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天妖皇 > 分节阅读 124

分节阅读 12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然一笑,告辞而去。

不过,他没走出多远,便隐起身来,潜入火云洞,想看看红孩儿在干什么。

洞府中心的法台之上,放着一个莲花宝座,而红孩儿就坐在上面。

他没穿盔甲,只是腰间束一条锦绣战裙,赤着脚,神情十分痛苦。

但见他:面如傅粉三分白,唇若涂朱一表才。鬓挽青云欺靛染,眉分新月似刀裁。战裙巧绣盘龙凤,形比哪吒更富胎。

晴朗施展天眼通,发现那个莲花宝座只是幻象,其实红孩儿是坐在刀尖上。

他不禁又惊又奇,心道:他不会是个自虐狂吧,竟这般折磨自己

那些刀尖一吞一吐的,使得红孩儿已是穿通两腿刀尖出,血流成汪皮肉开。

红孩儿也不吭声,咬着牙,忍着痛,丢了火尖枪,用手将刀乱拔。

可是,那些天罡刀都变成倒须钩儿,如狼牙一般,根本拔不出来。

刀尖伸缩得越来越快,鲜血也越流越多

红孩儿终于忍受不住,痛得大叫,捶了两拳,念个咒语,口里喷出火来。

鼻子里浓烟迸出,眨眨眼火焰齐生。只见那红焰焰大火烧空,好好一座火云洞被那烟火迷漫。

他深吸一口气,又喷出几口大火,更加旺盛,去烧那些天罡刀。

好火:炎炎烈烈盈空燎,赫赫威威遍地红。却似火轮飞上下,犹如炭屑舞西东。这火不是燧人钻木,又不是老子炮丹。非天火,非野火,是红孩儿炼成之三昧真火。

五辆车儿合五行,五行生化火煎成。肝木能生心火旺,心火致令脾土平。脾土生金金化水,水能生木彻通灵。生生化化皆因火,火遍长空万物荣。

此火又叫净莲妖火,炽热无比,破坏力极强。

那些烈火越烧越旺,想将那个莲花宝座炼化。

可是,他的火候始终未够,虽然将莲花宝座中的天罡刀烧得通红,却始终无法烧断。

晴朗现出身来,轻声笑道:“我来帮你。”也祭出体内的三昧真火,去烧那莲花宝座。

红孩儿先是大吃一惊,但瞧见晴朗没什么恶意,便感激的道:“谢谢你”

晴朗微笑道:“我是牛魔王的好朋友,帮助你是应该的,不必这么客气。”

两人相视一笑,便凝神去炼化那个莲花宝座。

半天过去,那个莲花宝座已开始熔化,速度极慢,却惊动了远在佛界南海落伽山的观音菩萨。

在佛界中,也有一南海,但见那:

汪洋海远,水势连天。祥光笼宇宙,瑞气照山川。千层雪浪吼青霄,万迭烟波滔白昼。水飞四野振轰雷,浪滚周遭鸣霹雳。五色朦胧宝迭山,红黄紫皂绿和蓝。

而观音建造的修真胜境落伽山,就在南海中。

真个是好去处,山峰高耸,顶透虚空。中间有千样奇花,百般瑞草。风摇宝树,日映金莲。观音殿瓦盖琉璃,潮音洞门铺玳瑁。绿杨影里语鹦哥,紫竹林中啼孔雀。

罗纹石上,护法威严;玛瑙滩前,木叉雄壮。

观音菩萨正在紫竹林中静心修炼,忽然睁开眼睛,轻声道:“有麻烦了。”

站在她身边的惠岸行者,毕恭毕敬的道:“是不是那红孩儿还不肯屈服”

他原本叫木吒,是十二金仙之普贤真人的徒弟,常用吴钩双剑,在封神大战中,辅助西周,灭了商朝。后来,他又拜观音菩萨为师,改名叫木叉。

如今他用一条浑铁棍,重有千斤,常伴菩萨左右,作一个降魔的大力士。

观音菩萨点头道:“我用莲台将红孩儿困住,原本打算降服他,作一个善财童子。如今看来,我惟有打消这个念头了。”

惠岸行者疑声道:“以菩萨的神力,也无法降服他莫非,有极厉害的对头在帮他”

观音菩萨微笑道:“也不是什么对头。那人暂时还是一个无名小卒。不过,他的后台太硬,我应该送一个人情给他。”

惠岸行者略一沉吟,轻声道:“连菩萨也要送他人情,莫非他的后台,是六大圣人之一”

观音菩萨淡声道:“佛曰:不可说,不可说”随意的将手一招。

在南瞻部洲的火云洞中,那个正被晴朗和红孩儿合力炼化的莲花宝座,突然破碎,化为飞灰。

红孩儿又惊又喜:“终于将这个鬼东西灭掉了”

原来,前不久他正在洞中修炼,突然飞来一个莲花宝座。

他瞧着好玩,便坐了上去,没想到莲花宝座中,会射出一些天罡刀,将他困住。

晴朗却暗暗奇怪,心道:依照我们的速度,起码要花四十九天,才可以彻底将其炼化。如今莲花宝座突然毁灭,莫非是它的主人有意如此

略一思索,已猜到莲花宝座的主人,极有可能是佛界观音菩萨。

红孩儿恢复了自由,高兴万分,立即设宴款待晴朗,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好不痛快。

晴朗瞧见红孩儿这么高兴,赶紧趁热打铁,请他饶了钻头号山的那些山神土地。

红孩儿很爽快的答应了,拍着胸膛,保证以后不再为难那些阴神。

晴朗谢过,便向他请教修炼心得,又讨了一些净莲妖火,融入自己的肉身。

他住了十多天,这才告辞而去,继续四处云游。

也不知飞过多少峻岭崇冈,幽谷大壑,已来到当初收服山魈和木魃的那一带山岭。

前面是一密林,林后碧嶂摩空,壁立万丈,仿佛无路可通。

住在锦绣珠中的那些猩猿,有些已将喉头的横骨炼化,可以模仿人类说话。

晴朗从它们那里了解到,这个地方有个灵玉崖,住着一个妖尸,非常厉害。

问清楚路径之后,晴朗隐起身来,飞到一处危崖,将那些已有数百年的古藤揭起,发现入口处是四五尺方圆的一个洞穴,黑影中仿佛只有两丈四五尺深,便到了尽头。

壁上尽是苔藓,触手湿润。山石错落高下,甚是难行,也不知有多大容积。

晴朗先将封洞的古藤还原,小心翼翼的前进,在尽头处有一块突出的大石。

须由石上越过,回转身来,才看出那石根脚还有一个三尺大小的孔洞,通到下面。洞并不直,形势弯曲,常人至此,须要返身转侧,前胸贴石,滑溜而下。

否则即使发现此洞,也当它是一个石上死窍。用东西试探,触手可以见底,难知里面另有乾坤。此洞只能蛇形而入,有如螺旋一般。

晴朗变成一只蜂鸟,依然隐藏着身体,慢慢的飞进去。

有的地方石齿犀利,幽险绝伦;有的地方石润如油,滑不留手。转过两三次弯环以后,越走越宽,又向下斜行有半里左右,才将这甬穴走完,到了平地。

晴朗猛然瞧见极薄一片丈许宽的光华,直射地面,恍如一张数百丈长的银光帘子,自天垂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