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草清 > 分节阅读 708

分节阅读 70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一国。

一般人读来就只觉得东院是在请愿而已,可懂政务的人却看得明白,这是东院在威胁政事堂,同时逼法院表态,先礼后兵,等着对方回应。

新任湖北按察使杭世骏刚到襄阳,就被报纸的快笔问嘴们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杭世骏的发言很简洁:“依法断案”。而后他坐镇襄阳法院,指挥襄阳巡按和谷城通判,照着规制温吞吞地走流程,一点也没置身风眼的自觉。

东京,政事堂浸在一股郁气里,参加例会的阁臣们大多面色沉重。

陈万策道:“西院还在吵,估计今日就能有结论,最次也是附和东院,要搞讼师入军国案。”

薛雪摇头:“即便要变法,法不前溯,河西案和汪案还得照前例办,两院野心甚大,我担心的是另一桩事。”

史贻直皱眉:“我最担心东院乃至民间都效仿汪瞎子,纷纷自投,到时法院都得退步。”

陈万策有些烦躁:“陛下还在坐看风云么”

一边的范晋一直老神在在,听得这话,微微一笑:“陛下是在坐搅风云”

厅堂里沉默了好一阵,然后陈万策道:“我看还是让谷城县撤了河西民人的满清密谍罪控告,让杭世骏拖住汪瞎子自投案,等陛下带着东西两院和咱们重定了律讼法之后,再判汪瞎子一案。”

众人纷纷点头,都道只能如此了。陈万策之言已是认输,朝堂乃至整个官僚退一步。把军国案的刑律权让出去。在大家看来,眼下之势是皇帝推成的,那皇帝必然也是在敲打朝堂,乃至让两院进一步握住法权。

自两院成立以来。不仅手握财税定夺权,还一步步争夺法权,旧朝官僚治政的格局早已一去不复返。但两院终究还是襄从和擎肘的角色,在刑民之事上,政事堂和地方官府依旧还将自身运转的条例流程当作法令,两院难以沾染。

可英华一国大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两院分法权的力度越来越大。立国二十年来。皇英国税总律被两院分掌,由此获得定夺国家和地方赋税的权力。西院借金融法、通商条例、海关法等法令,握住了金融、工商和外贸的法权。东院则借救济法、普蒙法等法令侵夺社会类法权。

政事堂诸公自然都看得清这个趋势,而他们也无意逆此时势,可这股大潮到底该急还是该缓,就有不同看法。不管是出于自身立场,希望维护官府权柄,还是觉得进程太快。于国无益,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延缓这股大势,

现在皇帝在段国师刚辞世的关头。就推动河西案和汪案,显然是想加快这股大势,陈万策和众人看清了这一点,因此陈万策提议政事堂领着官僚,以技术性的让步,换取两院与官府的和平。

见众人都点头,连主管法判的史贻直都无异议,薛雪却朗声道:“不可细务可以权谋周旋,国政规制岂容权谋敷衍两院今日能挟民意夺法权,明日就能挟民意祸乱一国我英华乃融万里之地。亿兆之民而成,国政也自有天道。官府治政,才能触悟此道。”

他扫视众人,语调异常坚决:“即便官府要退,也要划下界线,定出规制”

不等众人揣摩透。陈万策就皱眉道:“怎能将此事当作战场,非决出胜负不可呢到时事情怕更要升级,一发不可收拾,想必这也非陛下所愿。”

薛雪冷哼:“陛下若是只意在安宁,最初就该说话,平息此事,可到现在还不出声,怕就是要让两院和官府决出个胜负,至少定下名分。既是如此,我们政事堂就该领着官府,循制全力而为,不能再以权谋拖延”

陈万策微微变色,却是遗憾地笑道:“生白啊,大变在即,你还念着地方小利”

之前因河西案,薛陈两派暂时联手,结官府为一体共抗民人。而现在汪瞎子出奇招,带动两院扑入,皇帝又坐山观虎斗,似乎还是推着两院继续拿到法权的谋划。原本的默契打破了,两人又生了分歧。在陈万策看来,薛雪的坚持,怕还是要护住原来的利。

薛雪不作辩解,也是遗憾地一笑。

正说到这,政事堂西院参事进来了,递上一份文书,长叹道:“国无宁日矣”

在众人诧异加期待的目光中,薛雪翻开文书,脸色连变,最终恨恨地道:“欲壑难填”

文书挨个传给阁臣们,每过一人,或是怒哼,或是抽凉气,不多时,政事堂就充斥着一股难言的愤懑之气,连范晋也苦笑着摇头。

这文书是西院刚通过的谏议案,题目为“请立院事身权案”。

说的是什么呢,就一件事:院事功名,西院希望两院院事享有特殊待遇,在没革掉院事身份之前,不得刑拘审讯,不得被控以若干罪名。而革院事身份的权力么,自在两院手里,哦,肯定还有皇帝。

西院的理由也很充分,不如此就不能执正而言,为民请命,不如此就要受官僚威逼利诱,成为官府的附庸。

本朝自学院举人以上就有超于平民的待遇,例如刑拘审讯前还得知会学院革除学籍,或者是都察院革除官籍。举人还享有学金,官员还有散官贴职爵金等照顾,但跟旧朝相比,这些待遇已说不上太明显的特权,更不可能免于某些罪名。

现在西院借汪瞎子案,居然作起了这么一篇大文章,想要把院事的地位抬到官僚之上,难怪阁臣们怒气满怀,视这些院事为妄图复辟的反动派。

西院胆子陡然这么大。不仅是有汪瞎子这个由头,或许还有皇帝稳坐钓鱼台,因此壮胆一试的缘故,

众人议论纷纷。怒气还未消解,东院参事又带着东院的消息来了,说西院这一案在东院也获得了普遍认同,正在启动立案流程。

事情严重了严重到几乎只比一国分崩离析差一线的地步。

原本两院已握住了税权,以皇英国税总律统掌国税和地方税的增减,这一权就让两院在法理上比官府还要高一级。如果把英华比作一间公司,两院就是司董。官府就是执事或者掌柜。

只是这法理还不是国中人人都明白都接受的大义,英华毕竟是一个国家,不是简单的公司,赋税怎么收,国政怎么运转,民心中的公道怎么衡平,这都只能靠官府来办或者监督着办,而且一国科举大盛。有才之人都有心跻身官僚,治国安邦,因此官府仍然比两院在权位上高一级。而且还是栋梁之位。

多年来,两院推选远不如科举热闹,就知二者轻重之分。一般人更还把两院当作官府的一部分,视院事为御史一类的官老爷。

现在两院要夺这大义了,薛雪拍案道:“这就是决战是看两院在官府之上,还是官府在两院之上,这一战就要定出个名分”

范晋有了更新的体悟:“是啊,到底是选出来的在上,还是考出来的在上。”

两院是推选出来的,官僚是科考出来的。现在两院开始明目张胆地要自居庙堂,这当然是决战了。

可再深想,阁臣们几乎冷汗淋漓,难道这才是皇帝的谋划这才是皇帝希望凝下的万世经制如果真是这样,这政事堂,这内阁。乃至官府,就是仆从之位而已,有才有志之人,都要奔两院去了。

邬亚罗冷哼道:“不管是怎么上来的,如果当自己是旧时的官老爷,陛下若还是当年的四哥儿,可绝不会同意”

史贻直长叹:“事情怎会走到如今这地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