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草清 > 分节阅读 863

分节阅读 86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主赚去了”

官员的思路并非“大利要在国家”这么粗浅,不仅考虑到了谁来主控铁道发展,一般人才能得更多利,更顾及了公平大义,钟三ri等人也不由自主地点头赞同。

“再说这铁道也不止是民用,朝廷正在筹办的西兰线,二十年后要直抵浩罕,这条线更多还是为军用,是护咱们国家的。西南和辽东这些贫瘠地域的铁道也多出于此用,如果只把铁道当作赚钱事业,那谁来建这些不赚钱的铁道”

再说到铁道的军用价值,众人也立时醒悟,没错啊,待铁道贯穿南北东西时,万里之外有难,大军也能飞速赶到,这铁道就是军国重器,怎能光看赚不赚钱呢

官员再道:“铁轨、火车,甚至调度运营,这些个东西都还得朝廷投钱推动。如果朝廷在铁道一事上持续大亏,新兴之业反而成了包袱,庙堂上的相公要考虑的可不止是铁道一件事,到时候左右支拙,就不得不在铁道上开刀。”

“你们大概不知,宋相病前刚拟定好文教大兴一案,要在全民启蒙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新建万所小学,每年新增两千万开支,就算朝廷财大气粗,可家业这么大,总也有个亲疏照应。铁道新进家门,总比不过文教和民生重要。”

“让国家在铁道这事亏得少一些,甚至还有盈余。朝廷就更有动力大建铁道,相应的,也能分匀给地方官府一些利。朝廷和地方携手来办。咱们英华,官府办事终究更快一些,更少争执。所以。即便建公司,这公司也该归朝廷直管,就跟制造局和机械局一样。”

圣道四十年,英华朝廷财政收入突破六亿大关,但预算开支也水涨船高,教育、军费和国家基建三项已远远超越官府供养等传统项目,成为财政三大负担。铁道包含在国家基建里,作为一项新兴事业。尽管得到了重点照顾,但上到朝堂,下到民间,在这事上并没有太重的紧迫感,大都觉得可以慢慢来。就像是当初的直道工程,也是四十多年来一步步建成的。

这么一说,大家都觉为难了。两边理由都很充分。不给民资赚大利的机会,民资就没兴趣进来,没有大量民资,铁道就难以兴盛,铁道不兴盛。一般人就难以享受到好处。可从另一面说,这大利不由国家享受,国家也难以继续作更多投入,毕竟铁道背后的诸多基础都是国家花钱在建,但这么一来,铁道也就只能如直道一样,慢腾腾地一步步搭。

扯到国家这盘大棋,院事显然说不过官员,哼道:“是啊,归国家,就是归你们官老爷,薪俸和爵金又可以涨了,至于老百姓能不能得方便,又不是你们官老爷关心的事。”

官员也恼道:“你们老是鼓吹朝廷不与民争利,不就是想独得大利么老百姓的方便就是你们的血肉,靠今ri的方便拉老百姓上船,然后老百姓就成了案板上的肉咱们官府就是盯着你们这头狮子的”

“恶虎呲牙,还以为笑得儒雅”

“狮子打哈欠,腥臭万里”

两人相争不下,干脆攻击起对方立场来,段国师在三代新论里所述的狮虎相争深入人心,两人就此被对方戴上了帽子。

有人出来打圆场:“也不是没有折中办法嘛,其实很好解决。那些能赚钱的铁道,朝廷放给民资来办,这样就能解决朝廷和地方官府力所不能及的问题,铁道也能大兴。然后朝廷在铁道公司上收税多一些,用这钱去建不赚钱的铁道,这不是两全其美么”

众人纷纷点头,这是好办法。

官员却道:“这法子早有人提了,可狮党都说铁道是新兴事业,风险太大,税收就该优惠。国家在海运和直道上一直是低税,要在铁道上反其道而行,西院会点头”

院事嗤道:“你们官老爷的虎毛比咱们老百姓的腰还粗,随便拔一根,比如说减点补贴,不涨爵金,就够办大事的了。”

两人又吵了起来,渐渐还出了火气,钟三ri略略忧心,国中狮虎两党之争已经这么尖锐了么铁道这事的走向估计不是由他们所说的那些因素决定的,而是狮虎两党的利益之争决定的。

另有书生模样的乘客摇头感慨道:“宋相病退,陛下和太子一直没提人选,政事堂和两院在接任人选上吵得一塌糊涂国外在打仗,国内也是宁啊。”

那两人吵得越来越起劲,都妨碍了乘客们观赏沿路风景,有人忍不住道:“你们都满口为了老百姓方便,其实都是等着老百姓习惯之后再下刀开宰的甭管狮子还是老虎,不都是要吃老百姓的血肉么”

再一人也扬声道:“是啊,东莞到香港的直道公司是应天府直管,二十九年建成时说得多好听千里往返不过一把白铜钱,而且十年后就要免费。现在呢人要百文,车要三百文府院也被官府收买了,提都不提免费的事问责的几个院事还莫名其妙地下了台。”

刚引得不少当地人附和,另一人却道:“说得好像错只在官府似的,商贾就可靠了原本朝廷鼎革华夏千年古制,不再禁榷盐业,而是交由民资自营,以一般商货征税,结果呢几家大盐阀兴起,各自垄断一地,千方百计排挤他人,盐价渐渐由盐阀掌控了。逼得朝廷在二十八年出台法令,把盐再度列入粮米等民生必需物内进行专控,还收购了几家盐业公司,搞常平盐制,没有朝廷盯着,咱们老百姓可要被商贾吃得骨头都不剩”

最终有人总结道:“我看啊,不管这铁道公司怎么弄。多半都跟直道一样,民人先是得了方便,然后就有了依赖。之后不是涨价,就是没得坐,总之是不方便。”

一个之前只敢听着。估计是咬牙割肉来坐趟火车尝新的寻常民人鼓足勇气道:“这些年咱们老百姓腰包倒是鼓了不少,可花钱的地方却多了,一年算下来也落不下太多余钱,还累得慌,有时候想想,还不如旧时守着田头过得轻松。一直不明白为啥会是这样,听老爷们这么一说才有些明白了,原来是官老爷和商人老爷轮流着吃咱们的肉呢。”

这话一出。车厢里一阵沉默,片刻后,那官员嗤笑道:“旧世你能守着田头过轻松r跟着咱们这些所谓的老爷们挤在一起能对我这七品官说官老爷在吃你的肉,我还只能笑笑,连骂你一通的胆子都没有”

商人也道:“你照着旧世过ri子那般花销,那不就轻松了谁让你非要跟邻家比谁更体面呢我就问你,你来坐火车干嘛这车钱在旧时都够你吃喝一月了。”

那民人涨红脸道:“这世道。大家不都是这么过么吃喝足了,就得想更多啊。你们刚才吵的,不也是怎么让咱们老百姓能得这火车的方便”

众人还要围绕这民人的话抒发一番,忽然有人喊道:山了”

话音未落,众人眼前顿时漆黑一片。才知火车已进了山中隧道。钟三ri等人是心中震慑,早有经验之人带着丝炫耀地道:“莫慌张,也就一柱香的时间”

官员的话让众人心中更是骇然:“这隧道长一千多丈,是从山肚子里生生掏出来的上万人花了四年,用了不知多少万斤火药才建好,不仅南洋工奴死了上千,本地工人都有上百人殉难。”

漆黑车厢中,肃穆的沉默笼罩住众人,包括钟三ri在内,各有各的感慨,不过最终都归结为一个想法:时势旧世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出了隧道,香港那崎岖之地丢在后面,眼前是一片舒缓平原,水田旱田绵延展开,正是翻土时节,就见耕牛来往于田间,即便火车轰鸣,也毫不见慌乱。离火车近的农夫们还友善地伸手招呼,转瞬即逝的脸上,既有对眼下ri子的满足,也有对未来收成的憧憬,而偶尔见着一群民人在田间争着什么,也似乎能感受到之前车厢里飘荡着的忧虑。

看着故土风情人物,钟三ri心胸激荡,忽然觉得,自己在海外的拼搏,并不全然只是利了自己,不管是满足还是憧憬,自己似乎也有贡献,而车厢里以及田野间人们的争执和忧虑,似乎自己也背上了一分责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