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末风暴 > 分节阅读 467

分节阅读 46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使如此。孙晋已经是遍体是伤,身上血污鼻涕和水渍混杂在一起,狼狈模样。甚为不堪。他初时还想着分辩,到后来他也明白,这些武装民兵是不会听他的了。他只能忍着。

可是直到傍晚,武装民兵们的首领才来见他。

“你真是孙克咸先生的兄长”那位首领看到他的模样,吓了一大跳,此时孙晋又冷又饿,而且还挨了打,再没有半点平日里文人的潇洒,看上去老了十岁也不只。

“我们自幼失怙,克咸是我一手带大,他一方家的亲事,也是我与方总督敲定的。”孙晋这个时候再也不敢多说。问什么他答什么,脸上的神情也是心灰意冷。

“那倒奇了,你既与孙克咸先生有如此关系,与方总督又是姻亲,那就是我们统帅的亲戚。你不来帮我们统帅。却去帮着那些龙华会的疯子啧啧,当真让人想不通。”

孙晋默然无语。

他根本没有向对方解释自己想法的念头,因为他知道,对方只是武装民兵的一个低阶首领。这样的人,出身都是过去的泥腿子,只因随了俞国振。如今生计不愁,而且俞国振还给了他们相应的地位。

和他们说什么儒林,谈什么正道,那是对牛谈琴。

这等小人,只要用之,不可信之。

各种各样古怪的念头在孙晋脑子里转着,他不出声,对方啧啧了两声后道:“既然你说有这样的关系,我倒不好处置你了,正好,上面说了,擒获的各方首脑都得押送到上海去。这位大孙先生,咱们统帅如今到了上海,你去与他说吧。”

孙晋听闻俞国振本人已经到了上海,顿时眼中一亮:“他调兵来了”

“对付你们这些土鸡瓦狗,要调什么兵”那民兵首领哈哈一笑:“你莫要太高看自己了,我几十个武装民兵,就可以把你们两千多人击溃,剩余者也休想逃走,必然成为俘虏,哪里用得着正规军”

孙晋唯有一声轻叹。

崇祯二十六年二月初十,受到沉重打击的孙晋被送到了上海县。这几年他隐居乡野,只是耳闻上海的变化,并没有亲眼看到。但此前他是到过上海的,因此,当押运他的船抵达上海宝山码头时,他觉得自己的眼睛都没办法闭上了。

早就听闻新襄被俞国振在短短几年间,从一片荒地变成了一座大城,孙晋因为没有亲身去过,总觉得这种说法有些夸大。可现在看到了上海,他开始相信,俞国振真的有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

这让他有些茫然,他一生追寻的正道,与俞国振正在走的道路,有着根本的冲突,甚至可以说不可调和的矛盾。但他们自命儒林清流的儒林君子们,没有将大明带到昌盛中兴的高度,也没有给天下百姓甚至一府一县的百姓带来多大的好处。

而俞国振却做到了难道说他们的正道是错的,而俞国振的歪门邪道才是对的

这个念头一浮起来,孙晋就吓了一大跳,自己怎么才到上海,才看到这座城市,就怀疑起此前坚持了几十年的信仰来

眼前一切都是俞国振收买人心的把戏,不可信,不可信

在心中反复告诫自己,然后,他便被押上了岸。

和他一起押上岸的远不只一个,龙华会和江南一带的劣绅豪强,还有那些习惯了对地方事务指手划脚的宗族长老,被捕的人物多达几百人。他们全部被押解至上海,而当他们被士兵驱赶着经过长街时,周围原本匆匆往来的行人都纷纷驻足观望。

孙晋突然觉得,这或许是一个机会,一个向俞国振表明三军可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其地的机会未完待续

六七一、闹剧一场人心伤三

更新时间:20133722:46:22本章字数:4917

“我到了一个伟大的城市,不,我应该说,我又到了另一个伟大的城市象我此前去过的那座名为新襄的城市一样,这座城市仍然是伟大的领主华夏之王、大海之主、东方无冕的统治者、鞑靼人的征服者、中国人的保护者以及所有东方人的保护者俞国振统治。在这里的第一个夜晚,我是在流水、花香中进入梦乡的。感谢上帝,让世界有了那位伟大的领主,让我忘掉威尼斯肮脏的粪水、巴黎街道上横溢的粪水和这座城市里的人相比,我们这些欧洲的野蛮人,确实是生活在粪水之中。”

“我在这里每天要吃四餐,除了早中晚三餐外,还有夜里的一份点心,中国人称它为夜宵。它们的味道都美极了,中国人在吃上都是艺术家,而他们的领主,那位伟大的俞国振王,则是所有艺术家中最杰出的那一个,因为据说我们品尝过的许多种美味佳肴,都是他的创造发明,就象他统治的广阔土地上那些神奇的机械一样。”

“在这里我与我的前辈汤若望神甫相遇,他刚从遥远的陕西过来,因此很疲惫。但他是我见过最有奉献精神的兄弟,我希望我能象他一样,在这个神秘的国度传播主的荣光。这必须得到那位伟大的领主支持因此,我们必须设法与那位伟大的领主进行一次有历史意义的会晤。不过,从我所了解的情况来看,那位领主对于主的荣光似乎并不十分友好。愿主赐福于他,感化他的心灵”

来自欧罗巴的波兰耶稣会教士卜弥格写到这里,外头传来的喧哗声打断了他的思路,他放下笔,推开旅舍的门,恰好看到对面房间里的那个中国人也走了出来。

“你好,陈先生。”卜弥格向着那位中国人点头。画了一个十字架在自己胸前:“愿主保佑你。”

他是在船上认识这位中国人的,两人都是乘着新襄来的蒸汽船抵达上海,旅途中为了排遣时间。他们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然后,卜弥格惊讶地发现。这位陈先生竟然是明国已故内阁大学士徐光启的学生,而徐光启则是卜弥格前辈利玛窦引入圣门施授洗礼者。

“你也听到外边的声音了”对于卜弥格有些怪异的腔调,陈子龙没有什么奇怪,他皱着眉:“走,我们出去看看。”

他千里迢迢赶回上海来,原本是为了阻止那些亲朋故旧起来闹事在他看来,那分明就是俞国振在引蛇出洞,只等着他们出来闹事便一网打尽。

现在外头的喧闹声,似乎就是这个。

他们连袂出了旅舍,此时街头已经围聚着不少人。卜弥格看到一群穿着制服的少年在维持着秩序,他此前在新襄呆过一段时间,自然知道这些少年的身份,华夏少年军,俞国振在学堂的少年中组建的一支组织。他们接受一定的军事训练。最主要的是接受荣誉与纪律训练,同时他们也要肩负一些特殊的任务,比如定时公益服务,或者一些大型活动的服务者。

在某种程度上,少年军是武装民兵的补充,当然。真正有危险的事情,俞国振是不会派这些未来的种子去的。

正是有这些少年军在,本是挤满了人的街道上交通秩序并未中断。二人来到一家店前,站上店门口的高台阶,踮着脚向人群中看去,却发现有不知多少人戴着枷,被一个个押送过来。

“游街示众”陈子龙顿时明白了。

华夏军略委员会的惩戒方法有许多种,其中游街示众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几乎所有的违法者,都会被处游街。俞国振才不会去为那些违法者留什么颜面,本身做出违法的事情,便是选择了不要颜面,连违法者自己都不珍惜自己的荣誉与名誉,那些受害者凭什么要去为他们遮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