近肯定有神器

晴朗又惊又喜,急忙施展天眼通,扫视四周,发现这个藏宝库的禁制中心,竟嵌着一块宝印。

那个宝印的上面,刻塑着五方天帝的形貌,分别是东方的太昊、南方的炎帝、西方的少昊、北方的颛顼,以及中央的黄帝,并有金玉龙,盘绕其上。

这个正是上古十大神器中的崆峒印,相传它能够让人不老不死。

自古许多方士,纷纷出海,找寻此印,但最后都只是踏上不归之路。

崆峒印就嵌在禁制中心,一旦取下,必然会触动禁制,惊动那妖精。

晴朗虽然不惧,却须顾及唐僧的安全。

他略一思索,先让帝江分身去将唐僧送出洞,再迅速取下崆峒印,全速离开。

晴朗救出唐僧后,全速向南方飞去,数万里外才停下。

那个盘踞在西牛贺洲陷空山的老鼠精,其实并不想吃唐僧的肉,只想跟他欢好。

不过,唐僧是佛门高僧,功德深厚,光是吸干他的元阳,也会修为大增。

因此,唐僧至今没跟哪个女的,发生过超友谊的关系。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谁是真心的,谁只想从他那里获取好处。

不过,像他这种顶级的人形补品,竟敢四处转悠,也难怪那些妖魔眼馋。

晴朗笑道:“唐兄,你要去哪里干脆我送你一程吧。”

唐僧微微一笑:“也好。我要去万寿山五庄观,镇元子要请我吃人参果。”

“人、人参果”晴朗情不自禁的叫出声来,悄悄抹去嘴角的口水,正色道,“我一直很仰慕镇元子大仙,刚好趁这个机会,去拜访一下他。有唐兄引见,应该有机会见上他一面吧。”

心道:若是能沾点光,吃上一个人参果,那就更好了

唐僧微笑道:“其实,镇元子也挺随和的。”

晴朗心道:那是因为,你和他有交情,身份也差不多。如果你只是一个无名小卒,鬼才理你

唐僧是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的第二个徒弟。

在数百年前,金蝉子与镇元子在兰盆会上相识,亲手传茶给他,对他十分尊敬。

因此,金蝉子转生之后,镇元子依然对他十分友好。

那万寿山五庄观,就设在南瞻部洲与西牛贺洲的交界上空,像是一座天空之城。

晴朗带着唐僧,驾着真火遁光,全速飞行,顷刻已来到万寿山。

真个好山,但见那:高山峻极,大势峥嵘。根接昆仑脉,顶摩霄汉中。白鹤每来栖桧柏,玄猿时复挂藤萝。日映晴林,迭迭千条红雾绕;风生阴壑,飘飘万道彩云飞。

幽鸟乱啼青竹里,锦鸡齐斗野花间。只见那千年峰、五福峰、芙蓉峰,巍巍凛凛放毫光;万岁石、虎牙石、三尖石,突突磷磷生瑞气。

崖前草秀,岭上梅香。荆棘密森森,芝兰清淡淡。深林鹰凤聚千禽,古洞麒麟辖万兽。涧水有情,曲曲弯弯多绕顾;峰峦不断,重重迭迭自周回。

又见那绿的槐,斑的竹,青的松,依依千载斗芳华;白的李,红的桃,翠的柳,灼灼三春争艳丽。龙吟虎啸,鹤舞猿啼。麋鹿从花出,青鸾对日鸣。

又见些花开花谢山头景,云去云来岭上峰,不愧是地仙之祖镇元子的洞府。

晴朗收起真火遁光,在山上随意游玩,忽抬头见那:松篁一簇,楼阁数层。

不一会儿,两人来到门前观看,但见那:松坡冷淡,竹径清幽。往来白鹤送浮云,上下猿猴时献果。那门前池宽树影长,石裂苔花破。宫殿森罗紫极高,楼台缥缈丹霞堕。

真个是福地灵区,蓬莱云洞。清虚人事少,寂静道心生。青鸟每传王母信,紫鸾常寄老君经。看不尽那巍巍道德之风,果然漠漠神仙之宅。

那山门左边有一通碑,碑上有十个大字,写着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

及至二层门里,只见那里面急急忙忙的走出两个小童,真个是:骨清神爽容颜丽,顶结丫髻短发戟。道服自然襟绕雾,羽衣偏是袖飘风。环绦紧束龙头结,芒履轻缠蚕口绒。

这两个小童,一个叫清风,一个叫明月,都是镇元子的小徒弟。

清风只有一千三百二十岁,明月只有一千二百岁。

镇元子门下出的散仙,不计其数,如今还有四十八个徒弟,都是得道的全真。

他经常带领四十六个徒弟,去仙界或佛界听混元道果,留下清风和明月看家。

就在昨天,他已带着那些徒弟,飞去仙界的弥罗宫,听元始天尊讲混元道果,至今未归。

镇元子在走之前,算到唐僧会来,便让清风和明月,去摘两个人参果,款待客人。

他俩将晴朗和唐僧迎入五庄观,便带他们去摘人参果。

五庄观中的人参果树,是混沌初分,鸿蒙始判,天地未开之际,产成的灵根,又叫做草还丹。

地星、灵界、冥界、佛界和仙界,也只在五庄观有一棵,竟然比王母娘娘的蟠桃树更加珍贵。

它是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头一万年方得吃。

似这万年,只结得三十个果子。果子的模样,就宛如三朝未满的小孩,四肢俱全,五官皆备。

人若有缘,得那果子闻上一闻,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上一个,能活四万七千年。

清风和明月,带着晴朗和唐僧,来到后花园,推开两扇门,但见那:朱栏宝槛,曲砌峰山。奇花与丽日争妍,翠竹共青天斗碧。流杯亭外,一弯绿柳似拖烟;赏月台前,数簇乔松如泼靛。

红拂拂,锦巢榴;绿依依,绣墩草。青茸茸,碧砂兰;攸荡荡,临溪水。丹桂映金井梧桐,锦槐傍朱栏玉砌。有或红或白千叶桃,有或香或黄九秋菊。

荼蘼架,映着牡丹亭;木槿台,相连芍药圃。看不尽的傲霜君子竹,欺雪大夫松。更有那鹤庄鹿宅,方沼圆池;泉流碎玉,地萼堆金。朔风触绽梅花白,春来点破海棠红。

晴朗和唐僧赞叹不已,又见一层门,推开看处,却是一座菜园,布种四时蔬菜。

晴朗笑道:“原来鼎鼎大名的镇元子大仙,也是个自种自吃的道士。”

走过菜园,又见一层门,推开看处,只见那正中间有棵大树,正是那人参果树。

青枝馥郁,绿叶阴森,那叶儿却似芭蕉模样,直上去有千尺余高,根下有七八丈围圆。

晴朗倚在树下,往上一看,只见向南的枝上,露出一个人参果,真像孩儿一般。

原来尾间上是个蒂,看它挂在枝头,手脚乱动,点头晃脑,风过处似乎有声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