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家 > 分节阅读 1216

分节阅读 121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有一条高速公路已经动工了,另外还有一条国道计划四月份动工。路一修,这盘棋就活了大半。”

“好,经济上的事,你们兄弟都大胆去做,有什么事情你们兄弟都可以互相探讨。”刘成胜长期主持党务工作,对经济事物不是那么熟悉。他这话也有让刘伟东和刘伟鸿多多交流的意思。

“伟鸿,医疗与教育的两项改革,开始了吗”刘成胜接着就转向了刘伟鸿,自家人密室相对,也就不需要拐弯抹角了。

“嗯,刚刚形成政策文件和地方法规,今年开始施行。”

刘伟东略加思考便开口道:“地方法规”

“是的。流官制往往会造成人亡政熄,如果我离开宁阳,除非我还能直接影响到宁阳,否则很有可能就会被后来人置之不理。而形成地方法规就不同了,虽然它的约束力并不是很大,但是接任者再想改变确实很难。”

刘伟鸿详细解释了这一思路。事实上,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在共和国这样的官本位国家,一切政策的约束力都源于上级的影响力,而法律法规往往却被置于比较尴尬的地位。不管怎样,慢慢强化法律法规的地位还是很重要的。纵然刘二哥锋锐无敌却也不免英雄气短。

一阵沉默之后,大家便很默契的转移了话题。

“大伯,听说国务院将要对江南省重新划分行政区域,打算新成立一个地级市。”

“嗯,涣水市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国务院打算给涣水市减减担子,轻装上路。”

涣水市是周公故乡,但是涣水市的经济发展一直缺乏动力,江南省一直想要将涣水市和临近的东州市的区域重新划分,再新建一个地级市。美其名曰给涣水市减轻负担,轻装上路。这个其实并不是国务院主导,而是江南省主导,如此一来,不知道要多出多少官帽子。那么多排队的官爷呢,早就等着新坑了。

新成立的市名叫洪湖市,地处洪湖北岸的大平原,处在涣水市和东州市中间。

“不知道新成立的洪湖市的主要班子是内部调整还是中央委派”一般情况下,地级市的班子配备都是由省里说了算,中央很少插手。刘伟鸿也就是随口一问。

“这个主要还是尊重下面同志的意见吧。”

“大伯,新框架最易出成绩啊,楚南省久安市的朱建国同志的能力和操守都是很不错的。”刘伟鸿毫不客气的就为朱建国“要官”。这个新架子肯定会有不少人要分蛋糕,但是只要手段得当,还是很容易拉起一面旗帜的。

随后刘伟鸿向在场诸人介绍了一下朱建国的情况。

刘成胜没有直接表态,而是又看了看马国平。

“朱建国同志的能力确实很好,我看可以加担子。”马国平表示了支持。

刘伟东也表示了同意。

刘成胜最终也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电话响了起来。打电话的人是傅东向,说要过来拜年。

所谓傅东向,乃是共和国元老傅一涛之子,乃是京城里声名显赫的红二代,现在是旅大市市长。

旅大市是国家计划单列市,乃是正正当当的副部级城市。

“既然如此,你们兄弟就去门口迎接吧。”刘成胜说道。

第1348章

傅东向身材高大,器宇轩昂,行走间自有威仪,顾盼生威。据说傅东向早年也是京城有名的纨绔子弟。后来却也改过自新,益发出色。

一番客套之后,众人在客厅落座。

“几年不见,伟东益发沉稳了。”傅东向年纪四十多岁,算起来也是长辈,这样说也是拿捏到位。

“二伯客气了。”刘伟东颔首致谢。刘伟东当了一年的市长,居移体养移气,自是不同。

傅东向在家排行老二,刘伟东叫一声二伯也是应当。

“听说伟东在新春修了几条路,很好啊,新春是老区,同志们都拿出了的精神来发展经济建设,很好啊。”

傅东向这个话也是有感而发,他主政旅大已有三年,在经济发展上也下了一番大力气。

“二伯过奖了,旅大的经济建设在二伯的带领下,后劲也很足。”

傅东向笑而不语,显然也心有所得。

很快,傅东向又转向了刘伟鸿。原本傅东向是对刘伟鸿没有什么影响的。他早年在京城的时候压根就不知道这号人,等他去了旅大之后,忽然开始注意到这个老刘家的子弟,一时风头无两。

去年刘伟鸿主持国资办督察局的工作时,就曾经查处过旅大市一家大型国有机械厂的破产暗箱操作一案。在查处那个案子的时候,傅东向就和刘伟鸿有过接触。甫一接触之下,傅东向就发现两人在很多时候观念是一致的,但是也有很多不一致。

“伟鸿,听说你打算推行医疗改革和教育改革”傅东向脸上不带有一丝表情。似乎就是在随便的说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

“是的,傅市长,我们宁阳区的双改打算今年推行。”刘伟鸿却没有像刘伟东一样叫他二伯,而是很正式的叫他傅市长。

“嗯。”对这个事他们老傅家并不是很支持,所以他也就是随便问问,并不打算发表意见。

接下来傅东向又和众人随便说了一会话,很快便告辞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