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继室难为 > 分节阅读 109

分节阅读 10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道:“到端午节啊,我想去广安寺看看福生和安康去,也不知道他俩在澄观大师身边还适不适应跟着大师都学了些什么”

就是不顺着你的话题说,安宁低下头噙着一抹笑。但被腰酸险些晕过去后,安宁算是知道了聪明反被聪明误啊张致远手抚着她滑腻有着优美线条的背,恶狠狠的在漂亮的锁骨上咬了一口,“你这女人给那两小子一年四季做多少套衣服鞋帽的,又是好吃的好喝的。怎么就对你夫君我那么吝啬的,啊”

安宁推了推几乎把全身重量都压在她身上的男人。听了他这话怎么觉得他就像是得不到主人安抚的大狗狗似的,说出来的话一点气势都没有,而且刚经过一场酣战的他声音该死的性感伸手推了推,有些缱绻又带着丝丝慵懒道:“很沉起来。”

张致远在她脖劲处摩挲了片刻,虽然觉得抱着舒服却是不敢真惹怒身下的人儿的,下来后却极为霸道的将人揽在怀里,嘴角扯出一抹餍足的笑,又霸道道:“宁儿,为夫的衣衫该重新做了。”

亲爱的。你到底对衣衫到底是有多怨念啊,安宁懒懒的嗯了一声。趴在他怀里连根手指抖不愿意动弹了。大老爷似乎才觉得差强人意,把人放过了。

其实说起来对于张致远的生日,安宁还是很看重的,其实礼物也早早的准备好了。只是觉得容易得来的就不会让人珍惜,就存心不给他提前说了。

眼看着进了五月,端午节就要到了。端午节头头一个讲究的就是吃粽子。各地粽子所用的米馅儿不同,味儿也是差别极大。因粽子凉吃,故而到了五月初四这一天。尤其是讲究些的人家都要开始裹起了粽子。预备着晚间煮了,次日便可赶在节日里头应景吃了。各处的节礼也送去了,澄泓也从府学回来过节。回来后就去外书房和张致远请安。安宁也早已命管家案例准备了赏钱提前散了出去,张瑶也随在安宁身边叫人去瞧那预备着的菖蒲艾草等物,自有罗嬷嬷在一旁认真的解说一番。正瞧着,外面大管家遣人进来说:“有蒋家的人奉命过来送节礼。”

安宁噙着一抹笑,张瑶却是红了俏脸。安宁看了一眼碧水递上来的礼单,放在桌上。厅中站着一个身着甚至体面的管事娘子,安宁倒也知道是蒋夫人狄氏身边的得力陪房,见着安宁来了忙上来福身请安。

安宁笑道:“你家夫人竟是派你来了,辛苦了。”

那管事娘子忙陪笑道:“这可是当不得,我家太太说了这给亲家送节礼,就得该郑重些,奴婢得了这差事不知该多幸运呢。太太另说了,如今正好得了些玩意儿,送到这里来给府里的姐儿小哥儿玩。”

安宁听着这话倒也是明白了,这节礼送来是真,给张瑶这未来儿媳妇送些小玩意儿小心意什么的也不假,想着方才一眼扫过去,看那礼单上长长的一溜儿,自然不会推辞,命碧水好生将人带下去吃茶,那管事娘子连道不敢,随着碧水出去了。

安宁复又拿起了礼单看了一遍,将那些个小玩意儿单独放在一旁,促狭的看着从屏风后出来的张瑶,就说那些个小玩意儿随她处置。聪颖如她哪有不明白其中深意的,俏脸红成一片,惹来一旁嬷嬷和丫鬟们轻笑。

这边张致远和澄泓在书房说话,张致远先是考校了他课业,见他思绪井然,答得头头是道,流利条理,还有些问题虽说中规中矩,但其他也有出彩地方,遂满意的点点头,算是满意了,又点拨了他几处不足之处。复而又谈到乡试的事,今年正逢大比之年,澄泓已入府学读书两年,此次是要进京都参加秋闱的。乡试又称秋闱,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的贡院举行一次,顺天乡试也被称为北闱,参考者分为两部分,籍贯京城的生员不管是否入读国子监皆可在顺天贡院考试;另外一部分便是各省的贡生和监生。本朝乡试的考官为正副主考各一人,顺天乡试的副主考为三人,负责命题、阅卷、录取。正副主考均由皇帝钦命简放,专用翰林进士出身的官员。其中顺天乡试用一、二品大员,其他省用侍郎、内阁学士、翰林院、詹事府和都察院的官员。除正副考官外,各省还任用同考官帮助阅卷,这些同考官专用邻省接界三百里以外的在籍进士。顺天乡试的同考官由礼部会同吏部选用科甲出身的官员担任。

按理说在科举时代,这贡生是由各府、州、县学学习十年的廪生按资历深浅挨次升为贡生的,其名额视各府州县学的大小而不等:或一年、二年一名,或三年、四年、五年乃至十年一名,可谓极难。澄泓入读府学两年,初升府学时已为廪生,再加上岁考中考试成绩优秀,另外还有张致远这个正二品朝廷大员在,便在初春时就由府学上报给国子监,于八月顺天乡试。同他一块儿去的相熟的还有安然和蒋韵,蒋韵并未走恩荫的路子进入国子监,而是正经科举的路子。不得不说,在顺天贡院参加乡试无疑比其他地方好得多,不仅可以面见各级官员,而且一朝得中座师可就是当朝一品,这于考生之后的会试也就是春闱以及日后的入朝为官打下了基础。再者也可以扩展人脉,在顺天贡院参加乡试的除了各省的贡生外,便是京都子弟。各省的贡生就不必说了,定然也是学识十分了得的学生;而京都是权贵最多的地方,除了宗室,还有豪门,还有世家,有显贵,有清流作为他们的子弟,能参加乡试的自然不会是纨绔子弟的,日后大多是朝堂上的新贵。澄泓将来要入仕,免不了的会同殿为官,自然得先和他们熟识了。总之来说往顺天贡院参加乡试,对澄泓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张致远一开始就对心性难得的澄泓很有好感,就算是收为义子,但张家都是拿他当做家里爷儿称呼的,日常用度都比照着嫡子来的。选的老师石先生也是选了又选的学识渊博的。最关键的是澄泓他自身努力,孜孜不倦,入了府学后更是用功,当然也不会死读书,凭他的聪慧也明白当初石先生和张致远让他进府学的原因,在府学里也交好了不少意气相投的士子。稳似磐石,质比青松这两个词来形容他也不为过,他形成这样的性格也与他少年失怙又叔叔不懂事分不开的,少年的苦难会成为他一辈子的财富。不过如今他叔叔张文轩在京都斡旋,有一部分都是在为侄子打前锋铺路。当然了张致远这样致力培养澄泓除了澄泓本身优秀外,还有之前他跟安宁说的原因,张致远如今虽简在帝心,位高权重,但到福生和安康能入仕至少还有十几年的时间,这段时间可谓是青黄不接。依照张家的权势、财力和澄泓的成绩,日后前途自然不可限量,算是接上了这一茬。父子两人相谈甚欢,直等到下人过来说要用晚饭了,才停了下来。

到了端午,碧空万里无云,因天气渐热了,又逢张致远的生日,并无请外人,就一家人在沁香水榭摆了酒席,一家人乐上一乐。

沁香水榭建在水中,四面皆有落地的雕花大窗,推开了便可见池水清亮,池面上儿荷叶如盘,颜色如碧,荷花初绽,还有些打了花苞,淡淡的粉色,荷叶儿的碧色和池塘里水色映照,就连偶尔跃起的锦鲤也笼了淡淡的碧色。岸上又几许繁红嫩绿,万条千缕绿相迎,再加上时不时的有风吹过,又是凉爽又是轩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