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天生韩信 > 分节阅读 224

分节阅读 22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家的姻亲所以上官芷水料定刘邦如果要对陶家动手,那一定会从外地调来军队,而绝不会动用本地的人手,以免打草惊蛇

卫经所说的也符合上官芷水的猜测,刘邦果然是派陈平亲自带着二千禁卫军赶来即墨动手的在陈平看来,齐国三头最肥的肥羊,邹家因为和刘邦走的太过近,所以这次被刘邦划去了,陶家和龙家变成了当其冲

陶家是赫赫有名的陶朱公之后,又是数百年来天下的富,其家财用堆积如山丝毫不显的夸张按照陈平的估计,光宰掉这头肥羊,就足够齐国几年的财政赋税的征收了,所以他对此事十分热衷和积极

上官芷水因为有陶家的牌令,所以两人进城丝毫不费力气

入城后两人便朝着陶府飞驰过去,快到府门前时,上官芷水却让他卫经提前下马她则带上面纱遮住了容颜,让卫经牵着马和她一起走到了府前见陶府来人相问,卫经便称自己是这一代陶朱公的晚辈,今日特意前来拜见的,又掏出了上官芷水给他的令牌

见有令牌为证,家仆倒是不敢怠慢,连忙报与陶朱公

这一代的陶朱公是第七代陶朱公陶宛,年轻时也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主,后来随着年事日高,精力渐渐不支,就将手中之事全部托付给了上官芷水他自己则乐得自在,每日之手逗鸟喂鱼,家中琐事极少过问,但他仍然是族长,就算上官芷水遇到大事也会来轻视他的

所以当他听见有人求见他时,不由愣了愣,握着手中的金牌直直呆这块金牌外人可能不知道,但他却是知道,这是陶家在外调动人员和资金的唯一凭证,一般都是由当代陶朱公掌管的,如今正是在他的儿媳妇上官芷水的手中

“快,请二位进来”陶宛放下令牌,满肚子疑问的说道

没多一会,就远远的看见一男一女走来,当先的那个男人看上去十分面生,自负从未见过面后面那个女子身形看着有点眼熟,却一时想不起来了

“二位找老夫所为何事”陶宛轻捋胡须,慢条斯理的说道

上官芷水看左右无人,便揭开了面纱,说道:“父亲,是我”

陶宛吓了一跳,上下打量了一番上官芷水,面露古怪的说道;“你怎么穿成这个样子”忽然想到了什么,又心生警惕的看了一眼卫经,暗藏的意思不言而喻

上官芷水却没有闲心和他解释,便将知道的一切悉数相告陶宛先是满脸惊愕,随即面色慢慢的缓和了下来,待听完了上官芷水话,摇头苦笑道;“起起落落,人生沉浮,先祖陶朱公早已经在祖训中说明了,我们陶家富贵了尽三百年,一直顺风顺水,没想到今日却要在我手中没落”

上官芷水见他面色淡然,丝毫不见焦急之色,不由急声说道;“父亲大人,如今正是我们陶家危急存亡的时候,您老一定要想出办法让我们躲过此劫”

陶宛苦笑了笑,反而反问道;“怎么想刘邦他是齐国之主,只要他一日为王,我们就只能是他的臣民他手中大军在握,而我们不过是一介商贾,就算富可敌国又能如何他只需要一道手令,大军就可以让我们陶家三百年的基业灰飞烟灭的这就是王权的威势,岂是我们这等富商能够比的”

上官芷水面色惨白,颤声道;“那难道我们就要束手待毙,除了等死外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陶宛却摇头,面色倨傲道;“那当然不是,刘邦他是大王,他要将我们抄家灭族我们没办法对抗,可陶家在齐国经营三百多年,又岂是他这个山野村夫就能轻易连根拔起的狡兔尚有三窟,我陶家处身立世又岂会没有退路呢”

“我房中有地道可以直通城外,你带着我的孙子从那逃出去,只要陶家的后人还在,陶朱公一脉就绝不会没落我们陶家在各地的商铺店面刘邦不可能一一动手,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我这就派亲信通知各地的心腹死忠”

陶宛一张老脸上满是激动,仿佛消逝很久的激情再次重回到了他的身上,他不停的召来心腹下达了一道道井然有序的命令

看见上官芷水抱着幼子匆匆忙忙的回来的时候,陶完面带微笑的摸了摸他的头,抬头对上官芷水说道;“你快走,再晚的话汉军就会有所察觉的了”

上官芷水一惊,道;“父亲,你不跟我们走吗”

陶宛缓缓摇头;“我不走了,我已经到了这个年纪了,就算逃出去也不过残喘延续的多活几年而已还不如在我陶家三百年的基业上轰轰烈烈死去,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再说我不在你不在必然会印象”

伸手从怀中掏出了一卷厚厚的布帛,递给了上官芷水,郑重的说道;“这是我们陶家三百年来经商的心得,以及各地陶家势力的名单,你若有机会一定要投靠秦国,让他们为我们报仇嘿嘿,刘邦这个小人以为凭着霹雳手段就能摧毁我们陶家,要知道我们最珍贵的东西不是钱财,而是经验,数百年来积累和记载的经验和人脉想当年先祖陶朱公七散其财,很快又能再次成为富,这就是我们陶家的祖训”

二百四十一章齐地一

刘邦从来不是个品德高尚的人,这点他重来没有否认,所以但凡有人为他歌功颂德,赞扬他的仁义,他听到后大多都是一笑而过

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不吝用任何手段,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只是为了一步步往上爬,爬到那至尊无比的位子,位于万万人之上

年轻的时候他曾经见过始皇帝出巡的车架,那“旌旗闭空、铁骑如流”的浩大气势让他这么一个乡巴佬目瞪口呆若是常人,看完了也就看完了,只不过是饭后茶余多了一个可以津津乐道的故事而已,但刘邦却不是常人他在心中暗暗誓,总有一天他也要坐上那个位子,像嬴政那样的风光无比

如果没有始皇帝三十六年那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刘邦他心中深藏的这个愿望无疑是一场痴梦而已但上天却给了他这个机会,让他站在了历史的舞台前列,他就绝不会错过

他比不上项羽,项羽生来就是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叔父项梁是吴地的大豪,起事之前就威名远扬,有着一大批的死忠最随者;他也比不上赵歇和田横魏豹这些人,生来就是王孙,虽然没落了却仍然一呼百应;他甚至连一穷二白起家的韩信都比不上,他不会武功,不晓兵法,到了四十八岁的时候仍然是碌碌无为,只是在沛县屈居亭长一职,连小吏都算不上

可刘邦却有他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他善于笼络人心他出身草芥,年近五十却仍然一事无成,却能让同样出身卑微的樊哙、夏侯婴、周勃等人誓死相随,能让有安邦定国之才的萧何不离不弃,不得不说,这就是他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所在他不擅长用兵,也不擅长治国,他擅长的是驾驭手下的人才

重要的是他有一颗坚强的心,认定了目标后就百折不饶自沛县起兵之时,刘邦初战就败于秦国无名小将雍齿之手,为天下诸侯所耻笑投靠响亮后转战偷袭关中,路上接连碰壁,数战皆败,却最终顽强的攻入了关中灞上一战,刘邦在韩信的偷袭下几乎全军覆没,随后又被入关的项羽所猜忌,几乎身死楚营

项羽大封诸侯,刘邦为汉王,分了块不算好也不算坏的汉中,却被韩信所败,夺了基业,仓皇逃往中原可他却趁着楚军正在和反楚联军鏖战之时偷袭得手,不但席卷了中原而且一跃成为了诸侯的领袖,其后是会盟六国诸侯,聚兵五十六万共同讨伐项羽,这时刘邦也达到他王图霸业的巅峰

谁曾料到战况却急转直下,在项羽大胆的进攻之下,反楚联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刘邦也在一日之间失去了所有的风光,重回到了岌岌可危的形势之下,在项羽声势骇人的进攻中困守孤城,惶惶不可终日即便是如此,刘邦仍然是顽强的坚持了下来,不但没有被项羽所灭,反而逃入了齐国,占据了田氏江山,再次成为一方雄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