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隋末 > 分节阅读 443

分节阅读 44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果然,房玄龄叫了李靖数声,李靖都没反应。一说山东军情急报,这位相国大人,却突然跳了起来,“快呈上来。

等李靖发现,自己此时正站在政事堂中,身边的都是朝廷的宰相,以及摄政王陈王大人时,不由的也老脸一红,不知道如何是好。

“老臣失礼,请殿下责罚”李靖请罪道。

陈克复笑了笑,“卫公刚才想什么事情呢,居然想的这么入神”

李靖讪笑几声,“刚才老臣本来也在想殿下与诸位相国所议之事,奈何却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兵法战事之上去了,一时入迷,还请见谅。”

陈克复挥了挥手,“卫公所长者兵事也,乃朝廷一方大帅,让卫公来听这些琐碎之政事,只怕是让卫公有些不耐烦了。不过本王倒是很想知道,卫公刚才所沉迷之军事,又是何事”

一说到军事,李靖立马就来了精神,眼睛也明亮许多。

“老臣刚刚在心中仔细的全盘考虑朝廷如今的战略布局,对整盘局势推演了一遍。

“卫公可有何想法但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朝廷之战略布局虽也是朝廷中诸将考虑许久后做出的决定,但难免会有些漏洞,卫公是兵法大家,这专业方面的事情你可不能藏私。”

李靖笑了笑,如果是在今天以前,李靖肯定会是另一个态度。他早知道,朝廷如今整个的战略布局,大都是陈王提出,然后由参谋本部的将领们完善的。这个计划就是入河北后,立即抢占太行山各条通道关隘,将河北与河东之间的通道尽皆据于已手。然后派军援助江都,再派兵马打通山东淮北一线,阻江南兵马于长江南岸。再然后才是出兵平定河北南部,收复整个河北后,继续大军南下,彻底占据山东。与此同时,再派一支轻骑入河东,联结河东、陇右等地方豪强势力,联手打压太原的李渊,既起到消耗李渊与河东、陇右豪强实力的同时,也能保证河东的李渊无法北顾。等到朝廷据河北山东两地,休养生机,恢复到一定实力时,再一举攻入太原,甚至同时进攻河南。总的来说,朝廷的计划就是自北向南,最后再由东向西的计划。

这个计划看起来中规中矩,并没有什么错误,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中上的计划。

但是在李靖这样的兵法大家来看,这只是一个中下之策。如果不是如今的局势对朝廷有利,也因朝廷的兵精将广,无人敢北上首先攻打朝廷,那么这个计划就是一个碴。

不过李靖在隋朝坐了几十年的冷板凳,最后都只是一个郡丞,这事情给了他很大的触动。有的时候,紧跟着上司才是对的,至于上司是对是错,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毕竟陈克复的这个计划虽然碴了一些,但毕竟辽东军的强悍在那里摆着,光凭着这强大的战略,虽然谋略差了一些,但一力降十分,也是能补足的。只是,总归在他这样的兵法大家看来,有些太不上台面罢了。

如果是今天之前,陈克复问他,李靖是绝对不会说你的计划很烂,我随便想想就能想出更好的。因为这是历来上位者的大忌,做臣子的怎么能比君更聪明呢。要是碰到一个不好的君,说不定就会因此惹祸上身。

不过今天的元会之上,陈克复对他如此看重厚赏,封爵郡公,提升入相,这样的知遇之恩,让他把心里的那些猜忌的想法都抛诸了脑后。

他仔细的整理着脑中的思路,决定将自己心中的一切想法尽皆说出来。就算到时惹陈王不快,那时也算是报达了陈王殿下对自己的知遇之恩了。

“殿下,世有围棋之戏,或言是兵法之类也。及为之上者,远其疏张,置以会围,因而成多,得道之胜;中者,则务相绝遮要,以争便求利,故胜负狐疑,须计数而定;下者,则守边隅,趋作罫,以自生于小地,然亦必不如。”

“殿下,如今中原这场天下之争,就是一场如棋般的局势。而围棋者,讲究格局,同样的,如今争天下,也离不开中原之地理格局。夫战,天时、地利、人和,这其中,地利,即是地理之格局,至关重要。”

“从战争军事地理的角度看,天下的地理格局就像一个不规范的围棋盘。在这个不规范的围棋盘上,关中、河北、江淮和岷蜀是其四角,河东、山东、荆襄和汉中是其四边,中原为其中央腹地。华夏中原地域虽然辽阔,但在历代战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却主要是上述九大地域。”

李靖一出口,就立即将中原分为九大块,四角四边及中原。仅一个开头,立即让陈克复眼前一亮,静待其说下去。。

第573章平天下策

虽然开头短短几句,却已经道尽了中原天下的军事山川地理格局,天下九大块四边四角加一中原的分法,也让政事堂中的这些宰相们一个个提起了兴趣。

特别是李奔雷也同样是一个征战一生的大将,对于政事堂的那些政事他也提不起什么兴趣,但是一听到讲起战略,他却是立马来了精神。本来有些低沉的脑袋也是立即转向李靖,一双目光更是锐利无比。

李靖朗声道:“在这个棋盘型格局中,关中、河北、江淮和巴蜀分处其四角。四角之地,都各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有优越的山河形势,有相对稳固的后方和可以凭恃的山川险阻,处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态势;也有优越的经济条件,足以供养、支撑起一个庞大的政治、军事势力;一方势力兴起之初,占据四角山川险固之地,可以建立起根据之地,从容经营,积累力量,为日后进取天下打下基础。如今我们朝廷,就是占据河北这四角之一,才有如今之大好局面。”

“关中山河四塞,南有秦岭横亘,西有陇山延绵,北有黄土高原,东有华山、崤山及晋西南山地,更兼有黄河环绕,可谓山川环抱,气势团聚。在地势上,关中对东部平原地带呈高屋建瓴之势。关中四面有山河为之险阻,几处重要的交通孔道,又立关以守之。其地位重要者,函谷关扼崤函之险,控制着关中与中原之间的往来通道;武关控秦岭东段之险,扼守着关中东南方向的进入通道;散关扼秦岭西端之险,控制着关中与汉中、巴蜀之间的交通咽喉;萧关扼陇山之险。守备着关中西北通道。四塞险固,闭关可以自守,出关可以进取。形势有利,就出关进取;形势不利,则闭关自守。从而使关中能进能退、可攻或守的态势。这也是秦汉周隋等最终夺得天下的根本。”

“而我们朝廷如今占据的河北依山傍海。三面山海环抱,南面中原。燕山山脉起着抗击塞北游牧民族南下的屏障作用,翼蔽河北乃至整个中原的安全。军都关、临渝关、松亭关、北口、冷口、卢龙等关隘。扼守穿越燕山山脉的几条交通孔道。太行山脉为河北的右侧翼的重要屏障。飞狐陉、井陉关、滏口等关隘扼守穿越太行山脉的往来通道。在河北平原腹地上有一些东西向的河流,如拒马河、滹沱水、漳水等,更是能成为我们抵挡来自南面威胁的坚固门户屏障。”

“而江淮的防御格局是一个以长江和淮河为依托的多层次的防御体系。南北对抗。南方主要是依托长江和淮河。南方一些军事重镇的形成。都是以此为基础的。长江上通巴蜀,中经荆襄,下连吴越,纵贯东西,延绵数千里,上下游之间相互呼应,使整个南方地区的形势得以完整;另外,长江本身即发挥着对抗北方铁骑冲击的天堑作用。历来随着南北力量的消长变化。其攻守之势也随着而变化南方强盛时,可以前出淮北进取中原;南方衰弱时,则往往退守长江;南北势均力敌时。则往往以淮河一线为对抗前沿。”

“巴蜀居长江流域的上游,是典型的盆地地形。在盆地外围的每个方向。都是崇山峻岭,其防护之厚非其它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