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家 > 分节阅读 123

分节阅读 12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且不管朱建国这个方案合不合适,起码这个动作值得肯定。朱建国没有主政地方的经验,那就必须要迎头赶上。虽然说县委书记主要抓党务,但一个完全不懂经济建设的县委书记,也是很难树立绝对权威的。

等到陆大乡仔细看了朱建国的规戈方案之后,更是欣慰。

这个规划方案,还真是有板有眼,条理分明,逻辑严密,尤其是眼界广博,前瞻性很强。陆大勇正在考虑怎样整合全地区的媒炭资源和其他的矿产资源,以便尽早将浩阳地区津设成真正的能源基地。朱建国这个规划方案,给了他很大的启。

想不到这个老朱,还真是个人才,在经济建设方面,颇有天赋。

自然,陆大勇不知道,真正的人才,另有其人,朱建国不过是配合刘伟鸿,唱了一出双簧。

但让朱建国意想不到的是,在他觑见陆大勇的同时,邓仲和也拿着自己的方案,魏见了专员曹振起。曹振起对邓伸和的方案,也表示了肯定。

不蒂曹振起是不是真的认同邓仲和的方案,至少邓仲和靠过来这个动作,曹振起是要表示欢迎的。曹振起老于官场,明白“班底”的重要性。

无论如何,邓仲和也是一县之长,虽然不如县委书记那么地位显要,但架不住人家年轻啊,不到四十岁的县长,整个浩阳地区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很有潜力嘛。

邓仲和此举,也要算是孤注一掷”,摆在他面前可供选择的道路并不多。朱建国是陆大勇的亲信,邓仲和要想在林庆县做一个能说话”的县长,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走向曹振起靠拢,谋求一个硬扎的靠山,才有可能与朱建国抗衡。不然的话,他就只能自动自觉地放弃自己的“主权”,向朱建国“俯称臣”,做一个低调的二把手。

这却是邓仲和很不乐意的。

邓仲和三十几岁能做到县长,可见骨子里头也是极其强势的一个人,勇往直前。甘心居于人下,做衬托红花的绿叶,不是邓仲和的习惯。

如此一来,局面就变得有点微妙。

一开始,曹振起并不清楚朱建国另外搞了一个方案,后来陆大勇主动和他沟通,曹振起自然就知道了,却还是支持邓仲和那个方案。

这也是必须的。

曹振起如果不支持邓仲和,又如何取得邓仲和的信任

而且,如果曹振起完全赞同了朱建国的方案,可以预见,陆大勇必定也要在全地区这么干。这就意味着,陆大勇会拿到经济建设的主导权。地委书记管帽子是制度,一旦连经济建设的主导权也拿到了,那曹振起手里,还能剩下些什么

看似是林庆县一隅之地的“争斗”,已经隐隐变成了地区两大巨头的交锋”。

好不容易拿到行署专员这个位置,曹振起可也不想就这么做一个为陆大勇摇旗呐喊的马前卒。

陆大勇就任地委书记不久,资历不比曹振起老,说白了,陆大勇就是占了个“地域优势”,如果他不是原青峰地区的行署专员,那浩阳地区这个书记,到底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因此,陆大勇也不能强行“压”曹振起同意朱建国的方案。

几经波折,最后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重新拟定了一份规戈,书,将朱建国和邓仲和的意见都糍合了进去。

国有大型媒炭资源公司,要办。民营资本也不排斥在外。在保证国有大型媒炭资源公司运作良好的基础上,对具备采矿资格的私营企业,也要适当允许进入,不搞一家独大。

面对这样一个结果,朱建国和刘伟鸿都有点无可奈何。

胳膊拗不过大腿

既然如此,刘伟鸿便退而求其次,向朱建国进言,要牢牢的将国有大型媒炭资源公司的掌舵人选,掌握在自己手头。对媒炭局、国土局、矿产资源局等部门的头头,也要掌控到位。拿住了这几个“人头”,朱建国就能掌握主导权。

对刘伟鸿这个建议,朱建国自是连连点头。

这家伙,年纪轻轻,权谋智术却是十鼻老到。以前在农业局彻底“打垮”陈崇慧叔侄俩,就是明证。

听他的不会错。

如今刘伟鸿又提出要重视党建工作,朱建国也深以为然。

“书记,我认为,在当前形势下狠抓干部队伍建设,狠抓基层支部建设,省里和地区,甚至中央都会赞成的。”

刘伟鸿强调了一句。

朱建国点了点头:“有道理。这个事,我们好好商量一下,拿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出来。”

纯粹党建工作,倒也不用担心邓仲和又来“捣蛋”。

刘伟鸿点头应诺。

反正这样的任务,必定是要落到他头上的。

就在此时,朱建国办公桌上的电话急促地震响起来,朱建国拿起话筒,不过听了两句,脸色立即就变了,显得很是震惊。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明儿周六,放在中午或击下午,凌晨就不更了,说明一下,省得大伙等候

157第158章 宗族械斗

眼见得朱建国脸色大变,刘伟鸿自也知道,生了极其要进的变故。

随着朱建国的应答,刘伟鸿马上也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很快,朱建国就放下了电话,对刘伟鸿说道:“夹山区生了大规模的宗族械斗张姓和马姓开战了”

到伟鸿的眉头也紧紧皱了起来。

夹山区是林庆县比较偏远的一个区,辖一镇五乡,境内多山地,地涛民贫。张姓和马姓,是夹山区两大姓氏,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原因,这两大姓氏的村民一贯不和,时不时会闹些矛盾出来。林庆县民风强悍,民间多有习武之风,很多村子里,都有自己的“演武堂”,请了把式教导村里的年轻后生,习练拳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强化国民体质,算得是有益的活动。但也正因为如此,农村的斗殴事件,也层出不穷。往往由于一点点纠纷,就会演变成为一场“武斗”。尤其是大宗族聚居的村落,更是组成了类似社团的组织,动不动就和人大打出手。据说前几年,也曾经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宗族械斗事件,令得当时县里的领导十分被动,还挨了处分。

没想到朱建国到任不久,就遇上了这么档子事。

碰到这样的紧急事件,朱建国倒是极有决断,马上抓起电话,给县公安局拨了过去:“蒋局长吗我是朱建国对是我夹山区生了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