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官家 > 分节阅读 70

分节阅读 7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吴师傅自然弄不明白这中间的原因,不过既然刘伟鸿这么要求了,他也就照办。司机一般是归后勤科管,但有些单位,并没有后勤科这个部门,统一归在办公室管理。尤其农业局是新创的单位,估计科室暂时不会设置得那么齐全,他今后可能就归刘伟鸿管了。

吴师傅虽然以前不是官场中人,也能明白“顶头上司”意味着什么。

事实证明,刘伟鸿的决定做得极其英明。

他们赶到浩阳宾馆,刚好订下最后的八间房子,比他们稍后几分钟赶到的地区检察分院的检察官们,就只能望洋兴叹,委委屈屈的去了别的地方。

订好了房间,三个人又马上上车,这一回,吴师傅就打算直接去小商品市场买日常用品了。不料刘伟鸿又吩咐道:“吴师傅,浩阳可有找临时工的地方”

“临时工”

吴师傅又不明白了。

“对,就是临时工。钉子厂那个院子,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真要是想把卫生搞干净,房间都换上新锁,还要整理一下水电线路之类的东西,工作量可不小。靠我们这几个人,还都是局长科长这些领导,只怕十天八天也整不出个模样来。”

刘伟鸿耐下性子给他解释。

庄栖凤就笑,朝刘伟鸿伸出了大拇指。

别看庄栖凤是财务科长,说起来不大不小是个领导。但相对来说,她比较年轻,又是女同志,这个搞卫生的工作,理所当然就要比别人多分担一些。庄栖凤正犯愁呢。刘伟鸿就做了这样的安排,果然是个行家里手。

朱局长刚才话是说得漂亮,真要是让他亲自上阵,连搞几天大扫除,只怕局长大人的脸要黑成锅底了。

吴师傅就有点犯愁,说道:“浩阳是个小地方,还真没有专门找临时工的地方,只有在农贸市场那边,有些拉板车的伙计”

“行,就是他们。”刘伟鸿当即拍板:“咱们这几天,不单纯要搞卫生,还有许多垃圾要清出去,很多办公用品和家具要运进来,布置好。另外水电安装什么的,这些人都懂那么一点,刚好又有板车,也是用得上的东西,正合适。马上过去吧,要是迟了,只怕又给人家抢了先。”

吴师傅这回,也对刘伟鸿佩服起来,一边启动车子,一边说道:“刘主任,真是想不到,你这么年轻,办事却这么老练。果然不愧是做领导的。”

刘伟鸿哈哈一笑,说道:“吴师傅,今后大家都是同事了,客气话就不多说。我们初来乍到,有很多事情需要你多帮忙呢。”

“应该的应该的,我是刘主任的手下嘛,领导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吴师傅只是没有官场经验,人可不笨,马上就顺着刘伟鸿的话头,拍了一记马屁,称呼也自动改成了“刘主任”,将那个“副”字免了。

人在官场,什么东西都学得很快。

车子开到农贸市场,“板车司机”果然成为了抢手货,好几个单位在哪里招募人手。这些板车司机,平日里都是十块钱一天的工资,多也多不过十二块,这会子俏起来了,一口咬定干一天活,要十五块。

吴师傅不敢自专,回头请示刘伟鸿。

刘伟鸿毫不犹豫地点了头:“十五块就十五块,找六个人,马上跟我们走。”

有了刘主任的“授权”,吴师傅顿时就“财大气粗”起来,转过头去,得意洋洋地和板车司机们谈好了价格,六条青壮年汉子拉着板车,高高兴兴地向着钉子厂进。

刘伟鸿三人则继续去小商品市场,买了扫把、拖把、抹布、撮箕等工具。

浩阳市区不大,等刘伟鸿他们赶回来的时候,板车司机们早已经到了。

朱局长见到这个“大部队”,有点惊异,问道:“伟鸿,你这是”

刘伟鸿笑道:“局长,大扫除,安装水电这些工作,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的。你们都是领导,管大事的,这些事情做不来。我已经在浩阳宾馆订好了八个房间,你和其他领导先过去休息吧,这里就交给我们了。嗯,五天吧,给我五天时间,就能收拾好了。到时候再恭请诸位领导前来上班。这几天,就请局长暂时在宾馆办公吧。”

朱局长顿时脸露笑容,很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不错不错,这样安排很周到。伟鸿,很好很好”

说着,朱局长伸手拍了拍刘伟鸿的肩膀,十分高兴。

见了这般情形,庄栖凤心里更加佩服。当初朱局长命令的时候,刘伟鸿没有当场提出异议,自然是为了照顾领导的颜面。总不能显得你比领导还高明吧转过身去,就“自作主张”,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了。不显山不露水的,把事情想到了领导的前面。

看来有些人天生就是做官的料子。

当下朱局长陈副局长等人拿了行李,兴兴头头的上了中巴车。

庄栖凤有点犹豫,不知道该跟着领导们去宾馆,还是该留下来和刘伟鸿一起处理这个“垃圾场”。毕竟很多地方都要用到钱的,少了她不行。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庄姐,你也辛苦一天了,和局长他们一起去宾馆休息吧要不,你给我留下一点钱,要买个什么东西,我自己去就是了。到时候一起跟你结账,怎么样,信得过吧”

庄栖凤笑起来:“刘主任,这话怎么说的,我还能信不过你都是公家的事,就别客气了我先给你两千块,要是不够,随时找我。”

s:感谢书和游戏12o、雨夜流星雨未见、散户老蒲、大卫维拉等等书友的打赏

87第87章 当官的感觉

庄栖凤嘴里是这么说,心里到底怎么想的,刘伟鸿一清二楚。

一般来说,像目前这种情况,条件是艰苦一点,却也蕴含着一个巨大的“机会”。新建一个完整的地区建制,城区要规划,扩建,得有多少工程要上马,有多少用具要添置对于任何一位主政者来说,这中间的猫腻多了去了。稍微偏一偏,就是天文数字的金钱流进自家腰包。

具体到农业局,那也是一样的。这个钉子厂,绝对只是个临时性的落脚点,新办公大楼总是要建一栋的,干部职工的新宿舍也要建。小轿车、办公用品和其他器材在此之前就要购置,也要开支很大的款项。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