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末风暴 > 分节阅读 377

分节阅读 37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势力不惜动用隐伏在新襄的暗探来窃取机密,与它曾经航至金陵也有关系。范闲在金陵曾见过一次这种噪声出奇大的船,只不过一时间没有想起。但那向导却摇了摇头:“不是,不是,是将蒸汽机搬到了轨车之上”

“那如何能成,船还能在陆上行”范闲第一个不相信。

无论他相不相信,那隆隆如滚雷的声音都在接近钦`州站,大约过了几分钟,便看到一个长长有如龙蛇的车子驶了过来。那些穿着制服的虎卫,将道路两边忍不住靠近过来的人纷纷挡开,而范闲一行,也是被排开之列。但这个时候。范闲顾不得自己钦使的体面了,他瞪圆了眼睛,张大了嘴巴,连口水从嘴角滑落都不知道。

何只是他,虽然钦`州的百姓这几年已经见过太多新的东西。轨车,四轮马车,热汽艇,蒸汽轮船等等许多,但是当看到喷着浓烟、由一个很长的车头牵引的新式轨车时,他们还是目瞪口呆。农夫扔下了锄头。妇人忘记了小孩,商人扔掉了自己的货物,他们全都呆滞地看着这个庞然大物穿过田野,穿过桥梁,穿过道路

他们无论有没有意识到这东西的作用,却都觉得,象是有一扇新的大门,在他们面前打开,这扇大门之后,是另一个时代,另一个世界。

“很好,很好,行驶得相当平稳”

在车上,俞国振笑着拍打着蒋佑中的肩膀,向他挑起了大拇指,对他和他的团队所做的一切表示夸赞。

“小官人都把路指出来了,我们不过是在指出的路上多研究一番罢了。”蒋佑中虽然也笑得象朵花一般,却没有忘记谦虚。

“谦虚过份就是骄傲,这是一个时代的开始,这就是我们华夏的双轮我们华夏,就当是火车上的国度,蒸汽的,电汽的,高铁的”

俞国振有些语无伦次,他当然知道铁路对于华夏的意义,广阔的领土,无尽的宝藏,还有无数的人力,这些都要依靠火车来将它们串连在一起。甚至他可以这么说,火车通向之处,便是华夏领土巩固之处,这东西的出现,华夏民族对游牧民族,甚至将拥有比机关枪与铁丝网更大的优势

困扰我们几千年的蛮族之祸,将要彻底终结,而华夏巨大的智慧与财富,将随着火车的轮子开始运转,它将工业化推进到凡是能修建铁路的地方,并且将碾碎一切可能威胁到华夏地位的力量

火车发出长长的气笛声,然后开始减速,从新襄到钦州,骑自行车约要走一个多小时,而火车只用了不足半个小时。自行车最多不过是拉一人,这趟火车虽然只配有六节车厢,线节车厢中却至少可以装五十人,这一趟便是三百人

并且这还不是火车的极限,出于安全考虑,火车并没有全速奔行,也没有满载。

“第一条铁轨,将修在石碌到昌化,到时每天就可以有数百吨甚至千吨更多的矿石自石碌运来,新襄的炼钢将会有一个飞跃。我们可以造更多的枪炮、火车和轮船”俞国振揽着蒋佑中的肩膀,长长松了口气。

火车的研制不知道为何,比起蒸汽轮船的研制要困难得多,两个项目几乎是同时立项,但火车研制出来,却比蒸汽轮船整整晚了一年。不过好在现在终于是拿出来了,接下来,便可以组织一部分工程师研究更好的机车车头,而蒋佑中这小子,也可以转向内燃机的研究了。

出了内燃机,那么真正的飞机又可以提上日程,若是方其义那边顺利些,将发电机也能弄出来二十或者三十年后,华夏就能进入电汽化的时代

大伙月票太给力了在这里拜谢不过现在后边的几位也开始发力,还请大伙再投,双倍月票期间,每一票都是关键,大伙的月票,就是咱们的蒸汽动力rq

第八卷五四零、满堂诸公孰为桧四

更新时间:2012123017:22:56本章字数:5157

火车终于不甘心地停了下来,锅炉里还在冒着热腾腾的气,而驾驶火车的老郑乐呵呵地用一块抹布,开始细心地擦拭着车头的每一个地方

周围一片啧啧称奇之声,让老段极是得意

然后他看到俞国振从后边的车厢中下来,来到他身边,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做得好,老段,你这车子开得极好”

老段憨然一笑,不知手脚该如何放好他被挑来开火车机车,原因就是他老实,这其中的种种筛选,就是他自己也不清楚

“现在加煤和水,准备回去,若是回去也一般顺利,那么这机车便可定型了”俞国振又回头对蒋佑中道

蒋佑中正点头,突然听得外围有人尖着声音道:“伯爷,伯爷,奴婢给伯爷请安了”

俞国振回过头去,就看到范闲赔着笑的脸

能在这时看到俞国振,范闲心中甚是欢喜,看到俞国振一副高兴的模样,他就加欢喜,甚至顾不得回去如何交差,先在这边喊出声来

这是钦使,这样对俞国振奴颜婢膝,是有损朝廷体面的,也有损他自己的尊严但他反正是一个太监,天子家奴,要什么体面尊严的崇祯选来选去,在朝廷文官和内廷太监相互推诿之下,最后选了与俞国振关系一向不错的他来,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必要时,崇祯也不得不向俞国振服软

不知不觉中,俞国振的实力已经增长到了让崇祯都无法正视的地步了若是俞国振未曾征服倭国,未曾在海上彻底打败郑家与荷兰人,未曾占据大员岛,崇祯或许还不会这么容易屈服

“竟然是范公公,怎么有空来这里”俞国振见是他,脸上笑容未敛:“难得异乡得遇故人,我在这算得上半个地主当招待范公公公公可要上车来坐一下”

范闲多少有些畏惧地看着火车,不过看到俞国振坐了上去,他咬了咬牙便也跟着入了车厢

车厢中有些狭窄,也就是比他的四轮马车稍宽敞,但是长度很长俞国振坐在一个简陋的木椅之上范闲想要给俞国振行礼,却被俞国振摆手阻住:“咱们多年交情,你来此是身负皇命,我也不向你行礼,你也不用向我行礼,坐,坐”

范闲咽了口口水,脸上唯有苦笑:“是,遵命”

有两三年未曾见到俞国振了,范闲觉得现在的俞国振身上,虽然不再象他初见时那般锐气如剑,但多了种渊沉如海的气度即使是在崇祯天子身上,他也没有看到过这种气度,范闲甚至觉得崇祯的年纪与俞国振的年纪仿佛掉了个,俞国振才年过而立,而崇祯却是二十出头的毛头小伙

这样想,可是对皇爷不敬,但不敬就不敬,谁让他给自己找来这样的一件差使呢

崇祯绝对没有想到自己挑来挑去,觉得挑出了一个最合适的人选,结果这个人选还是受俞国振影响极大的范闲这些年因为俞国振的关系发迹,又因为俞国振的关系被冷落,所以对与俞国振有关的东西,他都仔细搜集过,包括风暴集、民生杂纪这样的杂志,他都一期不拉仔细阅读这

“这蒸汽机,除了可以给工坊提供动力,还能拉车驾船,神奇之至也”因此,范闲开口还是从火车开始的

“范公公也知道蒸汽机”

“在报纸上看到过”

“原来如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