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家 > 分节阅读 1143

分节阅读 114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刘伟鸿停住了脚步,站在那里,平静地望着池田二男,说道:“市长先生,你好”

“书记阁下,抱歉抱歉,市政会议的议题比较多,耽误了一小会,让书记阁下和客人们久等了。请多多原谅”

池田二男来到刘伟鸿身前,深深鞠躬。跟在他身后的一堆西装革履的日本人,也一齐鞠躬。

“市长先生公务繁忙,我们能够理解。不过如果再有类似情况,请市长先生提前做出合适的安排,我们可以另行约定会见的时间。”

刘伟鸿脸上也带着微笑,说出来的话,却毫不客气。

你老小子在我面前摆谱,端臭架子,现在随口一句抱歉,就想“化干戈为玉帛”,让我“尽弃前嫌”,哪有那么容易

告诉你,下不为例

“当然当然,是我们失礼了。我再次向书记阁下和诸位贵宾表示歉意。来,书记阁下,里边请”

池田二男也知道这一回,怕是搬起石头砸到了自己的脚,碰上了不好对付的硬茬子。己方理亏在先,却是不好对刘伟鸿勃然作色,只能再次鞠躬,表示歉意。

不过这老鬼子嘴里说着道歉,眼神却十分凌厉,可见在他心里,压根就不觉得自己这样做有何不妥。似乎刘伟鸿等人,并不是他请来的客人,而是狭路相逢的仇敌。

池田这个老鬼子,年过六旬,是日本国内著名的右翼政客,对华夏国一贯不抱什么好感,时不时会发表一些“踩线”的言论,此番邀请京华市代表团访问大屋市,一来是友好城市之间必须要有些正常的交往,不得不然。二来只怕是别有用心。

刘伟鸿暗暗提高了警惕。

第1254章 池田,你胡说八道

池田一到,会客室的气氛又为之一变。

应该说,池田二男这一回算是做足了功课,不但他自己到了,基本上将整个大屋市政厅主要的负责官员都带了过来。估计在那边结束市政咨询会议,直接就过来了。

在刘伟鸿的记忆之中,从九十年代开始,日本的历届政府,简直就是一出出的闹剧。首相换得比当红妓女的嫖客还快。往往是前一个刚刚进了该妓女的房子,其他候补首相就在门外排起了长队,一手提裤子,一手攥纸巾,在等候着了。用不了多久,首相下台,提着裤子从后门灰溜溜地跑掉,排在第一位的候补首相就迫不及待地冲了进去,大呼“哟西”,然后计时开始。

如此周而复始。

当美国人开始在日本身上割肉的时候,日本政坛就再也未能走出这个怪圈。任何一位首相,面对不断衰退的经济,都是一筹莫展。

这倒是日本一贯的特色。

早在二战前夕,苏联名将朱可夫元帅时任苏联红军陆军第五十七军军长在远东将日军打得落花流水之后,就曾经评价过日本军队:日军是第一流的士兵,被第三流的军官统率。

朱可夫向斯大林汇报说,日军的士兵和下级军官,都受过良好的训练,作战勇猛,悍不畏死,能够坚定不移地执行上级的命令。但日军的中上层军官,尤其是将官,指挥僵化,教条主义严重,很多命令都愚不可及,往往会连累士兵无辜丧命。

朱可夫的结论是:只要有足够的技术兵器和足够的兵力,打败日本易于反掌。东线无忧

后来的事实,也确实证明了朱可夫元帅的判断。

苏联和德国血战,打了六年,死伤两千万之众,才最终和盟军东西夹击,获得胜利。但苏联远东方面军,只用了区区几十天时间,便摧枯拉朽地将日本七十万关东军打得一败涂地,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

外媒评论,日本是第一流国民,选出了第三流政府。

当然,刘伟鸿的脑海之中,主要是有关日本中央政府的一些记忆,对于各地方政府,没有什么印象。不过料必都是差不多的。

池田二男和他的管理团队,都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日本男子,一个个机械僵硬,在对面的沙发里坐了下来,池田二男紧挨刘伟鸿而坐,他身边是大屋市的政务次官。刘伟鸿的身边则是代表团副团长魏凤友,第三位是厉处长。高尚在一旁充当翻译。萧瑜情和自己的记者同事,加上大屋市方面的记者团队,在四周摆开了架势,各种照相机举了起来,“咔嚓咔嚓”地将池田二男和刘伟鸿书记握手的情形拍了下来。

类似这样的会谈,都有一定的流程。

池田二男代表大屋市,对书记阁下和来自京华市的客人们表示热烈的欢迎。虽然手里没有拿稿子,但这种套话,是每一个市长早就练得滚瓜烂熟了的,自然是脱口而出,毫无窒滞。

刘伟鸿魏凤友厉处长等人,脸带微笑,静坐倾听,不时颔首。

一切都像模像样,似乎刚才的不愉快,早就被宾主双方抛到了九霄云外。

池田二男致欢迎词之后,刘伟鸿也代表京华代表团致了感谢词。对大屋市政府的邀请表示感谢,希望此番出访,能够增进京华市与大屋市的友谊,促进双方在更多的领域进行交流与合作,携手共进,共同发展。

池田二男等人一般的静坐倾听,倒也礼数周到。

随后池田二男开始向客人们介绍大屋的历史以及近年的发展状况。池田二男说,大屋市很重视和京华市的友谊,京华市正在进行深入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这是大屋市方面很乐意见到的。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日本商人,表示了对前往京华投资的浓厚兴趣,希望日本国内的先进科技和先进管理模式,能够给京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动力。

这个话,听上去中规中矩的,似乎也是外交领域常有的言辞。不过池田二男在说这番话的时候,神情傲岸,带着居高临下的意思。似乎双方是不对等的,大屋市的商人前往京华投资,乃是一种“恩赐”。两个城市之间,是帮助和被帮助的关系,京华市并不能为大屋市的经济发展做什么有益的贡献。

刘伟鸿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