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草清 > 分节阅读 153

分节阅读 15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欺瞒朝廷,一体谋利。广东巧匠以奇技y巧败坏国政,波及江南这事,不过是整件事情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

此事一方面涉及国政根本,一方面又涉及储位之争,光从朝堂上下力不够,所以康熙要朝广东挥刀,而普通臣子是当不成这刀的。唯有老四,既是皇子,又没为储位跳腾过,行事也冷厉,早前在跟从太子时,就跟老八一直不对路,正适合干这事。

“让一个儿子去收拾另一个儿子,这就是人主之哀”

李光地很是无奈,他所能作的,就是要求康熙另派要员襄助,这话康熙也不得不听。派皇子去广东已经耸然,再是单钦差,康熙自己也不放心,于是又派了左都御史揆叙和吏部尚书张鹏翮为同钦差,而且将此次钦差的事务限定为“清县府工商事”,也就是核查地方工商实况与府县造册备案的情况有多大差距。

有了这两驾马车,老四出广东的震荡就没那么大了,而且这两人里,揆叙是个众所周知的八爷党,张鹏翮没太明显的倾向,表面上看,也不是针对老八一党去的。

一皇子、一言官之首、一吏部尚书,这阵仗可是前所未有的,朝堂的注意力终于转到了广东之事那原本的表象上。

康熙和李光地在商议胤禛的搭档时,胤禛也在头疼自己的随行人。这事他铁了心要干出成绩来,可他手下没人。之前蔫葱太久,全跟和尚混了,门人里也没什么熟知政务的能手。唯一有点脑子的戴铎,却管不住那手嘴,老是忍不住要跟他叨叨自己埋在心底深处的事,被他打发到杭州去了。

对了杭州,该是正好路过吧。

戴铎此人,忠心是有的,办事也算伶俐,只要不蹲在京里,把那些昏话说了出去被人听见,倒还算个好帮手。

接着胤禛再想,该把西柏林寺的迦陵音和尚也带着,那和尚很善结缘,在外探知消息倒是好手。

除了随行的一般家人,可用的人才就这两个,胤禛正在伤神,门子忽然禀报,说礼部员外郎某某求见,胤禛当下生恼,一个员外郎,还是礼部的他雍亲王府也成了打秋风的地界么

“不见”二字正要出口,却想起了“事有反常即为妖”一语,按下恼意,见了来人。

来人给胤禛的第一印象很不好,因为这家伙很高,还满脸是疤,而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王爷,此番广东之行,下官能派上大用场”

胤禛眯眼看着他,逼问道:“你有何能,敢如此自夸”

那人眉头一挑:“下官知道这广东之事的根底”

胤禛沉默,就冷冷看住他,对方目光迎上,自信满满,毫不畏惧,让胤禛的恼意消去了小半,至少这人是个敢做敢为的汉子。

“你叫什么”

刚才门子通报时,胤禛根本就没上心听。

“下官李卫”

那高个子沉声答道。

英德李庄,写着“百花楼”三字的牌匾在青田集旁边新起的一座小楼上挂起,鞭炮噼噼啪啪炸响,这是广东的第十家百花楼,也是英德的第一家。昔日的王寡妇,现在的王百花,终于将她的事业做回到了家乡。

这仅仅只是小喜事,大喜事还在李庄内堡办着。内堡的平坝子上,彩棚高扎,桌席满布,而在那二层小楼上,李肆稳居正席,受了一对新人三拜,他是男女双方的长者代表。

“你们可抢在我前面了。”

李肆笑着对王寡妇和陶富说,这对组合确实有些出乎意料。王寡妇大陶富四五岁,还带着一个十多岁的小子,可陶富却愣是跟她瞧对了眼,趁着元宵过了,公司年会开完,就回了英德办事。

换在两三年前,这一对组合还要招不少议论,可现在不仅李庄的人见识多了,风气开了,这两人身份也变得太多,甚少有人再嚼舌头。

王寡妇那“王百花”的名号已经传出了广州府,百花楼经营的货品虽然杂,却胜在品种多,货源稳,一套行商手法,不论贫富贵贱都觉舒心,美誉正在广传。再有李肆这个大老板在后面,她这个大掌柜自然非比一般人。

陶富则是最早入广州的一批人,先是跟盘金铃,后来盘石玉来了广州替他,就去跟了王寡妇。或许从那时开始,两人就结下了情缘。李肆任职南海县典史之后,根本就没功夫干这活,调来陶富代行职权,成了无名有实的南海县典史。

听了李肆这话,两人呵呵轻笑,都看住了缩在角落里几个梅兰并绽的姑娘,虽然大小不一,神色各异,可眼中的憧憬却都是相同的。

“快三年了,真想不到”

李肆有很多慨叹,将近三年前,王寡妇还在养猪,陶富还在矿洞里挖矿,变化还真大。看着这对新人,他感受到了一股虽然细微,但却无比真切的满足,这是他亲手缔造出的幸福。以他的目标而言,仅仅只是亿万分之一,而对眼前这两人而言,却是百分之百。

这时候,他依稀忘了自己还给另一类人带去的耻辱,而其中一个人的名字,早已被他丢到了脑后。

第二卷 第一百九十章 四哥对四爷:草匪头遇上二愣子

泡书吧 更新时间:20111029 21:01:16 本章字数:4713

第一百九十章 四哥对四爷:草匪头遇上二愣子

月底了吧如此紧要关头,正缺月票支援

杭州德胜坝,一行商贾打扮的人站在坝上,看着几人就在岸边转着轮盘,粗粗的铁杆子在他们的操纵下,有如手臂一般灵巧,片刻间就将快蛟船从运河拉进上塘河,之前那人牛合力的喧嚣景象再也不见。一个瘦小中年眉飞色舞道:“就靠着这铁轮盘,不仅上下坝快了一倍时间,就连人力钱都省了不少。轮盘和铁架可都是广东所产,眼下在江南,妙用正是无数。”1

这矮子身边一个高个子冷哼了一声:“妙用再多,也需握在朝廷手里,否则奸狡操持,遗祸无穷”

两人连带左右前后十数人,隐隐将一个冷肃中年围在圈里,那人听到他们的对话,眉头微皱,嘴角轻抽。

这一行人正是雍亲王胤禛和他的随从,此时离朝堂决议落定不过十来天,二月未到,他就已经到了杭州,靠的就是快蛟船。

原本胤禛还想在京提查广东文档,毛遂自荐上门的李卫却劝他赶紧直下广东,以雷霆霹雳手段,抢先拿住罪证。他本还有所顾忌,可接着就收到扬州顺风快递案罪主潜逃的消息,于是狠下一条心,没跟另外两位钦差同行,星夜直驱杭州,在这里跟戴铎会合。

“这李卫,识大局,有胆略,可堪大用,就是”

胤禛很欣赏李卫,但对李卫所说的“罪证”一事却很不以为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