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富贵荣华 > 分节阅读 244

分节阅读 24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曦竟觉得很不习惯。他有些犹疑地退后了一步,这才开口说道:“母亲,皇爷爷说过,练完剑后用冷水擦身,有利于强身健体。”

章晗日日去坤宁宫问安,陈曦日日从坤宁宫到东宫来拜见父母,尽管每日有两次并不短的接触机会,然而长子这些平素的起居习惯,章晗都是第一次听说,毕竟,皇后派人只会说陈曦的文武进益,而细节她和陈善昭都不敢打探太多,如今却才发现,他们错过的东西有多少。她的脸上只僵了片刻,随即便点点头道:“也好,就照着你从前的习惯来。”

看着陈曦用春日还有些凉的水擦拭全身,看着陈曦坚持要写完字再用早饭,看着陈曦聚精会神地临帖练字面对这些自己错过了多年的情景,章晗仿佛怎么都看不够一般,直到了早饭时刻,她执意和陈曦一块用了,却是发现他丝毫没有点滴浪费,就着那些小菜吃得极其香甜。看到其吃完的那一刻,她忍不住轻轻吸了一口气。

帝后把这孩子教导得很好,让她想象不到的好,但这样的好背后,却是孩子吃了许多苦头。倘若把孩子养在她的身边,恐怕她和陈善昭都不会舍得

“母亲您不继续用了吗”

听到这个声音,章晗方才回过了神,见陈曦有些关切地看着自己,她这才笑道:“是看着你吃饭香甜的样子,我一时都忘了动筷子。用过了早饭,我带着你和明月青鸢,一块去坤宁宫见母后。”

“是。”

见陈曦一下子站起身,章晗忍不住说道:“这不是在人前,你不用这般拘束。”犹豫了好一会儿,她方才又含笑说道,“别叫母亲,和明月青鸢一样,只叫一声娘就行了。”

话音刚落,外头便传来了一阵喧哗,不多时,就只见陈皎得意洋洋地拉着陈旻进了屋子。她屈膝行过礼后,立刻口中叫着娘把陈旻拽到了章晗面前,因笑道:“娘,你可要告诉爹爹,我昨天可是教会青鸢认了三个字这样一来,端午节之前让他认识一百个字肯定能做到”

见女儿竟是把陈善昭那戏语当真了,章晗只觉得一阵好笑,点点头后就推着陈皎转了个身:“好好,别只惦记这些,快去见过你大哥。”

“大哥。”陈皎笑吟吟地到陈曦面前行过礼,旋即便好奇地盯着陈曦说道,“大哥,你真的日后要常常回来住”

陈曦才说了一句坤宁宫和东宫轮流住,就只见陈皎喜上眉梢,竟兴高采烈地说道:“真是太好了,那日后可有人陪我玩了。青鸢太小,说什么他都不懂。”

“呃,我上午要听徐先生讲论语。下午是午睡之后,去皇爷爷那里学习弓术。”陈曦答了一句,见陈皎立时耷拉下了脑袋,他便若有所思地笑道,“这样,大哥傍晚的时候练剑给你看”

“好啊好啊大哥你可别骗我唔,我们来拉钩”

见陈曦无可奈何地被陈皎拉住了手指头,章晗忍不住俯下身把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的陈旻抱在了怀里,面上满是深深的欣悦。

用过早饭,章晗带着儿女到了坤宁宫拜见了皇后傅氏,又由着人接了陈曦这个皇长孙去文华殿的侧殿单独听讲,而陈皎和陈旻也被宫人各自领了去玩耍,她方才突然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对傅氏再次行礼道:“母后昨日把晨旭送回来,儿臣和太子殿下方才知道这些年父皇母后在教导他身上花了多少心血。母后一片苦心,儿臣感激不尽。”

“他是我的嫡亲孙子,你不用谢我。”傅氏亲自搀扶起了章晗,随即正色道,“不论是从前对善昭抑或是善睿,我都不曾这么严苛过。有时候半夜我去看这孩子的时候,会亲自给他掖好被子,可白日里他若有半分偷懒抑或是犯错,我却从来严厉不容情。慈母多败儿,这一点你要记住。他不是寻常人家承继家业的嫡长孙,而是要将来拥有天下的皇长孙,所以注定了他和善昭吃的苦不一样之所以我建言皇上,让他在东宫和坤宁宫之间轮流住,是因为孩子大了,我不能让善昭和善睿兄弟之间的隔阂也发生在他身上。青鸢还小,和晨旭这个长兄常常在一块,将来就能少些隐患。你是懂事的,想来我不用再多说。”

“是,儿臣明白了。”

章晗轻轻点了点头,见傅氏突然咳嗽了几声,面上露出了几许疲惫,她连忙上前扶着傅氏斜躺了下来,服侍其喝了一口热茶。等到傅氏神色好些了,她方才又问起了婆婆的风湿寒腿老毛病,又婉转提到北巡的事,孰料傅氏却摇了摇头。

“皇上纵使要北巡,我也不会跟去的。皇上北巡是备边,一个女人跟着像什么成天好大夫好药伺候着,我这些老毛病没什么要紧。”

才刚说到这儿,外头突然传来了张姑姑的禀报。等到张姑姑蹑手蹑脚进了门来,却是垂手说道:“皇后娘娘,太子妃殿下。朝议已经定了皇上五月初八北巡,太子殿下在京监国,范王殿下随行。”

此话一出,皇后傅氏顿时若有所思地问道:“宗室皇族中还有谁随行”

问的是宗室皇族,而不是文武重臣,这就代表了皇后傅氏关心的重点,张姑姑自然心领神会,当即摇摇头道:“别的皇上一句都没提。”

第三百三十八章可怜天下父母心

作为当今皇帝潜邸的赵王府被赐给了燕王陈善睿,这曾经被那些跟着皇帝南征北战多年的武将们认为是一种不可言喻的征兆。然而,随着皇帝登基之后不久册立了嫡长子陈善昭为东宫,即便皇帝对于陈善睿这个儿子依旧宠爱有加,不论赏赐还是其他都是第一份的,但终究从来都没有表露过更深一层的意思。倘若陈善昭是那等轻狂的性子也就罢了,可偏偏这位太子殿下入主东宫之后,领的第一件事便是修撰古今大典。这部大典用了众多饱学之士,每年换一批人,再加上前后两次修撰,整整用了一百多号人,两百多号人抄录,陈善昭居中统筹功劳卓著,书成之后在儒林之中名声更是如上中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