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天生韩信 > 分节阅读 42

分节阅读 4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很紧,县令大人也是想尽办法才凑足这一批劳役的。”

吕雉帮刘邦脱去布袜,伸手试了试水温,便轻轻的将他的双脚放去热水中。刘邦脚心一烫,只觉得浑身所有的毛孔都紧缩,舒服之极,忍不住轻哼出来。

这就是刘邦满意自己老婆的地方,不论在别人面前多么精明能干、持家有道,在他刘邦面前吕雉一定是贤惠恭顺,从不耍富家小姐的脾气。

吕雉轻轻的搅动着热水,面上有些忧色道;“你这次送劳役恐怕没那么简单,仓促集结来的劳役难免鱼龙混杂,不像咱们的乡里乡亲知根知底的,不会完全都靠得住,万一路上有人逃跑的话那你可是大罪。这次你出去最好是带上屠子,还有周勃和夏侯婴两小子,路上多一个兄弟,也多一份照应。”

刘邦点了点头,应许道;“我自然晓得。”闭目享受了会吕雉温柔的手法,又开口说道;“我听老萧说泗水郡又多了十几股占山为王的盗贼,虽然规模不大,只有几十人的样子,可却让郡内人心浮动,许多不想服劳役和兵役的人纷纷跑去投奔。”

吕雉扔专注着手上的功夫,闻言附道;“我也听说了,隔壁的王仲去谈城贩些枣子,在官道上却碰到了强盗被劫了财物,还好他人机灵,才险险的逃过一命。这世道,真是越来越乱了,不仅要交那么重的赋税服着兵役劳役,还要提心吊胆的防着这些大盗。”

刘邦长吁一口气,“大秦这样下去,迟早要完蛋。看来我们得要早做打算了,才能在乱世中求存富贵。”

吕雉闻言抬起了头,一双美目亮晶晶的看向自己的夫君,目光中充满了期许。

这就是她欣赏刘邦的地方,并且心甘情愿的放弃富家小姐的身份跟着刘邦吃苦。

说起吕雉和刘邦的结合,倒是一段奇闻轶事。吕公因为得罪了家乡的豪强,所以来到沛县避祸,因为沛县的县令正是他多年的故交好友。吕公刚刚客居沛县的时候,县里的官员、豪绅听说县令家来了贵客,便都来凑钱喝酒。负责接收贺礼的人,就是沛县的吏椽萧何。这次酒宴,萧何主管收礼。按照规定,献钱不满一千的人只能在堂下喝酒;凑钱超过一千的人才能到堂上喝酒。刘邦路过吕府门口,闻到一阵酒香,便想过去看看热闹,却被门外的家仆见衣衫破烂邋遢拦住了他。刘邦不由大怒,便高喊一声泗水亭长刘季贺钱万,就直接来到堂上。实际上,当时刘邦穷的叮当响,一个子也没拿。

吕公一听泗水亭长刘季贺钱万,大为惊讶,赶快起身相迎。因为贺钱万在当时是个非常了不得的数字。从酒宴的规定看,出一千钱的都算是贵客,都要请到堂上喝酒。拿一万钱,当然令人大吃一惊。从来人的身份看,比亭长官高的人不少,但都没有贺钱万。拿一万钱,当然令人大吃一惊。后来吕公当然知道了刘邦不可能拿得出贺钱万,可却对刘邦的胆量和气质颇为欣赏。吕公这个人还有一个特点,非常迷信相面。因此,他对口出大言的刘邦的面相也非常吃惊,见他额头方正,却两边凸出,隐隐观之犹如龙像。

待客人都走了之后,吕公对刘邦说:我平生为人相面多极了,但从来没有见到你这样的面相。我有一个女儿,想许给你为妻,希望你不要嫌弃。刘邦此时还没有妻子,一听说有这种好事,当然喜出望外,马上答应下来。但是,吕公嫁女一事吕公的老婆不答应:你平时总说咱女儿是个富贵相,要许个富贵之人家,沛县县令对你这么好,他来求婚你都不答应,为什么非要嫁给这个刘季吕公却回答:此非儿女子所知也。

吕雉从小对自己的父亲极为信崇,所以对他要将自己嫁给大自己十五岁的刘邦并无异议。待嫁后接触久了,发现刘邦身上确实有股与众不同让人心往的气质,便愈发肯定了父亲的判断。

刘邦见自己的娘子愣在那怔怔出神,便轻唤了几句,吕雉这才回过神来,有些歉然的笑了笑,用干布将刘邦的脚擦干。

“相公,天色已经不早了,你早点歇息去吧,家里还有些麦子,我去帮你做点路上吃的饼子。”

刘邦看着吕雉站起身子端起了脚盆,心中忽然有些感动。吕雉嫁他的时候还是个年轻貌美的富家小姐,自己却是个已经三十多岁的穷汉,她却任劳任怨的跟着自己,不但贤淑端庄,还持家有道。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轻轻的伸手牵住吕雉,“娘子,这些年来真苦了你,我刘邦发誓,将来若是富贵,一定不会负你。”

吕雉面上浅浅一笑,轻轻的握住刘邦的手,“夫君,有你这句话,我就算再累再苦,也心甘情愿。”

正文第五十一章白帝当道

天一亮,刘邦就起了个大早,带上了吕雉连夜制好的面饼,在吕雉依依不舍的目光送别下,出发前往了县衙。吧s8

到了县衙到时候,樊哙、周勃和夏侯婴三人早已在那里等候,还有带着一队劳役的椽狱曹参。刘邦和曹参也是相熟已久,所以虽然是他的下属,却大大咧咧的跟他拍肩打了个招呼。

曹参是萧何的副吏,也一直跟着萧何的眼光,觉得刘邦此人绝非常人,所以对他十分客气。故见刘邦这么随意,也不生气,面带微笑的把文还有一队劳役移交给他,再三的叮嘱刘邦路上要小心。

刘邦点了点头,见日头渐高时辰已经不早了,便拱手告辞,带着一队人浩浩荡荡的出了沛县,前往骊山。

送劳役的事情刘邦没少干过,前前后后算算也有七八次了,况且这次还有樊哙三人相随,所以刘邦并没有把吕雉和曹参的叮嘱太放在心上。

这次押送的劳役和以往的略有不同,这次押送的多为刑徒和市井游少,真正的良家出身服劳役的不到一半。若是良家出身服劳役的,都拖家带口的,若是半路上跑了那会牵连家人,可是刑徒可就不一样了,他们大多是好狠斗勇之辈,对家人并无太多的牵挂,所以曹参才会再三叮嘱刘邦要小心。

刚出沛县时,刘邦倒是有些小心谨慎。因为这些劳役都是用脚镣拴住的,走动的时候都是稀里哗啦的声响,所以刘邦并不担心他们能逃跑,唯一担心的就是劳役们路上会不会生病,要是不能如数的在咸阳交差,他刘邦一样会因失职被治罪。

出了沛县,到了隔壁的恒县境内,这一路上也到相安无事。刘邦渐渐有些懈怠了,也不向之前那么看紧劳役们了。刘邦在沛县也算有些威望,那些劳役苦哈哈们也听说过刘三爷的赫赫大名,所以对他也是恭敬顺从。

这一日已经到了午后时分,天色却渐渐暗了下来,天空中也是乌云密布狂风大起。刘邦抬头看着天快下大雨的样子,皱了皱眉,便大声的吆喝着队伍加快前进。

劳役们都是带着脚镣,哪里走的快,一被刘邦等人催促便一阵慌乱,反而有几个人扭到了脚行走的更加缓慢了。刘邦见这样的行进速度肯定在落雨前赶不到驿站,荒野中有没有可以避雨的地方,现在是春夏交际的时候,最容易得伤风感冒。若是一队人都淋了雨,很可能会有些体质弱的会生病,那这样刘邦到了骊山也交不了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