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草清 > 分节阅读 665

分节阅读 66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于西北人十倍的苦民,又怎会看得入眼既无欲,则无求,极北之地本就不是我华夏所需,我们当然做不到罗刹人那般地步。”

陈万策这一说,李克载楞住,听起来倒真是很有道理呢。老祖辈打下了偌大的家底,后代要振作,首先考虑的是光大祖业,其次是挑着沾边的新业发展。跟罗刹人那种苦逼去争冻土荒原的事,就像是去抢叫花子的饭碗,这不合道理啊。除非这后代脑壳被门夹了。

再品了好一阵,李克载皱起了眉头,陈万策这话虽然有道理,却不合他的心意。所谓脑子长在屁股上。他想要赢赌约,因此说什么“我们就是当不了秦国,学不了罗刹人”这种话,再有道理,对他来说都是错的。

更何况,陈万策说的这番道理,恐怕也是“道理长在屁股上”,陈万策的立耻清晰。即便不反对北进,也反对以北进为主。李克载再想得深一些,觉得这家伙本就是术儒出身,跟国中的腐儒。以及都察院那帮儒党都是一个德性,总要批评父皇当作好大喜功,穷兵黩武。用兵西北之策,在朝野都不乏反对之声,陈万策显然也是其中之一。

“陈侍中说不列颠和罗刹这两个海陆秦国的根底。说得很是透彻,不过就这般说服殿下放弃琢磨北庭的念头,怕还是不够的。”

另一个声音响起,却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宋既。见得宋既。陈万策苦笑道:“宋学士又是准备说一通商货之道么”

宋既摇头:“商货背后自有大道,我英华现在就是靠着这般大道重组一国。变化比秦时变法还要来深透,侍中何以还如此轻贱侍中方才说到罗刹人变法。我看还有商榷之处。罗刹人哪里是变法呢彼得一世新政多在强军上,不及其国政根底,未削贵族,未释农奴,实质不过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姿态优雅,言语从容,可两人却是针尖对麦芒,正是一场舌战,李克载心中欢悦,看样子宋既该是支持自己的。

宋既继续道:“侍中说到罗刹人的贪婪,让宋某想到了一个词:矫枉过正,还有俗语叫饿殍亡于暴食,可这些话大家之所以老说,就是因为事实即是如此,变革总是要多走几步,扩张也总要超于极限。秦因彻法而兴,也因彻法二世而亡,隋因起大业而定势,也因急功亡于炀帝,大家因此而似乎有了定论,凡事过犹不及。”

“可此论是否放之四海而准呢宋某觉得,并非如此。”

“以罗刹人而言,为何他们能占了极北之地,还在不断东进和南下不仅是想要得商货,还在于罗刹人想要得商路,尤其是海路。在西面他们跟北方诸国大战,在东面他们一路东进,占了堪察加半岛,他们的探险家还在极北之缘的冰洋中摸索海路,这都因他们想要挣脱陆域的束缚,跻身成为寰宇自立之族。”

这说得有些远了,李克载开始挠头,他不太懂,海路

宋既却没理会大皇子跟不跟得上,自顾自地说着:“如今天下是商者之世,寰宇一家,互通往来。有殖民而聚财货的,有往来贩运生利的,但都要借海路而为。海路就如大道,在这商者之世,谁偏了远了这大道,就如被绳索勒颈,一国一族的命运再难自定”

“海路并非简单的海域或者港口,还包括来往之路是否受他国钳制,罗刹人先是为毛皮,而后是为土地,到此时,东洲,也就是欧人所称的美洲已不是生地,罗刹人在欧罗巴虽争得了出海口,海路却异常狭窄,还受多个强国挟制,他们自然会想在东面获得通向美洲的海路。”

宋既摇头道:“土地生利,不仅在于土地本身是否能耕种,能养活人口,是否有矿产百物,还在于土地是否如关隘大道一般,在格局中另有利害。这利夺下,不止是农人有利,工商乃至一国诸民都有利。兼具此利的土地,便是荒漠,能夺的也该去夺。罗刹人之所以对土地如此炽热,背后是还被这种利推着啊。”

说到这个,李克载明白,插嘴道:“这就像是漠北和马六甲,他们本身是没什么利的,可要过漠北才能北进,要制住南洋,就得封住马六甲那道门户,所以才会去占。”

陈万策当然不服宋既的观点:“我们华夏本就有海路,罗刹人自去寻他的海路,我们何至于与罗刹人在极北荒原相争这是损他人而不利己之为啊。”

宋既呵呵笑道:“寰宇一家,东西相近,靠的是商路。不管是海路还是陆路,商路靠地利而成。而地利本天成,他人得了,我就失了。就这事上来说,他人得利就是损我理儒经常说的一句话,在这事上很贴切,天下之利本是定数”

这辩论有些深了,主题已经转到“生存空间”,李克载懵懵懂懂的,就觉得自己好像掀开了一层神秘的幕布,幕布后那五彩斑斓的新世界,正在呼唤着他一步步深入。未完待续。。

第十五卷 第七百九十五章 放眼于外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2106 21:21:10 本章字数:4171

宋既直接亮出了观点:“旧日炎黄拓土,开我华夏三千年基业,而我英华既行亘古未有之变,自是要定下一个千年之业欧人踞西,华夏为东,寰宇之东,不管是极北,还是大洋,都该是我华夏之地,其利都应握于华夏之手如此方能在这寰宇变局中,为子孙后辈留下应得之产。”

再一个声音响起:“说得好”

不必转头就听出来了,这是军中第一人,海军总舵主萧胜。

“千年太远,只看百年,也必须跟罗刹人争极北之地。罗刹人由极北入大洋,若是稳住了阵脚,就如猛虎踞高石,随时都可能向南扑下。这还只是北面,罗刹人还在西域压迫准噶尔以及旧日波斯大食之地,西域乃我汉唐故土,必定是要复的,到时还要与罗刹人在西面接壤,与其到时两面相争,不如先安北,再防西。”

萧胜这话出口,李克载顿时振奋了,不仅宋既支持自己,连萧老大都支持自己,看来自己这份方案是有着落了。

不过他也不是寻常少年了,脑子一转,疑惑顿生。萧盛掌舵海军,怎么会支持夺极北之地呢海军的利益之地在西洋和大洋,尤其是在西洋,跟欧人争夺天竺、西洲非洲,这才符合海军的立场。

见李克载微微皱眉,萧胜笑着向他眨眨眼睛,李克载释然,该是萧老大故意要跟陈万策作对。他却不知道,萧胜却是真心支持北进方案。因为

“英华海陆两面扩张势所难免,而陆路分两个方向。一个是极北,一个是极西。极北好夺。极西却是无底洞。夺了极北。罗刹人肯定要跟我们在极西力拼。那时要跨过汉唐故地再朝外打。就必须压上一国之力,不管是陛下,还是一国人心,肯定都不情愿,到时重心还得落在海路上。”

这是萧胜的百年大计。也是海军王道社的共识,为了长远利益,可以牺牲一些短期利益,推动英华确立陆路战略的百年大计,然后就是海军的天下了。

宋既瞄了一眼萧胜。心说这先海后陆之策,在你们办的刊物上喊得震天响。此时却用来讨好大皇子,真是欺负人家孝子见识不足。

虽犯着嘀咕,可两人的意见都是一致的,作为熟悉全球大局的朝廷文胆,以及同样有全球视野的海军,两方心目中的英华未来版图基本相似,那就是陆路止于极北和西域。

但对专注于国中事务的陈万策来说,这版图就太大了,西域是汉唐故土,基于大义,必须要复,可极北之地却没必要去争,或者说是得不偿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