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家 > 分节阅读 424

分节阅读 42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真要是走到一半折返回来,县委书记的脸面往哪搁

刘伟鸿笑而不语。

反正他已经下定决心奉陪了。论到体力,慕新民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是他的对手。

几名年轻的宣传干事,亦是微微色变。

慕新民一挥手,说道:“没关系,就算再难,我也要去看看。我们党的干部,就是应该为人民样众服务的嘛。”

那名负责记录的女干事,便急急忙忙打开笔记本,将慕书记的“豪言壮语”记录下来。

“这样吧,老王,你留下来。就是刘伟鸿同志和我,还有宣传部的小欧和小黄陪我们一起去就走了。刘伟鸿同志,你应该还记得路吧”

慕新民转向刘伟鸿,问道。

刘伟鸿微微一笑,说道:“就一条路,不会走错的。”

“那好,就这么定了。刘伟鸿同志,我们现在出发,什么时候能够赶到”

刘伟鸿说道:“车子可以开到九桥乡政府过去大约三公里左右的凉水村。再往后,只能步行。具体多远,我不大清楚。上回我走到最近的猴子背,大约三个小时。从猴子背到最深处的仙女寨,还得三个小时左右。如果中间不耽搁,中午过后,应该可以到猴子背,在那里吃中饭。”

刘伟鸿是脱口而出,负责文字记录的女干事小欧,已经俏脸变色,偷偷地打量了一下刘伟鸿。这位娃娃书记,身材高大,两腿颀长,他都要走三个小时,自己不知道要走多久。但想来三个小时是绝对不够的。看来今儿个,要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了。

“好,那我们就先坐车去九桥乡政再,实在不能通车了,再走路。”

慕新民下定了决心。

刘伟泓笑着点头。

当下一行四人,登上了靠新民那台黑色桑塔纳。刘伟鸿吩咐小熊,拿了四个军用水壶,装满茶水,还带了些饼干之类的干粮。很明显,接下来的旅程将是对他们几人体力的重大击验。刘伟鸿久经锻炼,身强体壮,倒是毫不畏惧。但他的三个同伴,那就很难说了。慕新民五十几岁,小欧是女同志,小黄虽然年轻,也是久在机关的干部,只怕体力上不见得强过了慕新民。刘伟鸿估计,他三个小时能够走到猴子背,加上慕新民等人,也许得五个小时。中间不补充点水分和体力,怕是不行王化文犹豫再三,见桑塔纳里着实挤不下了,便没有跟上来。

刘伟鸿坐在副驾驶位置,慕新民、小欧和小黄坐在后面。司机不熟悉夹山区的路,刘伟鸿担当向导的职责。在大家目瞪口呆的注视下,桑塔纳驶出了区公所,径直向九桥乡出发。

一路上气氛很是沉闷。慕新民不说话,刘伟鸿也不说话,小欧小黄有心要讲个笑话,打破这种难堪的沉闷,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毕竟和慕书记打交道不多,也不知道他喜不喜欢听笑话。瞧这张一天到晚板着的方脸,多半不喜欢吧还是不要自作聪明的好。

官场上,是压抑天性的。

司机尽管开得小心翼翼,住乡间公路实在路况太差,饶是司机水平再高,桑塔纳也像扭秧歌似的,一路蹦蹦跳跳地前行,时不时会将慕书记金贵的身子直抛起来,短短十几公里路程,愣是将司机开出了一身透汗。

给慕新民开车的,就是原先朱建国的司机。慕新民到任之后,用的办公室还是朱建国以前那一间。朱书记可是高升了,用他的办公室,可以沾点“贵气”。司机和秘书,也暂时都是用原来的人。实际上,刘伟鸿和司机很熟悉,本来想说自己来开,最终还是没有开口。司机肯定也很在意慕新民对他的观感,就不必让人家为难了。

终于,车子开到了一条狭窄的砂石路尽头,再往前,道路只有两米宽窄,到处坑坑洼洼的,勉强朝前开,很容易出问题。

“就到这吧,接下来都要步行了。”

刘伟鸿淡然说道。

司机依言将车子靠边停了下来。所谓靠边,也只是相对而言,整个路面,不过三米五左右,再靠边也靠不到哪里去。

慕新民等人都走下车来,举目四顾,所见极是荒凉,老式的农舍,零零星星地点缀在山间田头,较大点的院子,成片的房屋很难看到了。时当初冬,山间路边也是一片枯黄,充满着肃杀之气,加上山风肆虐,令人不自禁的愁肠百结,一股凄凉之意自胸襟间升腾而起。

“粱师傅,你就在这里倒车回去吧。”

刘伟鸿对司机说道。

梁师傅年纪大约三十多岁,个子中等偏瘦,看上去倒是比较精干,闻言摇了摇头,说道:“我也陪慕书记一起去。”

慕新民便赞许地点了点头。这才是一个司机应该有的姿态。

刘伟鸿自然不会反对。

“刘书记,车子停在这里安全不”

梁师傅打量了一下荒凉的四野,有些不大放心地问道。这荒那野外的,着实不保险。可不要大伙回来的时候,发现车子少了两个轱辘,又或者汽油被放光了。

刘伟鸿想了想,说道:“这个确实不大安全。这样吧,咱们讲车子倒回去,找一户人家,跟他说明情况,请他们帮忙看一下,回来的时候,给点小报酬就走了。

梁师傅连连点头,觉得这个主意可行,不过还是望向慕新民,请示道:“慕书记,你看这样可以不”

慕新民微微颌首,威严地说了两个字:“可以。”

于是刘伟鸿又陪着梁师体上车,小心翼翼地将车子原地调头,向来路驶去,大约五百米开外,有一户农家院落。梁师傅将车子停在那农家院落的外边,刘伟鸿亲自登门,打出自己的“招牌”,说明了情况。那农户听说他就是区里的刘书记,顿时非常热情,一迭声地答应,又非要邀请刘书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