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草清 > 分节阅读 797

分节阅读 79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察和转运三使,分道置制使还是安抚使的下级,隔了顾世宁两层。可顾世宁对田英却异常客气,原因有两层。

田英的父亲是皇室专利局知事,天道院院务山长,领有开国公爵位,国人尊称为“匠王”的田大由。这个身份倒还是其次,田英本人乃圣道二十一年进士科探花,这田探花在四川任县丞时,转手就镇压了因取消井盐开矿特权而作乱的当地盐商,被朝野誉为新一代能臣典范,很看好他的前程。

田英不过二十四五,却是一脸老成之气,他依足礼数向顾世宁拜道:“都督莫忧心后路,本道留有义勇一师,还有行军监察使衙门所辖的一百七十二支镖队,不仅可保官道畅通,镇抚官道之外的地方也足矣。”

顾世宁摆手道:“顾某当然不是担心后路会断,游兵散勇,再多也不成事,顾某是当心地方难治啊,此策是否太太苛厉”

田英微微一笑:“好叫顾都督知道,下官可不敢随性行事,穆赫德企图搅混山西,南北事务总署决定以狂风对迷雾,尽驱山西混沌。”

是南北事务总署的决定顾世宁心中稍安,再想到满清山西巡抚穆赫德的应对,他也不得不承认,只有这般行事,才能靖平山西。

与高起一样,临危受命的穆赫德绝不愿坐以待毙,但他与高起又不同,不仅不懂军事,手下也无可用之军。山西绿营早就被英华商贾侵蚀得千疮百孔,甚至成哨成棚被英华商号暗中雇去当了镖师。而乾隆初期新建的山西旗营,兵员其实也是“汉军绿旗”,忠诚度虽勉强可靠,却还要镇守杀虎口一线,防备漠北蒙古入侵,以及扼守太原、大同和娘子关一线,遮护直隶侧翼。

面对英华自南而北的侵攻,穆赫德很清楚,自己不可能依靠官兵抗阻红衣,他的战略就是掀起一充轰烈烈的保清反英群众运动,搞坚壁清野、全员上阵的“人民”战争。

在他的推动下,山西的晋商集团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与地方官吏、士绅齐心协力,在翼宁道、雁平道以及归化、绥远两厅汇聚出形形色色,总数估计不下十万的民团,河东道这边虽因红衣已大举入晋,占据交通要道和沿途所有府县,难成气候,但也翻搅起无数民团,化身山贼路匪,在后方千方百计找麻烦。

山西人反英之志远比河南山东人坚定,原因就在于以晋商为代表的地方活力阶层基本都是依附于满人食利的既得利益集团。“晋商”只是一个代名词,它所包含的对象不止是贩运货物的商贾、开掘煤铁的工矿主,还有统治地方的基层吏员、拥有大片田地的地主乡绅以及浮于满清朝堂的官员等等。而通过内务府与满清皇室水乳交融的皇商集团,更是晋商的脊梁,这些人本身就是英华要尽数拔起的满人一族成员。

英华国中舆论虽未详细提及要怎么处置晋商。可对满人的汹汹讨伐声潮,已让晋商胆战心惊,自觉有株连之祸。两年前塘沽修约。英华资本大举北上,他们这些晋商被过河拆桥,也损失不轻。如今英华北伐。穆赫德振臂一呼,晋商们都下意识地聚了过去,颇有明清变际时江南人的风骨。

天地会、军情部以及各个渠道都传回了消息,以太原府为中心,一个“全民皆敌”的抵抗基地正在成型。第三军先头部队出霍州时就有所感觉,顾世宁调整军事部署时,田英也按南北事务总署的交代调整了处置地方的策略。

军事上当然是贯彻谢参将的乌龟拖壳流策略,老老实实占一地稳一段后路。而清理已占府县的民政事务,却比军事上激进得多。

“有旗人身份的直接清除,没有旗人身份,却有紧密关系的也直接清除。余下部分,商人按富有程度,地主按田地数目,官吏按级别和影响力。每类每县清除一百户,如下类别优先:票号东主、盐商、高利贷商、煤铁矿东主、监头牢头、县户房刑房书吏”

这就是南北事务总署在山西应对穆赫地“人民战争”的策略,没有公平,没有依行论罪,目标就是“三光”:让旗人跑光、把地方“活力阶层”抓光、坚定反英分子更得杀光。

这般处置。自然让顾世宁忧心,见他还有顾虑,田英再道:“都督勿虑,此事乱也只在一时,还北方朗朗上天,山西当为先。”

既然地方这么自信,不需红衣留守就能稳定形势,顾世宁也没必要强塞了。英华北伐,军政是两个体系,他只需要安心打仗就好,地方都是南北事务总署通过各省巡抚、安抚使、招讨使、分道置制使以及代理知府知县这些人经略。

顾世宁与田英会商时,平阳府城南,襄陵县城外的破烂棚屋区中,各色人等正络绎不绝挤入一间该是库房的大屋子中,有瓜皮帽直筒大褂,有短打裹头,甚至还有光头赤脚之辈。

“忠义保清会,吴都司到”

“救国救民拳,汪游击到”

“清风道观,刘道长到哦哦,失礼失礼,该是参将衔道长”

门内还有人学着大清官府那般唱名,唐大正在汗颜自己的千总实在不值钱,听得这恨不得揭翻了屋顶的呼喝,惊声道:“闹得这么大动静,不怕招来南蛮抓人”

一个清瘦中年负手步出,笃定地道:“惊甚么南蛮官兵都蹲在县城和官道上,哪有本事管到这里来”

正依足规矩,撅肚扬头作进见状的各路好汉头领也纷纷嗤笑出声,

“哪里来的土鳖,没见过世面”

“名不正则言不顺,咱们现在是大清官兵,当然得照足了规矩”

“无规矩不成方圆,没了规矩,咱们就跟贼匪一路货色了。”

唐大顿时羞惭不已,门子喊了两声他才醒觉,赶紧掏出告身道:“小人”

想及“规矩”,他赶紧嗯咳一声,拿捏着腔调,朝四下一个环揖道:“卑职是抗英救国军千总统领唐大,见过各位上官。”

“抗英救国军是高县的,京安的,还是赵曲的”

“就这襄陵县,抗英救国军就不下二三十股”

众好汉头领还在数落着唐大,门子点头道:“告身是翼城县王太爷发的,该是没问题。”

唐大松了口气,正要接告身,门子却斜着眼嗯了一声,另一手拇指食指相搓,唐大恍然,自己怎么忘了这规矩呢赶紧从腰里掏出一枚南蛮小银元,见门子眉头皱起,再一咬牙,从袖筒里落出一小串南蛮当十白铜钱,门子才哼了一声降调,将告身塞了回来。

他正在这里熟悉规矩,那一身书吏气息的精瘦中年人已说开了:“诸位本是江湖好汉,对朝廷也说不上什么忠义,可逢此天下大变,南蛮要亡的不止是大清朝廷,还是整个天下”

吧啦吧啦一大通口水话,听不懂不要紧,反正是把这一屋子好汉说得肃然起敬,再说到“咱们保大清,也就是保天下,这南蛮,咱们定要反到底”包括唐大在内,都觉热血沸腾。

“金师爷说话,咱们马头那个啥”

“说干就干咱手下三百好汉,手中刀斧都已饥渴难耐了”

“今日咱们这英雄会,怕不聚起了数万好汉,这晋中就是咱们的天下了”

好汉头领们吼得越来越起劲,方向似乎都有些偏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