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草清 > 分节阅读 716

分节阅读 71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英慈院的行医团纷纷打道回府。双方的大宗商贾往来也嘎然而止,徐州商关门可罗雀,塘沽已连续数日没有一艘英华货船入港。便是行在半途的车船,都纷纷打道回府,这不仅仅是南蛮商人自发所为,也是迫于本国舆论,不敢在此时节触逆民意。

商货来往受阻还不算最可怕的,英华的北洋舰队,在江南、湖广的红衣都已进入战备,而驻扎在西安灞陵的红衣更已向商州推进,逼压还留驻此处的岳钟琪部。北面也由科尔沁和察哈尔等蒙古诸部传来漠北蒙古的消息,他们已领到战备军令,随时可能自北面压下,入关中原。

大清危矣他这个乾率帝,有可能要成亡国之君

畏惧压得弘历心口发痛,同时又压出了一股汹汹怒火,不是他弘历干的这十年来,他弘历何曾有权过问国政军务有他的十四叔管着,内政有张廷玉一干汉臣管着,他的号令都出不了紫禁城不,紫禁城里都不管用因为坤宁宫的那位太妃娘娘,更直接压在他的头上,压得他寝食难安。

到底该怎么办是召英华通事当面说清楚呢,还是先败好认罪姿态,求得叔皇从轻发落

直到用完早膳,弘历还心中惶然,就在养心殿里打着转。

“万岁爷,恂亲王求见”

一个年轻侍卫扫视左右,趁着太监不在,低声对弘历道。

“傅恒啊,十四叔要见直接来就是了,什么不要能吴书来知道”

这侍卫是乾清宫侍卫统领傅清的弟弟,一表人才,学识出众,跟自己又是连襟,是弘历少有几个能信得过的身边人,傅恒这话让弘历一怔,恂亲王这求见似乎大有文章

弘历只是心志不坚,脑子却很灵光,再一转念,顿时醒悟。吴书来被坤宁宫总管太监李莲英压着,自己有什么动静,消息都会传到坤宁宫那,恂亲王是有心

要紧关头,还得看十四叔的啊。

弘历略略欣慰,天塌下来还有个高的顶着,自己这皇帝在急,十四叔也在急。

“去仁智殿就说朕在那里巡览字画,不愿闲人打扰。”

弘历有了定计,甩开太监,就带着傅恒等亲信侍卫急急而去。

仁智殿是御用监所掌,皇室画房和藏品都在这,置身历代名家的书画佳作之间,等候在此处的允禵内心依旧难以平静。

没想到

没想到岳钟琪差点能成事。也没想到,居然捅出这么大的窟窿更没想到,淳太妃居然有这么大的力量

允禵此时已毫不怀疑淳太妃的立场,她确实希望圣道皇帝横死,南蛮一国溃乱。想想也很简单。淳太妃跟圣道决裂是必然的,淳太妃已是紫禁城之主。掌着大清一半权柄,到了这地步,自然再不愿再当圣道的傀儡。受南蛮的摆布。可笑之前他们都还一门心思地认为。淳太妃事事都为圣道和南蛮计。之前淳太妃怂恿自己在西安动手,自己还揣着将计就计的心思,还希望在西安明暗相斗时,能抓到淳太妃的把柄,乃至离间淳太妃与圣道的关系。

但淳太妃立场摆明,对他允禵来说却绝不是好消息。一山难容二虎,这女人又是权势之欲熏天之主,怎会再容他把持国政

之前他本不太畏惧此女,毕竟这女人的势力都在紫禁城和内务府。投效她的吴襄也还受张廷玉制约,摸不到太多国政,军务上更插不了手。

可经西安一事,此女的势力就暴露了出来,让他汗流浃背。

在西安事上,自己能用的力量就是岳钟琪,而岳钟琪有多大力量他很清楚,也就是宁夏马家而已。可西安起事的势力却多如牛毛,其中几股势力,比如罗刹人和噶尔丹策零。乃至若干派教徒,这些人可不是岳钟琪能牵得起线,驱使得动的。南蛮各家报纸更指称,在灞陵外动手之人还跟京城景山炮局有关,这绝非自己的手笔。

岳钟琪在西安之变后也紧急来信,说局势发展出乎预料,一面憾恨没有收获,一面更惊愕于预谋此事的势力如此之多,背景如此之杂。

这些势力是被谁聚起来,受谁操控的当然只能是淳太妃。之前她怂恿自己动手,根本是把自己和岳钟琪当作了佯攻之势,用来遮掩她后续的行动。

淳太妃能隔着老远,在西安汇聚起这么多势力,她在京城还潜藏着多少力量

想到自己府邸外那座清真寺,允禵就心口发凉,说不定那淳太妃一句话,京城的清真寺都能动员起来,为她效力。

现在西安事败,圣道暴怒,定有报复。若是淳太妃没显露出这么强大的力量,允禵多半还会一心为国,甚至有心把淳太妃推出去当替罪羊,毕竟自己掌着军务,屁股下稳如泰山。

可现在两势相抗,允禵忽然觉得,自己成了势弱的一方,就连自己掌握的军队,都再没十足的信任。在这种形势下,谁会成替罪羊那淳太妃茹喜又不是笨蛋,将他允禵丢出来当替罪羊,不仅能安圣道之心,还能成全她独掌权柄的野望。

已到了生死关头,允禵鼓起余勇,只能再度一搏。

当务之急,就是取得皇帝的认可,允禵可不想大清再来一场光绪维新。

“十四叔,是有何要事”

脚步声响起,接着弘历的话语打断了允禵的杂思,见弘历急急而来,身边只有傅恒等侍卫,允禵暗暗松了口气,傅清傅恒等人终究还是向着自己这一面,不满汉臣派和太妃派把持国政,让弘历难成名副其实的皇帝。

出路就在这位太平天子的身上了

“皇上,我大清危矣”

允禵抱着绝大的期望,沉声开口。

从权柄分裂说到国政不一,从人心涣散说到牝鸡司晨,允禵一改过往抹浆糊的态度,直指国政弊端,更直言茹喜乃是大清祸害。

弘历越听脸色越杂乱,最后一瓣铁青一瓣艳红。

“皇上,不除此女,大清就要亡国了啊”

允禵干脆跪了下来,蓬蓬叩首。

“十四叔朕能有十四叔辅佐,真是皇爷爷和皇阿玛在天之灵的庇佑。”

也不知内心煎熬到了何等程度,弘历更是流着泪,跪下来扶住允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