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将骨 > 分节阅读 261

分节阅读 26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示道。

“何人”秦城扭过头问道。

“那人自称董仲舒。”仆人答道。

“董仲舒”秦城惊讶不已,隧道:“带客人正厅等候”

“诺”

“董博士到访,我不可不见。”秦城对白馨歆说道,站起身,正了正衣襟,“我先送你回房。”

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

“既然是董博士到访,将军还是快去为好,切莫怠慢了人家。”白馨歆理解道,“将军不是一直说想寻一个儒学大家吗现在人来了,将军可要把握好。”

秦城笑笑,“就怕这个董博士太顽固。”

秦城到正厅的时候,董仲舒已经恭候许久。

“未知董博士大驾,未曾远迎,恕罪恕罪”秦城笑着拱手与董仲舒行礼,说罢吩咐仆人上茶。

“冒昧前来打扰,还望大将军莫怪才是。”董仲舒身形略瘦,生的风度翩翩,一身儒雅之气。

两人一阵寒暄,秦城道:“听闻董博士如今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怎么有空到寒舍来了”

“不瞒大将军说,老朽已经辞去江都易王国相之职了。”董仲舒说的坦白。

“哦,不知为何”秦城问道。

“因为大将军。”董仲舒语出惊人道,“准确的说,乃是因为大将军推行的新法。”

秦城若有所悟。

当年董仲舒上疏“天人三策”,将儒家思想阐述为“三纲五常”,并且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的观点,被刘彻采纳,此后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一直是官方哲学和治国思想。如今,新法推行,虽说并没有直接动摇儒家的根本,但是博学睿智如董仲舒,怎么会看不出来,秦城等人推行新法的背后,乃是有大行法家的意思

这样,矛盾便来了。

儒家和法家的矛盾,已经不可避免的爆发了,而且一般看来,还无法调节。

不过秦城仍是没有想通董仲舒这时候辞职是为什么,难道他是为腾出手来,想跟自己硬磕到底

于是秦城这便直接道:“未请教博士的来意”

“大将军行法家,老朽行儒家,本无太大冲突。”董仲舒缓缓道,“但是老朽既然曾谏言陛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便不能接受大汉天下再有法家来破坏儒家的大兴。所谓用政必专。不过就你我两人而言,此仍是学术之争,今日到大将军府来,就是想跟大将军论论道,说说这法家跟儒家。”

第三百九十一章道从论中出二

“既然论道,不可没有助兴之物。”董仲舒话一说完,秦城便接话道。

到这个时候,秦城就发现,董仲舒原来是个颇有些可爱的家伙。倘若是一般人碰到当下治国理念之争这种事情,说不得肯定是恼怒不已,然后机关算尽,千方百计来为难自己,展开残酷的政治斗争而。但是董仲舒则不然,到了此时,他首先想到的竟然是来与自己论道

当然,这里面肯定有新法势头猛劲的原因,却也不排除董仲舒先来探探底再决定如何区处,但是无论如何,董仲舒能来与秦城论道,就已经说明了其人的别致。

“大将军要何物助兴”董仲舒见秦城有兴致,便笑问道,也有些心喜。心喜不是因为秦城要助兴之物,而是秦城的态度。

一般情况下那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能碰到一个说理的大将军,董仲舒怎能不喜

秦城见董仲舒入了套,便说道:“我若胜,则博士助我;若博士胜,则我日后不再过问儒家法家之事。”

秦城说的有些模糊,但是他相信董仲舒能够听得明白。

董仲舒抚须呵呵一笑,“大将军倒是好算计,如此一来,大将军不是尽占便宜谁不知新法四位首倡者中,个个皆是大才,尤其是那窦非,时人都说其有商君之风。大将军若是说只你一个人不过问法家儒家之事,是不是太小气了些”

秦城摇摇头,义正言辞的反驳道:“博士只身一人,我也是只身一人,我要博士助我,也只是要博士一人而已。况且,博士乃是当世大才,秦某区区一莽夫耳,与博士论道本就是硬着头皮,鲜有胜算,若是如此博士还不让我,倒是不公平了”

“大将军好厉害的说辞”董仲舒赞叹一声,“大将军这是让老朽无法推辞啊”

“这么说博士是同意了”秦城笑道。

董仲舒知道再争论也没用,再争论恐怕就真会出现秀才遇到兵的尴尬了,索性不再纠缠,“如此,老朽有一请求。”

“博士尽管说来。”秦城伸手作请道。

“坐而论道,以茶辅之,未免显得味淡。不知大将军,可饮酒否”董仲舒洒然道。

秦城稍愣,随即大笑:“如此甚好,正和我意”说罢向仆人招呼道:“上酒”

“多谢大将军”董仲舒拱手,“既然大将军如此耿直,老朽再若多说便是矫情了。”说着问道:“是大将军先开始,还是老朽先开始”

“博士乃是前辈,自然是博士为先。”秦城说着行礼道:“今日秦城愿受教”

董仲舒道一声不敢,这便一挥衣袖,侃侃而谈道:“自大禹立国以来,我中原行道之法,首重于礼。及至周时,礼制完备,当是时,民知礼知耻,天下有序,朝堂有制,以成礼仪之邦,乃有大国文明。后春秋之时,孔夫子传道立说,以周礼为样,始有儒家之说。儒家之说,乃是礼制之说也,天子行仁政,天下行仁道,礼制完备,国家有序,此乃大国之风,昌盛之道。今老朽愚钝,却也愿躬行儒礼一二,以求天和人和。”

董仲舒说时,秦城频频点头,但董仲舒说完,秦城微微一笑,说道:“博士三两之言,尽述国家之道,晚生佩服。”随即话锋一转,道:“然,请问博士,国家有序以礼,然,国家欲强,欲胜敌之兵,该当如何凭刀兵还是凭道理”

“若只论刀兵不论礼制,末流耳,乃蛮夷之邦也”

“如此,博士也说刀兵不可少,是否晚生并不反对礼制,非但如此,晚生非常推崇礼制。但晚生有一言:礼制为本,但仅凭礼制,可能退蛮夷之兵”

两人这便你一眼我一语,慷慨陈词,指点江山,大论天下之道。

两人身旁,是仆人温煮的美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