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之民国岁月 > 分节阅读 142

分节阅读 14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部队已经在向南京开进了。首都还是有希望能守住的。即便万一有什么不幸,那也是成了保卫国家的民族英雄人谁不死我们要看死的价值和意义,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中,能做这件不平凡的工作,是何等光荣”

接着是唐生智发言,他以悲壮的语气表示愿与请将领共负守城的责任。誓与南京共存亡。

听着台上唐生智大放厥词,沈修文暗自嗤之以鼻。如果说老蒋是考虑政治和外交因素,极力主张守南京的话,那唐生智就是一个利欲熏心的投机者。拿南京十几万将士和数十万平民的生命去换取自己的前程。

南京地处长江的弯曲部位,西北两面背水,正是兵家所谓的“背水一战”的绝地,在冷兵器时代,高山大江都是天然屏障,易守难攻。但是如今是热兵器时代,完全倒过来了,高山大江成了守军的死地。在坐的所有将领心里都清楚这个道理,但此时谁也不敢说。

自从七月二十日,国民政府正式宣布迁都重庆之后,整个南京城一片人心惶惶,有门路的都在千方百计的内迁。南京的火车票、轮船票一齐上涨,十倍甚至二十倍的价钱都买不到。沈家要不是有自己的船队,前两天沈修平、何真如、俞文纨她们回万县还是问题。此时的沈修文根本没有心思考虑如何守卫南京,其实他也不用考虑,从上军校那会一直到现在,南京的地图都快翻烂了,整个南京城以及外围也都有他走过的脚印。综合南京的地形。结论只有一个守南京只能守外围,外围如果失守,那就真正成为一块死地。

沈修文现在的脑子里想的就是南京城里的平民该如何疏散,万一失守部队该如何撤退。但是唐生智在洋洋洒洒地大讲如何死守南京,如何与南京共存亡。老百姓的疏散,万一失守部队如何撤退却是一字不提。

“国家的首都要靠你们来保卫,你们大家都说说。”唐生智一番慷慨陈词的长篇大论结束后,蒋介石微笑着看着与会的将领们说道。

熟悉这位委员长的将领们都知道,这是到了该各自向委员长表决心的时刻到了。尽管心中无奈,但一个个还是站起来慷慨陈词,誓与首都共存亡。但是至于心里的真实想法,也只有他们知道了。

沈修文的资历最浅,自然轮到最后一个发言。沈修文知道今天的会议是避免南京大屠杀最后一个机会,他不管怎么样也要抓住这个机会,弃守南京显然是不可能了。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疏散市民,避免城破后平民遭到屠杀。

“军人当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保卫国家为神圣使命,我们荣誉第一师上下全体官兵早已做好杀身成仁的准备,誓死保卫首都,扬我中华国威。”

沈修文的一番取义成仁,扬我中华国威,很合蒋介石的胃口。他最看好的就是能和自己保持一致的将领。再他看来,军人就应该是纯粹的军人,服从命令,服从自己的命令,这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军人。更何况,沈修文是他看中的,着力培养的,继保定系和黄埔前几期之后的第三代年轻军官的代表。

“好。光复说的好。”蒋介石在击掌称赞的同时,笑眯眯地说道:“光复,你在淞沪战场的表现非常好,特别是松江保卫战,掩护了淞沪主力的撤退。我希望你们能拿出松江保卫战的精神,来保卫首都。”

“校长训示,学生铭记在心。学生自当率部拿出松江保卫战的精神和日军寸土必争。不过,不过,校长,学生还有顾虑。”沈修文故意表露出一番忧虑的神色说道。

“说,有什么顾虑尽管说出来。我刚才就说过,南京要靠你们去守,我负责给你们解决问题。”尽管沈修文的话有些突兀,不过蒋介石的心情不错,挥了挥手说道。

“校长,松江保卫战,之所以能取得胜利。全在于开战之始,松江城内的老百姓早已撤离一空,这样学生以及所有保卫松江的将士才得以放开手脚,外围失守,就和敌人展开巷战,让敌人每前进一步定要付出血的代价。但是校长,现今的南京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我们的同胞。一旦南京成为战场,我们这些同胞将会受到战火的涂炭,而我们也势必无法放开手脚和敌人决战。所以,我恳请校长,尽快疏散南京的市民。”沈修文一口气把自己盘算了很久的想法说了出来。

沈修文的话说完,会议室一片沉默,蒋介石脸上的笑意慢慢收敛,皱起了眉头,和沈修文关系不错的孙元良和宋希濂也是一脸吃惊地看着沈修文。

疏散象松江这种人口不过一两万的小县城,疏散自然容易,但是南京毕竟是一个上百万人大城市如何疏散。这绝对是个大问题。

看到蒋介石的神色阴晴不定,沈修文连忙又道:“校长,吴福线失守,苏州就已经毁于战火,平民死伤不计其数。如果南京不疏散的话,战火一起,部队势必要分散精力去保护市民,于战事不利。而且,一旦南京失守,杀红了眼的日军非常有可能殃及普通平民。如果真的出现这样的局面的话,那社会舆论和历史责任”说到这里,沈修文没有再往下说。

沈修文知道蒋介石坚持不放弃南京就是怕社会舆论和国际影响,所以他也故意把话往这个方面引。果然,此话一出,个个脸上都动容。

五天前苏州失守,在吴福线被挡了一个月,伤亡惨重的日军进苏州城后,展开了疯狂的报复,逢人即杀,城厢尸横遍途,运河浮尸满布,同时大肆纵火焚烧城内民居、厂房、店铺,顿时城内火光冲天。夜间,甚至在无锡都能看到苏州方向大片火光冲天城内所有繁华街道和许多厂家尽付一炬,素有“小上海”之称的苏州工商业被烧、被抢、被拆毁,破坏十之八九。这几天的社会舆论在谴责日军暴行的同时,也指责国军溃退速度过快,政府没有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死守南京,南京如果失守,会不会出现象苏州一样的情况所有人的心中都没底。

“是啊,校长,不能再出现向苏州这样的情况了,南京的市民必须在战前进行疏散。”这时,宋希濂第一个站出来说道。其他人也不住地点头。

说实在的,之前政府忙着迁都,军方高层又都在争论南京守还是不守,谁也没有想到市民疏散的问题。现在直到沈修文提出来。蒋介石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把目光投到了宪兵司令谷正伦和宪兵副司令兼南京市长兼首都警察厅厅长肖山令的身上。

看到委员长把目光投在自己的身上,谷正伦一脸难色地说道:“委座,南京的市民足有上百万,短期内疏散难度很大。而且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全城的大混乱。”

“我看没那么严重,而且自宣布迁都后,很多市民都在积极准备内迁。”这时,唐生智在一旁反驳道。他现在是全权负责南京防务的卫戍司令长官,之前他也没有想到疏散的问题,而且别看他信誓旦旦,其实他也没有守住南京的十足把握。如果万一出现向沈修文刚刚说过的局面,必须要有人出来负责,到时候这个替罪羊不会是别人,肯定是他自己。

接着,他又马上向蒋介石建议道:“委座,我看市民的疏散就交给宪兵部队和南京市政府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