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官商风流 > 分节阅读 285

分节阅读 28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之间能在多一些新人,健力宝日后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1997年秋天,在李经纬的精心策划下,健力宝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方案行将通过,在此方案中,包括了经营层的股权分配。然而,三水市政府以李经纬团队“没有香港暂居证,因而不得购买h股原始股票”为理由,拒绝批准这个方案。李经纬一怒之下,放弃上市。从此,他和三水政府的矛盾开始变得公开化。

从1998年开始,三水市政府加大了对健力宝资金的掌控。集团每开一种新产品都必须通过市政府审批,经过市政府的财政预算,然后划拨经费。知情者解释说,这是因为“三水非常g惕李经纬借开新产品之名转移资产,因此几乎每一个新的招商引资项目,政府都要亲自审批,资金卡得紧,还主动要求替健力宝寻找合作对象”。

当怀疑像魔鬼一样地横亘在合作伙伴之间的时候,任何理性或善意的判断都会被扭曲和误解。对于这句话,当时解读这个案例的唐昱深以为然。

在将近6年的时间里,个性豪爽而耿直的李经纬始终没有放下身段,与政府部门沟通以缓和关系,这也许是他最大的失误。

1999年,三水市政府大换届,一些与李经纬有交情的老guan员退休或换岗,一层因历史渊源而形成的温情脉脉的薄纱也最终被揭开了,他的处境更趋艰险。便在这一时刻,健力宝集团提出在公司内部实行员工股份合作制的方案,由管理层自筹资金买下三水市政府所持有的股份,李经纬开出的价格是45亿元,将在3年内分期付清。三水市政府断然拒绝,理由据称是“风险很大,有用健力宝资金来买健力宝之嫌”。之后,深圳一家咨询公司又设计出一套新的方案,李经纬团队持股75,三水市政府再给李经纬个人5的股权奖励。这个方案也遭到三水市政府的否决,理由依然是“担心经营层的钱来历不明”。

在这一时期,出售健力宝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

一方面,三水自1998年开始的国有企业改制已经完成8o,健力宝成为最后一个待改制的大型国有企业,而地方财政的状况也不是很好。据新上任的市长后来承认,在那些年的某些月份里,“公务员工资都欠,日子非常难过”。另一方面,健力宝的经营业绩也在大踏步地下滑。自1997年创造了54亿元的骄人纪录后,销售额逐年大幅降低,到2oo1年跌到31亿元,相当于1994年时的水平,上交政府的利税也从1亿元降到2ooo万元左右。因此,尽快将健力宝出手,已经成了一个明摆着的现实,其需要研究的问题仅仅是,把这个正在由“香饽饽”变成“烫手山芋”的企业卖给谁。

一次关键性的会议在2oo1年7月召开。三水市政府为健力宝召开了转制工作联席会议,市委、市政府领导悉数到齐,每个与会的政府guan员都被要求依次当场表态。结果,9o的人主张卖掉健力宝,但是不能卖给李经纬团队。

健力宝和李经纬的命运在这一刻被强悍地决定了下来,从这儿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李经纬的悲惨结局,政商博弈,大多数时候,吃亏的总是商人,政府总是处于强势的一方,胳膊,终究还是拧不过大腿的。

事实上,若是仅仅是因为政商交ě,还不至于毁了这样一个知名的品牌,当初政府不信任李经纬的团队,可是若是接手健力宝的,是一个懂得经营的团队,那么健力宝这个品牌也不至于完全的衰落,可惜,当年政府的不理智,彻底的毁了这么个品牌,当年,唐昱也很为这么个品牌惋惜,他小时候对于健力宝可是情有独钟的。

当健力宝即将出售的消息被释放出来之后,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鲨鱼”闻腥而动,悄悄向三水围拢。它们均不在阳光下游行,而尖锐的利齿已经凶猛地露出。张海登台:命运三耍李经纬最初,新加坡第一食品行情论坛公司险些成为健力宝的新主人。在那次关键的联席会议后的第三个月,李经纬被通知去参加一个晚宴。就在宴席上,一个名叫魏成辉的新加坡商人被介绍给了李经纬,市长开宗明义地说,市政府已选中魏先生的公司来购买健力宝。

李经纬闻言,如惊雷轰顶。他的愤懑之情可以想见。第二天,在公司内部的工作餐上,他突然失去控制地说了粗话:“,市里要卖股,我一点都不知道,就只通知我一起吃个饭。”

第三百章李经纬下

新时间:201221021:30:19本章字数:6681

事实上,当时政府的很多做法,确实很引人诟病,倒是也怨不得李经纬要对坑到底。当年新加坡第一食品公司与三水市政府草签协议,三水市政府作价38亿元,将健力宝1oo的股份全数售出,在这个协议以及日后所有协议中,显赫无比的健力宝品牌的评估价格均为零。这一决定让李经纬难以接受,他无法理解为什么市政府宁可把企业售给素不相识的外国公司,也不卖给一手将企业创建起来、为此呕心沥血了一辈子而且还愿意出更高价格的自己。在他的幕后策划下,国内媒体闻风而动,一时间“健力宝被无情贱卖”、“第一民族品牌旗帜被砍”等等舆论铺天盖地,其间夹杂的高昂情绪显然让三水市政府难以招架。而健力宝则一方面向外宣称,愿以45亿元的价格替健力宝“赎身”;另一方面则对试图进入公司审核查账的新加坡人全面抵制,拒不交出相关的商业资料。

李经纬的对抗姿态和汹涌而来的舆论攻势,把本来就缺少公关应对能力的三水市政府逼到了一个万分尴尬的墙角。一位三水市政府guan员后来颇为光huo地说:“媒体的提前介入打乱了我们的计划,使我们完全陷入被动的地步。”新加坡方案很快就流产了,但是,三水市政府与健力宝双方已到了势同水huo、无法调和的对立局面。三水市政府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一个“国内买家”,这样才能“合理合法”地阻止李经纬团队的bo方案。

最有可能购买健力宝的当然是饮料业同行。当时在国内,与健力宝齐名的饮料公司有广州的乐百氏和杭州的娃哈哈。其中,乐百氏已被法国达能公司收入囊中,不能再谈,娃哈哈成了最后的选择。宗庆后是浙商的典范,为人精明,出手谨慎。他对健力宝自然十分动心,可是却苦于不了解公司的实际家底,也对其强势的企业文化颇有忌惮。与此同时,李经纬则通过各种渠道对宗庆后软硬兼施,力图说服他高抬贵手。于是,三水市政府与娃哈哈的谈判或明或暗,纠缠前行。

这时候的三水局势,已处在一个无比微妙的时刻。三水市政府把出售的时间表卡定在2oo2年1月底前,因为,“春节前一个月是饮料订货的旺季,一切的变数要在旺季前生掉”。可是,跟杭州方面的谈判却始终没有着落,宗庆后显然在做着两手准备,要么给足李经纬面子,要么在最后的时刻狠砍一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