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草清 > 分节阅读 413

分节阅读 41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克雷芒十一世递交了呈情书,要求对英华发动“圣战”,理由是英华颁布的宗教令有悖罗马教廷统治全球信仰的宗旨。

这份呈情书跟来自全球各地的传教士讨伐异端,惩处阻碍传播福音者的呈情书一样,都只是一种态度,而无实际鼓动力。但由教宗转给法兰西摄政王后,跟他收到的出兵广南的建议书凑在一起,就有产生化合反应的危险。

虽然广州耶稣会的消息,有夸大危险,借以向李肆示好,希望能松动公教禁令的用意,但这也确实进一步验证了法兰西人即将对英华不利的消息。

圣道二年二月初,葡萄牙国王若望五世的特使来到广州,觐见圣道皇帝,这位全名为亚历山大米特罗德门得斯索萨的特使,在李肆前世历史上,六年后才会到达中国,借庆贺雍正登基,争取澳门葡人的权利。

但如今南中国已归英华,澳门更被直接收回,索萨爵士提前了六年到达,成为第一位觐见李肆的欧罗巴国王特使。他此行目的,自然更为明确,为澳门葡人“声张正义”。

作为双方建立平等而友好的外交关系的基石,索萨爵士向李肆通报了另一个不好的消息,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接到了马尼拉总督的报告,不清楚马尼拉总督具体说了什么,但宫廷里传出消息,国王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那帮远在万里之外的中国反贼,是不是也要置疑我的王位必须让他们学会尊重传统,尊重既成事实。”

好了,再加一个西班牙

如果说法兰西人跳脚,是因为英华侵犯了他们在安南的“神圣宗教权利”,那么西班牙人跳脚,想必是心虚不已。近百年来,西班牙人经营吕宋,可是杀得华人血流成河,他们自然不愿意见到华夏之国注目南洋,那将意味着他们的罪行面临清算。

当李肆确认南洋威胁来自于这两个国家时,心说果然是蛇鼠一窝

耶稣会的委婉示好,葡萄牙特使的“声张正义”,李肆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原则绝不会变,但从关税和来往居住等方面给了优惠,安抚住了这两方人马。

接着李肆就将形势预判丢给了萧胜,一句话:“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底线就是,绝不许一条洋人的炮船开进伶仃洋老萧你就看着办吧。”

萧胜燃了,预估形势,法兰西和西班牙两国,在南洋现有的力量不足以威胁到英华,必须要从本土出动大军。两国从出兵意向到舰队进入南洋,怎么也要一年时间。

听起来时间可够长的,可对海军建设来说,却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萧胜召集海军各路要员群集香港,一同投身到海军大跃进的宏大事业中。

首先是清点海军家当,现在海军就只有一个南洋舰队,下辖香港、南澳、昆仑三支分队。计有海鲨级两条,海鳌级十八条,软帆海鲤级三十条。硬帆海鲤级因为只适合近海作战,都不计入舰队兵力。

跟欧人战舰相比,英华战舰所载火炮明显偏少,主力战舰海鲨级只有十六门二十斤炮,相当于欧人的24磅炮,原因自然是英华海军现阶段在南洋的敌手,没有太过强大的武装。同时英华所建海军的思路,也是以高速巡航舰为核心。

如果只比单层炮甲板的巡航舰,萧胜觉得,英华海军现有的兵力都足以应付法西两国。以不列颠在1702年建造的戈斯波特号巡航舰为例,这艘巡航舰也就跟一千料的海鳌级差不多大五百多吨,载有40门12磅炮,已是不列颠最强大的巡航舰之一。英华的海鲨级炮虽然少,威力却远胜对方,硬碰硬打起来,戈斯波特可不是海鲨级的对手。

可法西两国不是不列颠,此时对仅仅只承担侦察联络和辅助作战任务的巡航舰还不怎么注重。但他们又不可能出动战列舰队到亚洲来,战列舰可都是他们的海上长城,只用来争夺欧洲制海权。真要被猪油蒙了心,派大队战列舰来,这万里跋涉,不知道要死多少水手,要沉多少条船。毕竟战列舰载员多,速度慢,操控性差,可不适合万里奔袭。

最有可能的情况是,两国出动双层甲板的三极战列舰作为巡航舰领舰,带着一队四五十门炮,不列颠人称呼为“护卫舰”的四等舰以及更少炮数的五等巡航舰来,这跟萧胜最早“六十门炮战舰,十条以上”的预估虽有差距,也不算太大。

拿巡航舰去跟这些战舰拼,显然没什么胜算。

因此海军迫在眉睫的任务就是造舰,但造什么舰,白延鼎、胡汉山、鲁汉陕、老金等海军要员都各有看法,在萧胜面前吵得不可开交。

胡汉山是巨舰大炮派,坚决主张造三层炮甲板的战列舰,在他看来,海上对战比的就是谁船大谁炮多只要有几条大舰,装上七八十门大炮,再改造海鳌级,升级火炮,就足以对敌人形成优势。

白延鼎是坚定的“狼群”战术拥护者,他认为巨舰大炮是洋人最习惯的战法,英华海军没什么经验,不能以己之短攻敌之长。就应该多造海鲨级这种中等战舰,同时改造海鳌级,以数量制胜。

鲁汉陕和老金是保守派,觉得海鲤级那么多,完全可以改造海鲤级,用小船狗海战术。海鲤级也是四百料船,已经不算小船,大多数洋人商船也就这么大个头。

最终萧胜拍板,三层炮甲板的大舰就别指望了,但两层炮甲板的大船必须要造,海鲨和海鳌级也要改进。

“海军的人是最金贵的我们沉得起船,损失不起人”

萧胜这么解释着自己的定策,原因很简单,船越大,人越多,沉掉一条船,就要损失大批人手,三层炮甲板大舰,一条就得七八百号人,损失一条船,海军就要伤筋动骨。英华海军的人,不管是帆缆手还是炮手,那都是宝贝,很难训得出来,补充得足。

白延鼎和鲁汉陕、老金所提倡的中小船战术,也存在致命缺陷。那就是没有能跟敌人正面抗衡的战船,跑得再快也是白搭。同时呢,船越多,对船长、大副和舵手等的需求也越多,人才压力更大。

萧胜的定策,众人不得不赞同,的确,海军是技术兵种,人才匮乏,一切得“以人为本”。

英华海军创建以来,一直都贯彻着这样的宗旨。为何要在炮座上下功夫,为何在一千二百料的大船上只摆了十六门炮,这都是为了节省人力。海鲨级定员才一百五十人,同级别的欧罗巴战舰,定员将近三百人,这就是思路的差距。

胡汉山搓着手,兴奋地道:“那么,咱们来规划两层炮甲板的大船吧。”

三层没了,总算能有两层的,在这南洋,也算是绝难见到的巨舰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