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草清 > 分节阅读 460

分节阅读 46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工商总会成员们脸sè发白。

怎么管资帝

不少人都想说,老韩你疯了吗

从古至今,未有如今日圣道帝地位之地下的皇帝,他不是君父,他没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至上威严。他已无法直接管到地方民人的税务,那都是地方官和县乡公局的事。他也无法说句话就直接抄人家,夺人财。这天下更不是他一己si有,皇室奉养和国库已分得清清楚楚。

但从古至今,除了秦始皇等少数帝王,也未有如今日圣皇帝如此权柄赫赫的皇帝。他统管大军,对外是战是和一言而决。他直管商贾,国库年入二三千万两银子,几乎全部来自商贾,还借贷上千万两银子,商贾们是趋之若鹜,生怕抢不到这债。

而从古至今,历届开国皇帝,也未有如圣道帝这般得人心的。他现在虽只领华夏五省,却已拓了扶南、吕宋、勃泥为新领,更在扶南会盟南面诸国,成了名副其实的南洋盟主,可以驱策十万仆从军为英华流血舍命。即便是儒党贤党,在这一桩事上都是五体投地,高呼雄主。

英华之所以能在工商事上得如此银钱,那还不是因为圣道帝深得一国工商之心这英华一国,本就是圣道帝从工商一面新拼出来的工商在英华之下,已从往日末业翻身成为主人,连读书人都开始攀附工商,不再自居一国之根。

圣道帝在民间更是称颂的圣君,别看鱼头街市场搞得血rou横飞,可最低价都在百两上的股票,显然非一般小民能接触的。往日越是穷苦之人,对圣道帝越是感念。减税是一面,一国工商兴盛,到处都是靠双手挣钱的én道,要挣得饱暖已非梦想,而是再起码不过的底线。

生活渐渐好了,往昔官府的欺压也少了许多,首先是律法严了,官绅勾结迫民之事虽有,却不再却往前那般沉重。在一些地方,乡绅为了挣得公局之位,比往常更为照顾街坊邻里,借着公局,为乡民挣利,也成为公局局董维持自身地位的常识。

圣道帝在官员心目中也是明君,首要一条,那就是俸禄足足,已开始有宋时之风。其次是圣道帝没什么好恶,或者说他没表现出来,考评都散于各处,官员们不必如前朝那般战战兢兢,揣摩上意,可以一展自己为官抱负。官场自是亘古以来就有,诸多陋规还是免不了,绝对的公正为民是做不到,但较之明时都已舒活太多,满清官场更不能比。唯一让官员们腹诽的,还是科举之途越来越阔,什么出身的人都能作官了,往日那些儒士和官老爷的优越感越来越低。

圣道帝在读书人心中的名望,也从早前的儒家死敌,开始向学问宗师转进。没办法,儒士已是被打压得只能以si德为自留地,道党出笼,已将一国读书人,渐渐改造为头顶上天,脚踏实地的天主道弟子。即便是顽固儒党,也不得不称颂圣道帝大兴文事,广开藏书楼,推行普民教育的壮举。

军队就更不用说了,那就是圣道帝的贴心rou,要将“管资帝”这话传到军中,军队怕是要人人侧目。

这样的皇帝,管住他朝野闲时就有人戏称,今上若再复了华夏,谥号怕是穷尽华夏字典里所有褒字都难以概括功业。

声望是一面,威能是一面,就看皇帝一面整治西班牙人,一面还隔着数千里,整治那帮搅祸的福建商人,就知道皇帝的手腕,在政在商,那都是无人能及。

管资帝这个问题提出来,不少商人都在想,会不会国人首先质问,你如此提议,怕是居心不良,管住了皇帝,就让你们商贾好食国人之利

沈复仰道:“简单,明法,不仅管资帝,还要管住我们所有人”

如最早的青浦商业协会,后来的工商总会一般,定下条款,明确规矩,这也是皇帝一再强调的做事原则,他这提议,众人都不迭点头。

韩yu阶再问:“明法谁定法谁来管”

这问题就深了,若是一般事,自然是皇帝定法,他们参赞,商部、法司和计司依法监管。

可现在要管皇帝本身,直白说,不准皇帝再入股市,具体条款谁来定又是谁来监管

韩yu阶沉声道:“这可是一整套东西,涉及的是国政的根底,尤其是皇帝之权和我们工商之权该如何界定,咱们工商总会既是要站到皇帝面前声张,那就得拿出一整套办法。”

大厅里鸦雀无声,好半天,忽然有人低声道:“这可是一国之本的问题啊,咱们工商也终于碰到了这条底线了。”

所有人脸sè沉凝,他们也都有了同感。

第二卷 第五百六十四章 皇帝的私心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259 13:22:56 本章字数:2482

“克柔啊,这京县的知县可是不好当的不过你千万别想岔了,本朝这京县知县,难在权衡各方之利,可不在应付权圌贵。南海县以佛山镇为枢,佛山冶铁、佛山钢业,佛山制圌造局、西口瓷业、南关丝织,家家都是万圌人以上的大局。争人,争地,争路,争水,时时不得清净。你若是能将其中利害掰碎了分辨清楚,让各方心服口服,称你公圌正,府道之门就向你敞开了。”

“听闻贵妃要在佛山兴武道大圌会,这南海县的安靖怕是重中之重吧。”

“那你别担心,京县富庶,典史、巡检和法司的人手都是足足的。且记好了,不羊是分辨利害,还是安抚事态,县公局的那些局董,你可得周应妥当,多让他们发声,但又要搞明白他是为一家之私,还是为他乡镇之私。”

“多谢府尊提点,职下之前在阳江县,对拨转公局也有心得”

“这是在外,别尊不尊了,唤我玉纯即可,来来,先贺克柔升阶。”

广州城府衙外的一处寻常酒家里,应天知府程桂瑟跟新任南海知县郑樊正举杯对饮,郑樊刚从阳江调到南海,南海是京县,如程桂径所说,只要表现出能胜任这个位置的能力,下一步就是府道的前程。

郑樊从典吏而上,一路历练颇深,他这个恩科状元,在很多人看来,依旧埋首在地方,实在是屈才,可他却不觉有什么委屈。在阳江担当知县,他确确实实有了一展抱负的感受。为工商规划产业,为农人争取补贴,推动一县修路搭桥,说服公局尽量在医卫教育上多投入。短短一年多,阳江县一点点如他所愿那般变化。

最初陛见皇帝时,皇帝的那番话,此时他已有深深感触,“尔等知县还是父母官,但不是去教子民孝顺朝圌廷。你们要帮他们立业,让他们安乐,让他们学会分辨利害,让他们习惯靠律法为自己做主,让子民的人人之私能汇聚为公,而不是让人人之私成你死我活之争

现在接手京县,郑垒面圌临新的考验。知县的考评现在已是一个复杂的体圌系,学校、道路、医院、水利、救济、治安等等事业都有指标,指标之外,公局的考评也占相当一部分。而南海县财税充裕,硬件指标已不怎么担心,如何圌在公局身上拿到更多分数,这是他继续攀登仕途之巅的关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