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天生韩信 > 分节阅读 200

分节阅读 20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邦在虎视眈眈,中原的战事暂时是与我们无关了。”

臧荼却点了点头,脸sè表情并没有什么变化。他其实并不怎么关心中原的局势,因为对燕国来说,那里太远了,远到他臧荼都懒得去想了。他只是燕王而已,最大的心愿就是杀了韩广占领整个燕地,做名副其实的燕王而已。

张耳忍不住叹了口气,天下之势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原的战局直接决定了天下的归属,可臧荼却丝毫不以为意,只关注眼前和赵国的争斗,以为仗着地处偏僻就能远离秦楚。由此可见臧荼是个多么鼠目寸光的人,毫无大局意识。

臧荼果然关心的只是当前,张口问道;“贤弟你久为赵相,在这个赵歇又是熟悉至极,不知可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们打败赵军吗”

张耳缓缓摇头,面带苦笑的说道;“燕王,你太高估我了。如今赵军声势浩大,兵力远在我们之上,而且赵地多jg兵,相比我们燕兵就差了些。”

臧荼脸上满是失望神sè,“照你这么说我们岂不是一点胜算都没了吗”

“这到不是。”张耳沉y道:“赵歇他比较是劳师远征,据我所知,赵国的补给能力向来很差劲,他可是足足二十万大军,每日所耗钱粮绝对是个天文数字,所以赵歇他撑不了多久。我们只要按照当日我们所商量的那样,内驻大军于蓟城,你我两部依托蓟城互为犄角之势,这样赵军必然奈何不了我们,用不了多久就会不攻自破,粮尽退兵。”

臧荼点了点头,脸上神sè却有些不甘心的问道:“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张耳摇了摇头,“我确实想不出什么其他的办法了,而且赵歇身边有很多是我旧时相识,深晓我的做事风格。我若设计布局,极有可能被他们识破,倒不如中规中矩,靠着地利取胜,燕王你看如何”

臧荼也只好点头答应,“那也只能这样了。”

“有劳贤弟你跑这么一趟了,如今军务繁忙,我就不留你了。”

张耳站起了身子,却迟疑了半天,终究没有移步离开。臧荼有些奇怪的看着他,说道;“贤弟可还有什么事情吗”

张耳面露尴尬,有些促狭的说道;“燕王,今日我部将去曹掾那领粮,却只领到了一半多些的月粮,现在又是大战在即,总不能让我手下人的人饿着肚子去打仗吧。”

臧荼恍然大悟,连忙拍了拍额头连叫“该死”,随后佯装怒道:“来人。”

“在。”两名亲卫应声走入。

臧荼怒目圆睁,“把那个狗杂碎的曹掾给我抓来。”

“诺。”

曹掾贾义很快就被带了上来,这个贾义张耳倒是不陌生,约莫四十上下的年纪,矮胖身材,走起来浑身如同一团rou球般。看见臧荼后连忙跪下,用极尽谄媚的声音说道;“参见大王,不知大王找小的有何事”

臧荼等着贾义,指着他的鼻子吼道;“常山王是寡人的兄弟,你好大的胆子,竟然敢扣减他的口粮。说,是不是被你贪污了。”

贾义混的浑身féirou哆嗦,在地上连滚带爬的来到臧荼脚前,抓住他的裤腿打着哭腔说道;“大王冤枉呀,冤枉呀。”

“有什么好冤枉”臧荼佯装不知的问道。

贾义连忙抹去脸上的鼻涕和眼泪,急道;“大王你忘记了呀,前日赵军的骑兵袭击了我们的补给队,如今军中所存余粮已经不多了,给常山王的粮草已经是我能拿出的最多了,不少我们燕军的弟兄们都得挨着饿呢。”

说完贾义装模作样的抹了抹眼泪。一旁的张耳心中却是冷笑不止,没想到这个土包子臧荼倒是个演戏的高手。只可惜他当自己是傻瓜了,想用这些粗劣的伎俩就糊nong住自己。

心中虽然这么想的,可张耳仍然装出一副感动的涕零泪下样子,对臧荼脸露惭愧的说道;“都是我不好,错怪了燕王,还请燕王责罚。”

说完就要作势跪下请罪,臧荼急忙上前扶起张耳,“你这是做什么,你我本就是兄弟,哪还用得着行这种虚礼。

张耳却坚持要跪下请罪,两人掐了半天,最终张耳还是拧不过臧荼,只好作罢。

待张耳走后,贾义从地上爬了起来,一脸不解的问道臧荼,“大王,我们军中不是存粮甚多吗为何却要扣下常山王的口粮,他不也是我们的盟友吗”

臧荼悠悠的看着张耳慢慢消失的背影,忽的笑着问了个似乎毫不相关的问题;“你养过狗吗”

贾义一愣,有些不解的回道;“有过呀,可是和这有什么关系。”

臧荼脸sè露出得意的笑容,养狗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能喂太饱,否则它吃饱了就会想离开。而张耳就像我养的狗一样,我不能饿坏他,也不能喂的太饱。

说完臧荼得意洋洋的哈哈大笑起来,心中得意无比。要知道张耳可是项羽分封的重要诸侯王,地位犹在自己之上。如今却对自己俯首称臣,言听计从,这如何能不让他得意万分。

与臧荼相比,赵歇就显得急躁的很多了。这几日因为前线战事的不顺让他暴跳如雷,便亲自前往前线,想要鼓舞士气。

当初赵军趁燕国空虚的时候偷袭后方,连连得手,一口气吞下了两郡之地,让尝到甜头的赵歇欣喜若狂,更加抓紧催促大军继续攻击。却不料臧荼回防后燕地的战事便陷入了僵持不下,赵军虽然占据了优势,却无法取得决定xg的胜利。同样燕军虽然也稳住了战局,却无力发动反攻收复失土。

战势的僵持让赵歇叫苦连连,赵国本就底子薄弱,他自己又不擅长治国,任用的都是些指挥吹嘘拍马的大臣们,让他们出好主意显然是难如登天。二十万大军的出征,后勤的补给几乎耗尽了赵国倾国之力。

如今粮草已经告罄,那时候赵军无论怎么用都得撤走了。

所以赵歇从邯郸带来了最后一批援军,由他自己亲自接过大军的掌管权,争取速战速决。

赵歇只是出生于一个没落的王室远支,小时候就亡了国,隐姓埋名的东躲冬藏,更别说读书这么奢侈的事情。所以论起打仗,赵歇不过四个不入流的菜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