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草清 > 分节阅读 628

分节阅读 62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其次这形式之法,也是因应人治所需。人治并非是毫无制度,反而更讲求形式上的完美。当人治以某一点为重时,法这一途上就得提供相应的形式依托。换句俗话说,那就是不认真的时候就是坨屎,认真起来,那就是恢恢天网。

从汉到明,不管是“约法三章”还是“春秋决狱”,再到宋刑统、大明律、明大诰,这些都是表面上的华夏律法。在这些大典性质的法律之外,还有诸多临时性、习惯性的判令如汗牛充栋。华夏法律历史远非简单的罗马法所能概括,而是各个方向汇聚起来的,又以官僚行政体制串联而起,只要梳理出来,先不论具体法文如何,整个体系的浩大和完善,足以让任何一个法学者五体投地。

劳伦斯爵士的感受就是这样,因此当假发脱顶而去时,他却毫无感觉。在他眼里,这场庭审就是赛里斯人华美而缜密的法学舞台,他已毫不在意结果,只想让这过程尽可能长,尽可能展现更多他所不知道的细节。

果然,李香玉在行家的指点下,对破绽百出的尸格、出警报告以及凶犯审问笔录提出了质疑。

宋子杰道:“这该与你爷爷之罪没关系吧”

李香玉道:“连凶手都未必是真凶手,他说的话能用来给我爷爷定罪吗”。

公堂嗡嗡声四起,显然都在支持李香玉。

眼见李香玉就要驳倒命案这一桩罪,宋子杰经验丰富,沉声道:“凶犯已认罪,此案已审结这份证供就是真的”

这是以形式公正推翻实质公正,打断李香玉借这份证供给李煦卸责的途径,李香玉咬着细碎银牙,眼里转着泪水,再道了一声:“不公平”

接着宋子杰终于展现了他的实力,他反而追问李香玉“后援团”的正当性,引经据典,指责李香玉大搞人海战术,不符法司庭审流程。在他的推动下,法司将给金陵群钗顾问的军师们赶下了讼师席。李香玉这边顿时失去强援,沦落到任宋子杰欺凌的地步。

“不公平”

以汪瞎子为首的旁听众们,乃至外面的站票众们都发出高喊,但也只是一声,而且没有燥乱。他们也都知道,即便不公平,现有的法文就是这样。要捣乱,他们就犯了法。他们只能以呼喊道出自己的心声。即便是曹沾,也只是握紧了拳头,心中喊着:表妹加油

李香玉与姐妹们对视,在这喊声中,原本沮丧的心气也振作了起来。沉沉点头,不愿认输。

金山卫行宫,朱雨悠小意地跪坐在李肆身边,给李肆捶着肩膀,嗓音还带着丝讨好的媚意:“夫君,真不去过问此案”

李肆一笑:“为什么要过问大家真关心此案的结果吗”。

朱雨悠撅嘴:“我关心要是学生们输了,我出了那么大力,难道都白费了”

李肆摇头:“怎么会白费这一案里,大家会看到,官府的力量,法的力量到底有多强大,而至于另一方即便是旗人,即便是李煦,大家都会以己代彼,由此来审视国法。法司也会由此来审视自己,他们不会看不到,他们的同行商庭是何等轻松。

朱雨悠眨了好一阵眼睛,叹气道:“夫君又是在玩搂草打兔子的把戏了,难怪你这般超然。可夫君就不怕,有人误读此案,觉得你是在护着旗人,护着权贵么”

李肆哈哈笑道:“还是娘子知我,可娘子不知道,此案不管胜负,我跟那李煦,还有旧账要算呢。”

第二卷 第七百五十六章 国法与公道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298 23:50:42 本章字数:4744

“小女子有反证”

公堂上,李香玉抹开泪花,开始回击。

“这是江宁府衙去年的公费帐薄,江宁府为了遮掩耳目,也用上了私帐,但这上面的来往签押都是江宁知府秘书和府衙户科的亲笔。私帐已违英朝政制,这一点先不说,帐上有进项六千两是广州织造公司给的”

“这是去年十月广州织造公司的公关费帐目,清清楚楚写着,先给了江宁知府六千两,再给我爷爷三千两。江宁府是十二天后收下,我爷爷那是半月后才收下,为什么因为我爷爷拒收不知道是广州织造公司,还是江宁府出面逼压,我爷爷才被迫收下。”

“这是上元、吴县、阳湖等县典史和命案地巡检的文报副本,江宁府对上元是发令,对其他县是求协,要求县刑房乡刑曹继续深挖白莲教匪,其他事务先上报,延后查办。这行文是在十一月月中发出,而你们的证据却说,我爷爷的家仆是在十一月月末行贿按察使,请求官府遮掩,难道官府还未卜先知”

随着李香玉一份份证据搬出来,众人都心神摇曳,案情都还是其次,居然能搞来官府和工商的私帐和内部行文,李香玉背后的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

“多半是慧妃娘娘的神通局在帮忙,他们本就在办官府和工商的帐目审计生意,查账不过小事一桩。至于内部行文,恐怕也是贤妃娘娘在撑腰,让官府不敢遮掩。”

有懂行的这么一说,众人恍然,难怪两位皇妃的力量,法司看来也是难以招架。

“小女子还有人证就是广州织造公司江南分部的大掌柜他亲口供述,是他牵线江宁知府、江南行营按察署,接着才找到我爷爷。那些胁迫织户的地痞游手,都是广州织造公司在江南的商代所雇”

李香玉终于砸下了王牌不仅宋子杰脸色惨白,杭世骏等法官也胸口憋闷。

狠,太狠了居然直中命门,把这一案的真正罪魁挖了出来而且那罪魁居然还认了罪,没得说,肯定是贤妃娘娘跟慧妃娘娘联手,皇帝袖手旁观的结果。

这一案其实没那么复杂,主凶其实就是广州织造公司,江宁知府不过是帮衬,江南按察使收了银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李煦是工商和官府扯出来的挡箭牌,那些织户确实欠李煦的钱,可那些钱都是李煦在任旧清苏州江宁织造时,私人所办织造行的款项。欠款是公私混淆在一起,英华复江南后,李煦哪有那个胆子再去催要,却被岭南工商借来压榨江南织户。

江宁府和江南行营按察署之所以搭手帮广州织造,银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跟公务有关。两方都扛着江南乃至岭南各界要求清算江南旗人的压力,江南变乱,三将军所属旗营撤走可在江南还有好几千旗人眷属不愿北归,以江宁最为集中,依旧还拥有诸多产业。

光复江南后,汉人虽未对这些旗人有什么出格的报复行为,心中却总郁积着不满。皇帝在扬州公祭前明殉国者,更推高了这股情绪。不是白莲教之乱骤显,说不定在江宁还会出现“灭旗运动”。

以桂真为首的归化旗人已用鲜血证明了忠诚,朝廷自然不能容许这种矛盾滋长。而且江南的旗人都是汉军旗人,在英华收复江南时无丝毫抵抗,几乎就是看客不能仿照以前的旗人战俘例处置。

只要这些汉军旗人剪辫入汉籍,老实过日子,那就是英华国民,不能再区别对待。因此江宁府和江南按察使都希望拿李煦开刀,宣泄一下国人情绪。真正要追查此案幕后,大波ss还是江南行营总管刘兴纯他可是亲自点了头,要把案子推到李煦身上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