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家 > 分节阅读 869

分节阅读 86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好不容易,田宝山介绍完了青山七肥厂的历史,谈到了现在面临的问题。

“辛书记,王书记,陆市长,各位同志,现在青山化肥厂面临的大一个问题就是,青山化肥厂原来的那些干部职工,提出了很多无理的要求原先市政fu和化肥厂投资方谈妥的条件,是这样的,优先包管化肥厂正常生产正常运作。惟其如此,能从根本上解决化肥厂的问题。投资方买下化肥厂,也不是来做好事的,厂必须生产,产生效益,投资商有效益。同样的事理,化肥厂正常生产运作,效益好了,就能解决原有的干部职工的就业问题。在同等的条件下,原来的干部职工优先录用嘛可是化肥厂的干部职工,觉悟不高,搞不清楚重点,他们把工厂的出售,当作了一个发家致富的好机会,变着体例向政fu向投资商要求安家费祁憾费之类的,要求一大堆,很多要求都是完全无法满足的。这样一来,投资方觉得很不划算,原本筹算要撤资的,还是市政fu做了很多的工作,投资商同意继续合作。可是化肥厂的干部职工和龙华村的村民,一点不配合,总是闹事,迄今为止,化肥厂一直都不克不及正常的开展生产和销售工作,亏损越来越严重,再这样搞下去,投资商肯定不干了。这个烂摊,还真是很难收拾啊”

田宝山边说,边摇头叹息不已,颇有恨恨之意。

所有人的脸色和眼神,依旧平淡,波澜不惊。唯独刘伟鸿是个例外,眼里露出了惊讶之色。

尽管前世今生相加,刘书记也要算得是久历官场,各种形形色色的官员见很多了,不要脸的居多。但饶是如此,刘伟鸿也还是真没有想到,一个人竟然可以无耻到这般境界

在龙华村冲突现场,刘伟鸿以雷霆手段,抓了赖文超之后,便做好了此事不克不及善罢的心理准备。这也是刘伟鸿一贯的特点。要么不脱手,一旦脱手,便绝不存住”幸之心。一定要准备迎接坏的结果。对赖文超的突审,是薛博宇和夏寒亲自主持的,刘伟鸿还专程找赖文超谈过话,为的就是全面了解青山化肥厂承色、破产清算的所有过程。

从赖文超嘴里,刘伟鸿早已经清楚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这是一起典型的官商勾结,侵吞国家奸产,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

因为体制僵化,干部思想僵化,加上近几年国家的大环境,尚未足够重视三农问题,种地得不偿失的情况普遍存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许多土地撂荒,市场对化肥的需求量减少,对品质要求却大幅度提高。青山化肥厂这几年在市场竞争之中,确实是屡战屡败,亏损严重。但也并未走到非卖不成的境界。

刘伟鸿认同市政fu去年对青山化肥厂的“拯救行动鼒,只要注入一定的资金,认真改制,优化组合,提高产品品质,加大市场营销力度,青山化肥厂完全有望救活,重焕产生机。至不济,对外承包给真正懂行的投资商,也还是有前途,少可以有效地解决原有干部职工下岗失业的问题。

宣布破产,整体出售,是后也是迫不得已的一招。直接将上千干部职工下岗,推向社会,造成的巨大社会问题,难以忽视。

但自从赖文超介入进来之后,青山化肥厂的问题,马上便起了转变。市政fu或者说分担此工作的田宝山,态度截然不合。以前还在想方设法挽救化肥厂的田宝山,忽然就酿成了“甩负担”的急先锋。

赖文超这些年停薪留职在外表鼓捣,确实赚了一些钱,至少将自己包装起来不成问题,请官员吃饭送礼的钱,自然也不会少。田宝山本就不是什么品格高尚的领导干部,赖文超金钱双管齐下,相当轻松便攻陷了田宝山的防地。两个人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很就将青山化肥厂整破了产,以极低的价格转卖给赖文超。

据赖头超自己供认,他买下化肥厂,也不是因为自己要经营生产,他没那个心思也没那个本领。别看他以前是化肥厂的职工,实际上没怎么正经上过班。

赖文超筹算等时机合适的时候,再将化肥厂转卖出去,大赚一笔。

基于这么一个前提,赖文超又怎肯认真支付给原先那些干部职工安家费和抵偿费

连原本支付给市里面的购买化肥厂的款项,他还打了一个白条呢。理由是他必须要预留充沛的资金,以便化肥厂能够连结正常的生产和运转。

说来可笑,一个全威时期拥有上千工人的副团级国有企业,市政fu奂给私人,价格竟然是区区两百多万元,其中一百八十万,是欠条。赖文超真正支付的款项,满打满算,不到六十万。至于青山化肥厂因何如此贱卖,据说也是有理由的,那就是这几年化肥厂亏损严重,已经资不抵债。然而化肥厂欠银行的贷款就有五百多万,这笔钱,也是着落在久安市政fu头上来了偿的,赖文超不奂责。

赖文超化六十万,就把偌大一个工厂买下来,其他的外债,安家费抵偿费,一概不给。谁向他要钱,他就指使流氓unun砍人。

就这么一个情况,到田宝山嘴里,却酿成了化肥厂的干部职工觉悟不高,无理取闹。

做官做到这般无耻的境界,也要算是登峰造极了

113第896章 想得倒美

本站因为服务器硬盘损坏,给大家带来不便最近访问速度可能会收到影响,我们将尽快修复,谢谢大家体谅

“田市长,谈谈你的解决办法吧”

王时恒双眉微微一蹙,略带一点不悦地说道。

实话说,搞经济建设,整个久安市委市“政府”,王时恒首屈一指。他以前担任久安地区常务副专员和兼管经济建设的党群副书记时,久安的经济建设工作,实际上就是他在主抓的,辛明亮就是起到一个幕后支持的作用,真实的发展方案,俱皆出自王时恒之手。

出任市委书记之后,因为市长陆默一直都和他争权,辛明亮又在他俩之间搞平衡,“不偏不倚,”为了避免人为制造矛盾,王时恒主动“避让,”尊重陆默和市“政府”的决策,经济建设大局,交给陆默和市“政府”去主持,王时恒的主要精力,放在党建工作和队伍建设之上。

但这并不表示,王时恒经济建设方面的能力已经“退化”。若是在平时,田宝山这样信口开河,王时恒纵然不满,也只会私下找他谈话,或者和辛明亮“闲聊”的时候,点上一两句,让田宝山自悟。但眼下情形已经十分糟糕,群众事件难以平息,再闹下去,就要他这个市委书记来背黑锅了,王时恒自也不会再容许田宝山蒙混过关。

大家都是明白人,你田宝山得了人家赖文超的好处,就该把事情办利索了。难道你得了好处,还要我王时恒给你擦屁股没有这个道理

王时恒是田宝山的上级,不是他的下属

“好的,王书记。我们市“政府”也已经商量过了,目前化肥厂的职工闹事,主要还是个安家费和补偿费的问题,只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他们也就不闹了。”

田宝山自然也察觉了王时恒的不悦,连忙说道。

这还像句话

王时恒有意无意地瞥了陆默一眼。田宝山不是已经说了,此事经过市“政府”的研究。王时恒就想看看陆默是个什么反应。陆默端起茶杯喝茶,神“色”平静,对王时恒的目光恍若未见。

在陆默心目中,从来也没将王时恒真正看做是“老大,”所以他现在的心态,和王时恒是一样的。此事是田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