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雁回 > 分节阅读 43

分节阅读 4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年时间慢慢撑起家业,恐怕前世的威远侯府也会像云沈两家那样消失。如果沈子寒真是她的“贵人”,那么到了兴瑞八年,他们会不会因此受牵连

“祖父,父亲,你们觉得会不会是沈将军他虽深受皇上器重,但皇后娘娘如此重的恩典,又涉及早已不问世事的太皇太后”

“不管这么样,你们还是尽快准备上京事宜。”云辅打断了云居雁,嘴角挂着一丝得意。云家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荣宠了,他相信很快云家又会像以前一样门庭若市。

云平昭亦是高兴的,毕竟有了皇后娘娘这句“佳偶天成”,就算沈家的人对女儿有再多的不满,也能让女儿在沈家站稳脚跟,甚至平日里说话都能大声一些。反倒是许氏,对此事颇有些担心。

“母亲”云居雁轻唤一声。她看到了许氏的愁容。用眼神询问她。

许氏勉强笑了笑,摇摇头。云平昭见状,正要询问,如意来报,县令大人携夫人前来道贺了,其他的乡绅亦闻讯而来。云辅等人只得出去待客,许氏吩咐云居雁回屋休息,不用陪着。云习待客处事,但许氏先开了口,不好拂了她的面子。只得同意了。

回到住处,云梦双、云雨桐等人已经在等着她了。众人连番道喜,话语间恰如其分地表达着与有荣焉的兴奋。云居雁一一应对着。云雨桐见她情绪不高,以为她不愿意见到二房的人,对着云梦双说:“二姐。我和大姐一路从庄子里赶回来,又累又热,再说你的婚期将近。一定有很多事要忙。”言下之意是下逐客令了。

云映雪的笑容瞬时就挂不住了。云梦双用警告的眼神看了她一眼,笑着说:“是我们太高兴了,忘了大姐和三妹一路劳顿,需要休息。”说罢。带着云映雪起身告辞。

云惜柔看着她们相携离开,对云居雁说:“如果大姐要休息了。那我和三姐晚一些再来。”

云雨桐是想留下的,但见云居雁没有反对,只能与云惜柔一同退了出去。行至院子外,云惜柔悄声问:“三姐,母亲和大姐要去京城了,你说这次会不会带我们一起去。”

“这我就不知道了。”云雨桐嘴上这么回,心中却有些跃跃欲试。她觉得,以往自己和云居雁的感情不好,所以许氏去哪里都不会带着她。如今她和云居雁同吃同住这么长时间,感情早已不同。这次说什么都会带着她进京见识一下的。说不定还能在京中为她觅得良婿。

云惜柔看着云雨桐一脸向往,嘴角微翘,却用惋惜无比的语气说:“大姐不带我去。也一定会和三姐同行的。上次大姐回家的时候,我本想跟着她一起去庄子的。结果大姐不让我去。可是她却和三姐一起住了这么长时间,一定是喜欢三姐,不喜欢我。”

“什么喜不喜欢的。我和大姐都是去受罚的,是没办法才住在庄子里的。”云雨桐义正言辞地驳斥,心中愈加笃定云居雁一定会邀自己同行。

房间内,云居雁命玉锁悄悄去打听都来了哪些客人,随即遣退了所有人,独留下鞠萍问道:“母亲好似很担心进宫的事,你可知道其中是否有什么缘由”

“这个奴婢就不知道了,只是隐约听说,夫人在成亲前就很少入宫,否则”鞠萍的声音渐渐弱了,并没把话说完。

云居雁没有追问,因为她记得,前世,在许氏病重之后,许氏的陪嫁们曾在她面前控诉她的父亲宠妾灭妻,甚至说,如果许氏在成亲前经常在宫中走动,讨了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喜欢,极有可能是王妃,侯爷夫人,根本不会低嫁入云府。

想起这事,云居雁更加担心。可她不敢招来母亲的陪嫁嬷嬷细问,怕揭出什么鲜为人知的事,让母亲难堪。她正踌躇担心之际,春芽过来传话,让她换了衣服出去招待客人,显然是许氏禁不住别人的要求,要她出去应酬客人。

云居雁只能打起精神,命玉瑶给她换上了喜气的衣服,再化上明亮的妆容。

不多会儿,玉锁回来了,告诉云居雁,县里的官太太,贵妇人几乎全到了,一些住得近的世族夫人也送上了拜帖。许氏在外面忙得团团转,不止需要应酬女眷,吩咐茶点,还要顾着男客那边的需求。云辅看许氏忙不过来,已经命钱氏出去帮忙了。

听到这,云居雁心中又起了另一层担忧。她和许氏是必须上京城的,她的父亲一定会亲自护送她们,到时家中便只剩下钱氏、云梦双等人了。她的祖父一向耳根子软,她不知道等他们从京城回来,家里会不会又起了变故。

担心归担心,眼下她无暇去想应对之策,她必须出去招待客人,不能让别人觉得她倨傲,更不能失礼于人,被人背后说闲话。

当天,云家所有人直至戌末才送走最后一批客人。云居雁没来得及喘一口气,就被许氏叫了过去。

许氏的书房内,并不见云平昭,连一个服侍的丫鬟都没有。“母亲,发生了什么事”云居雁不由地紧张了起来。

许氏示意她坐下,语重心长地说:“囡囡,今日皇后娘娘的赏赐虽是恩宠,但皇家的人都不是好相与的。你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说不定他们就恨上你了,挖个陷阱给你跳。”

“母亲,您为什么这么说”云居雁笑问,隐约中已经猜到了缘由。

许氏叹了一口气,握住云居雁的手说道:“我本以为自己嫁给你父亲了,便与她们扯不上关系了。不瞒你说,当日我不希望你嫁入淮安郡王府,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们姓沈。”

云居雁目光灼灼地看着许氏。许氏转头望着烛火,似陷入了遥远的回忆,神情怔忪。许久她才恍恍惚惚地说:“都是些陈年旧事了,本来我不想对任何人说的。这事除了你外祖父母,没有其他人知道。当年,我被封为县主之后,便与其他宗室、大臣的女儿一起在蕴秀院学习,经常被太皇太后唤去宫内说话,有时候遇上先皇或者皇太后,每次都会有赏赐。可惜,很久之后我才明白,这些赏赐是荣耀,也是毒药。”

原来,因为太皇太后喜欢许氏,许氏因此得罪了当今的大长公主,在蕴秀院受了欺负与排挤,很快退学回家了。大长公主毕竟身份高贵,许氏因此不再进宫,也鲜少与她们往来了。一晃眼,许氏到了适婚年龄,启昌侯决定把女儿嫁离京城,看中了前来京城应试的云平昭。太皇太后出于补偿心理,决定为二人赐婚,诏书都准备好了。结果一朝放榜,云平昭居然中了状元,而大长公主之前曾放话,她的驸马至少得是状元。

启昌侯不想再得罪皇家的人,遂想另择女婿,可这时许氏已经远远瞧过云平昭,芳心暗许,又觉得自己一直在忍让长公主,心中不甘。因此她虽迫于父母的压力,对太皇太后说自己不喜欢云平昭,却在暗地里动了小心思,用行动告诉太皇太后,是大长公主太过霸道,她才不得不说谎。

最后太皇太后还是把许氏赐婚给了云平昭。启昌侯见事已至此,便动用关系,把原本可以留京的云平昭外放,甚至在临死前断了女婿的官路。

听闻这些内情,云居雁终于明白为何母亲经常拿嫁妆贴补云家,又为何一再忍受父亲一个妾室接连一个通房。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因为她的愧疚和补偿心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