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无尽梦境 > 分节阅读 200

分节阅读 20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八周的梦境当中,他也经历了大大小小数十场战役,完全够资格自称老兵或者老将,自然能够体会到这位老伙计心中所想。

他长叹了一口气,起身打开帐篷的幕布,看着天地间那一片无尽的迷朦,那铺天盖地的雨丝如泣如诉西绵延数千里,南北纵深数百里的巍峨秦岭,这会儿每一条沟壑都如同在淌着老兵们的血,每一道山梁都如同在流着亲人们的泪,向北、向南,灌注入黄河、长江。

黄志不知道为何自己会有这样的情绪,但是自从得知张郃战死木门道背后可能存在的真相,他真是发自内心的觉得很郁悒不已。

作为一个三国迷,他尽管也广泛地涉猎了裴注三国志、汉晋春秋、华阳国志、晋书等一系列记载了这段时期的史册,也沉醉于这段人才辈出、群雄并起的大时代,但终究只是从表层去看待一场场战役,远不如司马富强那般专业地深入进去。

相比于在三国演义中被过分神话了的诸葛亮,黄志更加欣赏坚忍的司马懿。

不管是三国演义还是裴注三国志里都说死诸葛吓走活仲达,但本质上却是司马懿的胜利,以贬低司马懿的方式来表达,只不过是著书人本身的立场缘故。

三国演义自不用说,这只是一部把诸葛亮过分神话的小说,于考证历史几乎没有任何意义。且罗贯中是以蜀汉为正宗,刻意地贬低曹魏阵营,自然不会对司马懿有什么公正的评价。

而三国志成书于晋初,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作者陈寿本身为晋朝官员,自然是不敢对先帝做任何的评价,所以三国志里并没有关于司马懿的篇章,直到唐朝编撰的晋书之中才正式出现了宣帝纪‖时为了鼓吹宣帝的丰功伟绩,只能是将其宿敌诸葛亮一味地捧高,才能彰显司马懿的军事才能。

就因为这样,在东晋灭亡之后,南朝宋文帝令裴松之为陈寿过于简练的三国志补注。裴松之自然是不能歌颂前朝皇帝,所以便利用三国志里没有宣帝纪的缺失,进一步追捧诸葛亮而贬低司马懿。

从正史的角度来看,不管诸葛亮在局部作战的指挥能力上如何令司马懿忌惮,事实都是司马懿连续指挥曹魏西线大军打退了他第四和第五次北伐。也就是说,司马懿在战略层面上取得了胜利。

而诸葛亮最后这两次北伐的受,虽然看似没有难看的败绩,但却将蜀汉多年积蓄起来的国力消耗殆尽,直到其死后近十年之久才逐渐恢复。

由此可以看出,司马懿的“稳”并非是怕了诸葛亮,实在是看出蜀汉战线拖得太长,只要是用僵持战术就能将对方活活拖垮,又何必让曹魏的将士们白白去浴血奋战。

所以第四次北伐,也就是东河梦中人现在所在的战役,战前准备不够充分的诸葛亮正在面临着粮荒的问题。时值六月,整个秦岭及其以南都下着瓢泼大雨,山道多被水淹,蜀汉后方的李严无法把粮草运来祁山前线。

迫于断粮的危机,诸葛亮只好暂时放缓对祁山的围攻,而亲自带军一支来到位于陇西天水郡的魏军产粮地上邽抢夺未收成的小麦。上邽守将郭淮和费曜主动出击,却被他击败,但是却为随后赶来的司马懿大军争取了时间,终于逼退了诸葛亮的抢粮军。

诸葛亮虽然抢收了一部分的生麦,但终究是不够用的,接下来唯有退军一途,这便是第四次北伐的大背景。

就在黄志倚在军帐门口发呆时,一名身穿蓑衣的传令兵小跑着过来,向他传达了大将军司马懿的召集令。

经过和传令兵的短暂问询,司马富强得知东河进入第四次北伐的时间点就在上邽之战结束之后,那么接下来就将是张郃身陨的木门道之战。

黄志闻言脸色更是难看了几分,现在看起来,梦中人根本是赶着时间点来给老战友送终的,实在无法让人开心。

在队长的劝说下,情绪低落的黄志才披上蓑衣,跟着传令兵去往征西大军的中军大营n于前段时间利用“三国梦境卡”去往217年的邺城与老祖宗见上一面,司马富强也在司马懿的召集之列。

等到二人赶到大帐时,里面已经汇聚了好些个魏军的将领,除了司马懿和张郃是老熟人之外,还有两三张生面孔,应该就是上邽守将”任建威将军郭淮等人。

张郃见到黄志和司马富强,热情地和两人打着招呼。

再次见到这员已经年过花甲的老将,黄志鼻子不由得一酸。算上211年渭南之战的一面之缘,一晃三国主线已经二十年过去,这是三人的第五次合作,同时也是最后一次相见。当年初见儁,他还是一员壮年汉子,这会儿却是两鬓斑白。

张郃却不知道他心中所想,反而以为黄志脸上的哀伤是在自怜。说起来当年在渭南之战初次相见,受到先帝曹操青睐的黄志便已经是谏议大夫,而他自己还不过是个偏将军〓十年过去,张郃已经是征西车骑将军,而黄志还是那个谏议大夫,就算是“李广难封”也莫过于此。

念及于此,张郃转身面向司马懿,“士心先生常年征战于关陇,出生入死,却难得应有的封赏,还望大将军在明帝面前为其说句公道话。”

黄志闻言差点掉下眼泪,张郃已经是将死之人了,居然还在为别人考虑。虽然张郃可能还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但黄志还是不由得有些黯然。

司马懿听完张郃的话,挥挥手示意他一旁坐下,然后才转头望向黄志这边,“儁所言我早已想到,此前便于朝中上表保奏士心为大中大夫,明帝业已应允。今番正是要告知士心此一消息。”

司马富强闻言暗地里为黄志和东河的前景感到高兴。司马家老祖宗的这一番话无疑是表明了一个态度,那就是他已经将黄志和其他梦中人视为自己派系的人马,东河已经顺利与司马氏搭上了线这个“大中大夫”的职衔与其说是魏明帝曹睿所授,倒不如说是司马懿利用自己的地位和职权为黄志谋求来的,就像当年曹操为自己的属下表奏各种职务一般。

黄志却是不怎么高兴,原先对司马懿的崇拜之情早在听完队长的一番分析之后已经衰退了不少,这会儿只有无尽的纠结。尽管如此,他还是没忘记自己梦中人的身份,强打起笑颜对司马懿打躬作揖,表达谢意。

张郃没有因为司马懿这种明显带有离间味道的小动作而感到不忿,反而是欣然地在其下首落座。

而此时大帐之中连同黄志和司马富强在内,共计有文武将官十余名,唯独张郃与身为西路大军统帅的司马懿二人有座位,足见其征西车骑将军于曹魏的地位之高。若非儁为人谦恭忍让,以他的身份地位完全可以与司马懿掣肘叫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