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草清 > 分节阅读 550

分节阅读 55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备战,很多力量都隐在表面之下,思维还落在旧时代的人,自然会觉得这一国备战不足。

范晋则是苦笑:“该作的准备已作了,有些准备是因为力竭,再难作得更多。”

有些事终究是要受物质条件的限制,比如后勤。现在英华一国头疼的不是物资不足,而是物资运不出去。为满足南洋战事所需,海船运力已不堪负荷,之前还通过相关法令正推着国内造船业补课。而作为运输线末梢的江船车马,也都已全面动员起来,政事堂甚至发布了限令,禁止私家车再用马拉,马匹都要用在军事运输上。

缺马就是英华现在的一桩国力瓶颈,张汉皖攻西北,虽有政治需要,得马也是战略目标。牛马牲畜的重要性,不仅此时不能忽视,在李肆前世,一战甚至二战时期都没降低过。一战时期,欧洲战场有一千万匹马。在军队进入机械化之前,首先要实现骡马化,而骡马化的一项简单指标,就是人与马的比例,起码要达到三比一。

英华现有正规军三十万,可承担着运输和作战任务的马匹,还不到五万,在南洋是牛驴象一起上。也就在四川战场,马匹还稍稍充裕。

西北和南洋就已占用了一国的牲畜,要在湖南和江西扩大兵备,运力就再难保持。这也是进行佯攻的神武和虎贲军两军,难以向敌境深入太多的原因,没有足够的运力支撑他们进行大规模机动。

汤右曾无奈地道:“这就是说,即便满清大举南侵,咱们也只有受着”

按照大战略的规划,只要挺到明年三年,形势就能安全许多。在这之前,还就只能受着。

可李肆却继续摇头:“我们掌国的只能作这么多了,而这一国的国民,是不是愿意受着,这就难说了。”

想到多年前的武昌之事,早前的江南之乱,范晋心中豪气骤升,他笑道:“没错,咱们这一国,国民已醒,就算咱们朝廷愿受着,他们可未必愿意”

正说到这,杨适急急告进,递上一封红边文书,一看就知是枢密院军驿体系的急报。

苏文采接过拆看,脸色骤变:“江西有变田文镜的江西兵突入建昌府,正急攻广昌、南丰两县”

第二卷 第六百七十五章 武死战,文死难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2715 23:46:14 本章字数:4311

第六百七十五章武死战文死难

韶州浈水码头,一名紫袍官员踩上踏板,向码头上聚着的人潮拱手道别。最快更新**

“巴经略,江西就靠你了”

“少银子少粮草咱们一乡乡凑怎么也要把鞑子赶出江西”

“韶州义勇也是能打的,经略为什么不要咱们”

因清兵江西大动,广东巡抚巴旭起被紧急委任为江西经略,统管江西防务。十一月二日领命面君,当日出发,三日就到韶州,在韶州布置好后方转运之事,继续北进,才是十一月六日。一路风尘仆仆,毫不停歇。

田文镜犯建昌府仅仅只是雍正南侵的前奏,这事不仅中流说得仔细,其他报纸的焦点话题也都从边寿民的洛参娘飞天图转到了这上面,战云阴影终于罩住了一国上下。巴旭起前往江西,数千韶州民众自发聚到了码头上来送行,还吵嚷着要出力出物,感动得巴旭起红了眼圈。

“国家养官养兵,就是用在此时,若是官兵都顶不住了,诸位乡亲再出力不迟。陛下有言,民众乡亲,各安其道,各守其职,就已是出了大力”

压住翻腾的心绪,巴旭起安抚了众人,乘船朝北急进。

巴旭起格外感慨:“若是昔日国民,也能如今日一般万众齐心,神州又怎么会陆沉于建虏”

幕僚却道:“往日国民未必心异,庙堂诸公却从未心齐,这才是失国的关键。经略此去江西,跟主政广东可不同,事涉军政两面,还不知江西大员是什么心思。”

英华地方体制现今依旧是两套并行,两广、福建、贵州、湖南、云南几省是政务为先,巡抚主理。而在四川和江西,因为占土不全,都是安抚、招讨和防御三使分管军政。巴旭起这江西经略,就是架在三使的头上,统领各方,协调资源。幕僚的担心,也是巴旭起的担心。

英华动兵,都以军领政。例如南洋和西北,都有大都督和都督统管。但江西方向,朝廷一时无大军可调,就只能以政统军。江西的三使如果不齐心,这仗可不好打。

十一月九日,巴旭起赶到赣州,然后发现自己的担心全无必要。

“经略来了,咱们江西的事终于好办了。”

江西安抚使是侯同均,早年天王府时代的知县,那一届的知县,都曾遭过李肆的严厉调教,以天子门生自居,彼此也当是同窗,交情很好。现在巴旭起从广东而来,压在了侯同均的头上,侯安抚不仅没有不满,反而如释重负。

巴旭起看得出,这家伙怕是几昼夜没睡了,两眼肿得跟熊猫似的。

“陈防御正率卫军往援建昌,贝招讨去了临江府峡江县,提防田文镜的后手,鞑子的武昌大营也有大动。看中流报上说,雍正的西山大营正分批南下,到明年年初,怕有二三十万大军压到江西,经略,朝廷许了你多少人马”

侯同均满怀希翼地看向巴旭起,后者苦笑摇头:“年初怕是一兵未有官家有言,会调回三五个新编师,可那是分在湖南、江西和福建三省,而且年初未必会到。”

侯同均楞了片刻,昂首望天,淡淡道:“明白了,朝廷顾着南洋和西北的大局,咱们就只能尽棋子之力”

巴旭起还想劝慰,侯同均却道:“经略勿多心,咱们为官之人,不都是这般权衡轻重么同均非怨朝廷,而是闻得朝廷底策,心中豁朗”

他看向巴旭起,语气决绝地道:“我大英开国,有死战武人,无殉国文臣。经略既来了,还望坐镇赣州,总领全局,同均要去吉安府督阵,此事经略可千万不要抢”

巴旭起心中激荡,手下三使全都跑去战场了

建昌府广昌县,炮声隆隆,杀声震天,县衙里,知县何闻瑞穿着一身典礼才用的大红朝服,头戴进贤冠,腰侧挂着宝剑,手里还握着短铳。在他身边,不仅有通判等官员,还围了一圈县院的院事,都是一脸惊惶。

“诸位是民,平日纳税养官,已尽本分。田贼潜兵急进,来不及守城,本县大势已去,罪责在我,在县中文武官员。本县决意尽国事,县民却不必再作无谓之争,徒伤性命。眼下就望诸位带着民众出城避难,若是走不动的,不愿走的,到时就向田贼呈情。那田文镜以圣贤徒自居,希望他能以仁为本,不伤百姓。”

院事们泪眼相对,无奈地向这位三十来岁的年轻知县拜别。在这江西,南北两面已相安多年,广昌又没在边地,对大军来袭毫无准备。

田文镜不知从哪里探得了抚州府至广昌的小径,遣发数千人急袭广昌。趁清晨县城刚开城门之机,大军一拥而入。县中巡警和乡勇拼死抵抗,但大势已经无力挽回。

院事们刚走,部下急急来报:“林县尉战死,刘典史请知县和诸位速速离城”

何闻瑞缓缓摇头:“县尉已尽天职,我身为知县,又岂能弃责而逃”

他环视身边的同知、通判,以及县区主薄,沉声道:“我等食民之禄,身居官位,守境安民乃是天职今日不仅是忠君之日,更是忠民忠国之日诸位可愿与本县同尽这天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