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天生韩信 > 分节阅读 190

分节阅读 19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身死。

随后越人趁着屠睢的死大举反攻,一时间竟将秦军打的连连倒退,损失惨重。这时候也是赵佗站出来接掌了南征军大局,杀伐果断,迅集结散布的秦军主力进行反击。这才险险的稳住了南越的局面,击退了越人的反击。后始皇帝遣任嚣为主帅,重新率增援大军南下和赵佗会合,经过十年的经营,这才彻底的平定了岭南。

平心而论,赵佗并不是个不懂知恩图报的人,他对始皇帝的知遇之恩感激无比,只要嬴政一声令下,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去做任何事情,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

可惜他的忠心仅仅是对嬴政一人而已,而非对整个大秦。除了任嚣之外,他并不喜欢其他的秦人,对秦国的感情更加无从谈起。

他的父亲曾是李牧麾下的一名都尉,在邯郸之战中北秦军所杀,母亲也死在1uan军之中。他从未对任何人说起过他的身世,包括视若父亲的任嚣。所有人都以为他只是个孤儿,在战争中失去家园的孤儿而已。

在得到始皇帝器重后,赵佗曾经将心中对秦国的仇恨深深的埋了起来,士为知己者死,他决心效忠始皇帝,效忠秦国,以此来报答始皇帝对他的器重。但始皇帝的突然去世让他失去了效忠的目标,任嚣临终前的那番话更是让他茫然不知所措。

他一直在犹豫,一直在观望,在秦帝国危急存亡的关头,手握着四十万重兵的他却选择了沉默,放弃了那个曾经给他带来过荣耀辉煌,带来过家破人亡的帝国。再得到巨鹿惨败的消息后,久为秦将的他便判断出秦国的主力已经损失殆尽,亡国只是早晚的事情。于是按照任嚣的遗嘱封关、绝道,在北部筑起了三道防线,聚兵自卫。

任嚣的遗嘱中所说的“番禺负山险,阻南海”主要是指横卧在岭南北部隔绝楚地的五岭。番禺倚山临海,北控五岭,近扼三江,是为岭南攻防要势。赵佗为了防止北方战1uan南延,加强对岭南的控制,严封五岭的四关横浦关、诓浦关、阳山关、湟溪关,以此断绝了岭南联系楚地的四条新道。同时构筑了守卫番禺的三道防线:乐昌一仁化一南雄防线,英德一清远防线,石门要塞防线。

北兵要逾五岭攻南越,不破这三道防线,是到不了番禺的。同时岭南之人要想回到了北方,在无赵佗的手令之下几乎成为了不可能之事。此举也断绝了士民北归之心,只好放下对故乡的思念,专心经营岭南。

赵佗这几年一面勤修内政,利用中原的先进技术广修水利、打造铁器,一面兵攻打周边的敌对势力。先后灭了四个小国,将疆土扩大不少。

年初之事,闽越国私自处死了二十多名偷偷潜入闽越,想要借道返回故乡的楚人。消息传来,岭南的楚人顿时沸腾,齐齐叫嚣着要为同袍报仇。这原本都是些小事,赵佗若是不予理睬的话最多几日楚人就会安静下去,可赵佗却并不愿意息事宁人。

他对东北的闽越国觑视已久,只是苦于无合理的借口开战而已,这次倒是个绝佳的机会。赵佗便派使者前往指责闽越王,让他亲自来番禺赔罪。

闽越国国王是秋末期霸主勾践的后人,后越过被楚国所灭,越国宗室流落到了百越,不少人利用先进的技术成为了当地的土人领袖,闽越国王就是其中最成功的之一。

始皇帝的南征大军南下之时,闽越王知道秦国势大,绝非他所能抵抗的,所以明智的选择了举国投降。始皇帝龙心大悦,居然没有剥夺他对当地人的统治,反而重重的赏赐了他,虽然在闽越之地设立了闽中郡用来官吏士民,但闽越王的特权也并未被彻底剥夺,俨然成了国中之国。

后秦国的势力迅萎缩,闽越王则趁机反秦自立,重新成为了闽越之主。他本就是秋霸主勾践的后人,自视甚高,根本瞧不起草根出身的南越王赵佗,让他亲自前往番禺赔礼道歉,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赵佗则以此为借口大兴兵戈,以部将幸剧为大将,统兵七万北上攻打闽越。秦军正规军出身的南越大军又岂是这些土人武装能比的,南越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攻陷了闽越的国都,闽越王逃入山林中,继续负隅顽抗。

闽越战事的大胜也让赵佗心情大好,一扫前几日因为伤痛带来的阴霾,大开宴席宴请他的臣子部下,番禺城内一时喜气洋洋。

宴会之上,一名身穿秦服的文官站起来高举酒爵,对着座上的赵佗笑着大声说道;“我越军如此威武,才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已经攻下了闽越国,这实在是大王您的功劳。要知道我南越四十五万精甲之兵,战力之强足以让天下人侧目,这闽越王不知死活,竟然敢来撩拨大王的胡须,实在罪有应得,死有余辜”

赵佗哈哈一笑,满怀喜悦的对左右说道;“说得好,来人,打赏。”

那文官喜出望外,接过赏金大声的谢恩道;“多些大王赏赐。”殿中其他人见赵佗今天心情如此之好,便纷纷站起恭贺。一时间内阿谀奉承的话不绝如缕,赵佗却丝毫不觉的恶心,反而十分乐意去听,凡说得好的都毫不吝啬的给予重赏。

随着年纪渐大,又长年的纵情恣yu,赵佗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英姿挺拔的少年将军了。他已经三十六岁了,原本笔挺的身姿渐显佝偻,浑身绷紧的肌rou也被松弛的赘rou取代。

酒色和权力真的是种很容易让人沉入其中不可自拔的东西,一旦习惯了享受,原本的生活就会被完全取代。任嚣死后,赵佗成为了岭南第一人,手握重兵,号令千里,他成了岭南一言九鼎的王,所有人的生死无非就是决于他的一句话。

五年之前,赵佗所思不过是成为秦国赫赫名将,用忠诚和功绩来报答始皇帝的知遇之恩。青史留名,成为像白起和王翦那样的名将。

可如今他再也无法甘心为人臣子,那种“立于万人之上,杀伐皆出一人之口”的滋味实在让人深陷其中,不可能再去放弃。他现在相当只是若能能成为一方雄主,号令天下。

他并非没想过逐鹿中原,问鼎天下,可理智却让他放弃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他虽然手握重兵,是天下最大的军事力量之一,和鼎盛时期的匈奴冒顿被世人并称为“南强北劲”。但他同样有着他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后勤孱弱、根基不稳。

岭南虽然已经平定,但却人口稀少,不见人烟的地方多如牛ao。原本百万之多的越人在十年残酷的战争中死伤大半,锐减到不足五十万人。当年任嚣为了巩固秦国在岭南的统治,曾上书劝说始皇帝从中原迁来了五十万的移民,这也成了今日岭南人口的主要部分。

南越是个畸形的国家,他有着足足四十五万大军,却只有不到一百万的人口,男丁的比例远远多于女人。所以赵佗才会不断的通过战争来掠夺周边国家的人口和女人,用来维持南越的延续。

当年南越大军的后勤供给几乎完全依赖秦国提供,赵佗自绝于秦后,自然也就没有了这些供给,只能靠着自己耕做勉强维持。虽说赵佗大修内政,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可也只能仅仅维持大军在本土的供给。若是处境作战,就显得困难异常。

比如说这次攻打闽越,赵佗只派了七万大军。这并不是他手头没有可用之兵,而是因为南越脆弱的补给无法支撑大军劳师远征,七万已经是极限了。

补给的束缚,也注定了南越只能成为守成之国,而无法参与到中原的争霸战中。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人心不稳。归家的道路已经断绝,所以这些中原人才会死心塌地的听从赵佗的命令,依靠他在这个陌生的地方生存下去。可是一旦拔营北上争霸中原,天知道这些士兵回到中原后会不会一哄而散,甚至响应故国倒戈一击。

南征军虽号六十万大军,其实除去死伤也不过四十五万而已,这其中真正的秦人只有三成,楚人倒是居多。赵佗能稳住军心已属不易,让他手下的大军打打少数民族还是很不错,可打楚军和秦军他们会有什么反应,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所以赵佗才绝了称帝争霸之心,安安分分做他的南越王。

几十爵烈酒下肚,饶是赵佗兴致极高,也不禁有些飘飘然起来了,二名宫女费了极大的力气才将身材臃肿的赵佗扶进了寝宫,一人去回报王后,一人则用清水替赵佗擦拭身躯。

赵佗ii糊糊的醒转过来,只觉得口干舌燥,朦胧间见眼前一个妙曼的身躯正在气喘吁吁的摆nong自己,顿时胸中yu火焚起。转身将那少女压在身上,三下五除二就剥去了全身的衣裳,翻身而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