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草清 > 分节阅读 783

分节阅读 78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税三千万的决定吗”

薛雪苦恼得几乎要扯脱自己的胡子,最终无奈地道:“一千万还可,三千万非陛下莫能为啊。”

李肆也苦笑道:“别高估了朕,两院刚递上来减税的谏议案,他们觉得西域砥定后,该让工商松松气了。”

他看向陈万策:“这事大家都得上阵,对初你能在两院那每年榨出五千万。复土后立即推南北一体都没问题。”

陈万策长叹道:“如陛下所言,我们都还没作好北伐的准备,就连复土后暂时过上一段苦日子的自觉都没有。”

他又道:“现在可不是跟两院交底的好时候,两院正在吵该怎么对待满人这事。”

说到这事,李肆也忍不住想笑。笑的不是两院,而是国中名笔艾尹真和南投满王胤禵。这几月里,两人或公开或私下,或对他这个皇帝,或对英华舆论,都在鼓吹着一种言论:满人赎罪论。

国中清算满人的舆论一波波高涨,甚至已有民间团体编纂了百年满祸志,一一开列要挂长街的满人名单,死的都要从坟里刨出来挂,甚至上溯到李成梁时代。

这情形不仅让胤禵弘历等南投满人贵族心惊,连一贯以喷英华国政为乐的胤禛也因危机而生责任感。也许是还揣着一分曾是满人主子的自傲之心,也许是怕李肆在这风潮之下变了他的优容待遇,总之胤禛不仅以艾尹真之名在报上言深意切地谈制压西域的百年大计,还时不时借与旧日臣子会面的机会,大谈如何“新世作新人”。

结合胤禵和弘历殷勤地上书,恳求给南投满人一条出路,李肆觉得该是摆明态度,给北面满清压力,以便预热北伐的时候了。

当然,这事他不能随便开口,就让两院先讨论,没想到两院几乎吵翻了天。

东院当然力主严惩满人,具体建议多如牛毛,全体押去南洋开矿是很温和且无趣的,全体杀掉这提议也太过简单粗暴,大多都是驱赶到北海以北的苦寒之地自谋生路这类阴损招数,总之一向都以仁义为大义旗号的东院在这事上是持激进态度。

西院却主张区别对待,顽冥不灵的随便怎么处置,可一般的满人还是得看作是人,大多数满人终究也是一般老百姓,虽然吃的是铁杆庄稼吧,日子也没过得多舒坦,不要随便扩大化嘛。至于哪些是需要处置的“顽冥不灵”者呢,西院遮遮掩掩,支支吾吾,最终给出的名单居然只有满清皇室

东院就愤怒了,有识之士一眼就识破了他们的险恶用心,西院背后那些财阀在北方跟满清皇商晋商狼狈为奸,甚至有些行业,例如金融,满清皇商晋商已成英华财阀的狗。这些狗用着挺方便的,直接一刀这么杀了,就阻碍了英华资本去接北方的地气

被东院骂作忘却血海深仇,忘却民族大义的卖国贼,西院也有话说,你们东院“清流”一向都谈仁义道德,现在却针对一族搞血腥报复。今天满人不是人,明天是不是蒙古人也不是人。今天一族人可以为公敌,明天是不是一个行业,一个职业,一个身份也能成公敌再算下去,人人自危嘛。

说到两院的争执,朝臣们也明里暗里向李肆套话摸底,李肆只好道:“不清算满人一族是不行的,可有悖仁人之道也是不行的”未完待续。。

第十八卷 第九百二十一章 闹剧与悲剧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3112 23:16:54 本章字数:5457

如何处置满人也是北伐预热工程的一部分,如同复土后如何处置北方一样,若是国内各方先未达成共识,等到复土后再来吵,那就是桩莫大遗患。

此事李肆心中已有大致轮廓,他可以靠权威稳定政府和军队,却难以顾全一国人心,而且也没必要亲自走到台前去担起责任。推动两院以立法方式给国内一个交代就是最佳选择,与此同时,以此法令向满清道明立场,也有助于北伐的谋划。

“不管怎么吵,总会吵出个结果,此事朕不预设立场,待两院得出民意所向,朕自会顺民意而为。诸卿也须谨记,此责非朝堂所能独担,你们不要随便说话。”

李肆训诫里的潜台词众人都懂,此事是在立国大义和人伦大义之间权衡,无论怎么选择,都会失分,作为坐在台子上的治政者,自不能轻易出头。

见薛雪和陈万策都无异议,其他朝臣也很默契地拱手称喏,李肆很满意,而两院此时也正在东京合议,相信年关时就会得出结果。内侍再禀报说,太子座舰已抵香港,也就暂时将此事放下了。

李肆却不知道,就在此时,东京未央宫中极殿里的情形,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料。

这座专为两院与朝堂共商国是的大殿还是第二次正式启用,第一次是三年前的内阁改制,这一次则是合议满人地位。表面上看,这是两院就国中反清声潮作一个民意总结,而实质上却是为北伐之后,如何处置满人作好铺垫。

两页相对的扇贝阶梯席上,东西两院的院事们嗡嗡议论不止,横穿殿中的长台上,西院总事梁博俦的发言更被不时打断。

“分门别类甄别东西两院及朝堂部院均可提宽赦人选是不是但凡跟你们有勾结的满人都在宽赦名单上”

“家产抄没也可视态度宽宥挡着你们路的满人产业可以清除,帮你们发财的满人产业就得保留”

“一般满人只贬为工奴,不流遣去海外或塞外向满人讨还百年血债。这是华夏大义,你们就只盯着利,我英华一国的复仇之义呢”

皇帝此前推动两院合议,并不是要制定具体的处置法令。而是一项阐述态度的声明,即便如此,不仅两院相互间有争议,两院自己内部都有很大分歧。

东院态度虽然激进,但意见也更纷纭不一,西院因更多关注经济层面,内部态度相对一致。因此很快拿出了草案。依循合议规则,如果西院的方案在东院获得了半数通过,这就是两院的合议结果。

但梁博俦所宣读的草案显然难以争取到东院半数,这份草案不仅手段温和,还给宽待满人留了太多后门,自然是西院为伸张工商利益,有心淡化矛盾。

梁博俦很无奈,这已是他极力作工作的结果。要照着西院不少院事的观点,把满人当靶子竖起来只是一桩政治姿态,根本没必要猛追穷打。英华已步入今人世。满人于华夏,不过是古人世的族仇,大家更多该朝前看。

“西院方案即是如此,还望东院诸公怀一体为国之心,早作决断”

汹汹讨伐声里,梁博俦的结尾陈词显得那样虚弱无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