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继室难为 > 分节阅读 226

分节阅读 22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醒,时年的江南科考舞弊案。便当机立断由此契机开始清查太子党以及节制其他党派的势力,前九门提督耿春玉等人聚众会饮议论国事,贪婪不法,太子党开始被清洗,然而令宣武帝心冷的是:这件事并没有达到他想要的结果,太子并没有丝毫沉寂,江南科考案次年结案后紧接着就发生了泉州倭寇袭击事件,太子的手已经从江南盐政上伸到了东南沿海,收取贿赂。这让宣武帝很是失望。

还有江浙对赈款贪入私囊一事让宣武帝不可忍。而且几个皇子中太子往江南伸手伸的最长,这让正值春秋虎狼之年的宣武帝头一次生出几丝颓败之意。私觉得为君者心为天下尽其血,神为四海散其形,忧勤一生,却无偃息之地可退也但看自己的能臣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政归养,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矣,然而天家无亲情,有时候形势所逼,身为天子很多时候必须抛却很多私情,就算是为了避免同室操戈,手足相残,皇帝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余的几位皇子上。三子淳郡王天生有疾,与大位无缘,素有才情在士林寒门子弟中拥有较高威望,然而行事宽仁平和,这让宣武帝想到已经仙逝的先皇,先皇好名,讲究宽厚仁慈,素行无为宽仁的政策,以至于官吏的贪污舞弊之风越演越烈,问题越积越多。因先皇挥霍无度,又政事宽仁,导致今上登基时国库里已经剩下没多少内帑了,过了几年才略有好转。而且如今宣武大刀阔斧的进行政策改革,要的是魄力,就算是到他退位时仍旧需要下一任的君王能够巩固甚至进行创兴,所以说淳郡王会是个贤王却不是个好的继任者。而与淳郡王同母所生的七皇子,年纪尚幼,心性纯孝,却是个厌文尚武的,鲁莽有余,感性大于理智,为皇者需要理智大于感情,必要的时候懂得取舍,这点七皇子就做不到。再看如今皇后所生的八皇子,是除了太子外出身最为尊贵的皇子了,继后是元后的嫡妹,然而才情理事都比不上元后,这八皇子表面功夫做得极好,心思却阴厉狭窄,不是容人的性子,这点倒和太子很像,睚眦必报,太子将这点浮于表面,八皇子将这点藏于内心,宣武帝对于这点颇为不喜,没有人喜欢一个表面光风霁月,内里却阴险狡诈多疑的皇帝。不说太子,若是八皇子得了皇位,必然是容不下异母兄弟的。而余下的几位尚幼的皇子,宣武帝已经没有心思和余力再去培养一个年幼的继承人了,毕竟比起八皇子以上的皇子,这位年幼的怕是惹来其余者不服,到时候很有可能成了傀儡。

最后宣武帝想到了被他派到韶州平乱的诚郡王,说起来诚郡王和当今很像,同样的是母妃分位高却不得宠,本身也不为皇父所喜,一样的默默无闻,性子却坚毅果敢,最是纯孝,这点从让他追缴国库亏空这点就可见一斑。对于半个岳父的宋家也不假辞色。然而不知变通并不好。为皇者不能心性凉薄,尽管要当皇帝就不能太感情用事,但这并不代表要一个人冷血无情,这样的人即便一时能震慑住朝臣,但久了必会离心离德,不利于统治。

张致远没想到他的胡须会让当日的昭和殿灯火通宵达旦。彼时他正洗漱,俊脸被小儿子涂了一脸口水,身上也不免带了小儿子的赏赐给的纪念品。安宁抱着香喷喷的小儿子,觉得家里这个传统还真是好玩。就算她和孩子们幼年在一起的时间比当爹的长的多的多,然而这种纪念品还真是少有,就是那稀罕的第一泡童子尿,景曜的和小汤圆的都很亲切的留在了大老爷的衣衫上。张致远也不生气,等到他洗漱去了味道后,小汤圆已经在小床上睡的四仰八叉的,小萝卜腿叉着。樱花瓣粉嫩的小嘴儿向两边微微翘起,带着白嫩嫩肉呼呼的双颊,小脸蛋上挂着满足的笑意。安宁挑了灯做针线,见着张致远过来,幸灾乐祸的瞥了他一眼,转过头来继续给小汤圆做小衣。张致远摸了摸鼻子,这会子依旧是二十四孝老爹的模式,因而对孩子尿到他身上也不生气,还是等小儿子尿的顺畅了才让奶娘抱走。可见是这耐心十足的。更何况这会子换上的新衣还是安宁亲手做的,因而对小儿子尿尿也不大在意,反而是欣喜于今年多得了身衣裳上了,瞧这多容易满足的。安宁见他高兴的扯着衣摆,倒是不大好意思了,这可不是瞧着大老爷容易招儿子童子尿的体质,怕大老爷哪天恼羞成怒怪到儿子头上来,遂稍微安抚一番,并没有张致远所想的郎有情妾有意这等子脑补来的意思。误会是美好的。安宁也不点破,任由这人误会着罢。等张致远坐下来。安宁还亲自斟茶端到他面前,瓷质细腻通透,彩面润泽光亮的青花瓷杯衬着纤白宛如春葱的双手,滑下来的袖子下露出来的圆润白腻的手腕,拢着鲜红的佛珠,恰如雪中红梅,娇艳夺目,竟让张致远有些愣神。

安宁端着茶盏也不见张致远接过去,这一看到那不加掩饰的眼神,白了他一眼,将茶盏放到他跟前,嘀咕道:“真是越老越没个正形了。”声音虽小,但彼时的张致远已经不是当年的张致远了,这几年清心诀不是白练的,很清晰的听到了安宁的低语,就算是这些年脸皮够厚也得掩饰一下,端着茶杯呷了一口,道:“海家递了拜帖来”

安宁漫不经心的嗯了一声,将针线放到一边,笑道:“上回人家是匆忙而来,这回正经准备好了再全家都过来拜访呢,得好你和景曜景佑福久他们都休沐呢。”

张致远和安宁多年夫妻,若是连安宁说的是真话还是反话都听不出来就白混了,对于小姨子印象暂且不论,对海彦立的印象却并不如安和来的好。此人太过于钻营,而且还是武官,虽说如今文官武官之间的间隙并不那么严重,但张致远有他自己的清高自傲,并非针对武官,而是和海彦立的几次来往私下觉得不甚愉快。听安宁这般一说,就听得出来上次匆忙而来肯定是没什么好事,稍微那么一问。

安宁也不至于和张致远抱怨安婉的种种,不过张致远问起来,安宁抵着下巴笑的纯良,“这世上极品的人多了,我那妹妹就是其中之一,以前我未出嫁时,她就有种庶比嫡还高三分的想法,真不知道这想法是如何而来。这话说有所求必礼下于人罢,她倒好一方面千方百计找我的茬,另一方面还觉得我对她得有求必应,平白惹人笑话。我若是真和她计较起来,这饭都不用吃,气都气饱了,这人脑回路还真是有问题,不是我们能够理解得了的。而且我觉得这次她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不会是让人高兴的事,而且更让人郁闷的是她好像特别的针对我,真不知道该荣幸的还是该荣幸呢”

听到最后张致远笑了,惹来安宁一白眼,老婆奴嘴角立马扯平了,正经道:“憎嗔怨怒都是业障啊”

安宁嘴角抽搐了下,半晌才来了句:“老爷不愧是在广安寺呆过几年的。”说到广安寺,安宁自己转移了话题:“澄观大师出关了吗”这两年景曜和景佑都没有回扬州去,安宁对于他们在外面交友学习如何也是不大干涉的。再者对于澄观大师安宁的观感十分复杂。到都城后倒也不怎么关注了。

张致远继续喝茶,茶香清冽,轻轻呷一口,满口生香,沁人心脾。悠悠道:“我不知,怎么不问问景曜和景佑”

“不过是随口问问。”这话题算是结束了。夫妻俩又随口说起话来,多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等到就寝后你侬我侬,芙蓉帐暖

这日。正值海家一家正经过来拜访,跟上次一样安婉来后院,海彦立和海翰就在外院处,景曜他们兄弟几人也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