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无尽梦境 > 分节阅读 129

分节阅读 12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战争梦境里,而是安逸的现实世界,甚至是东洲势力梦境也可以,那会是多么温馨而幸福的感觉。此刻她无言以对。

司马富强眼见问不出个结果,也就暂时把这种无关紧要的问题放在了一边,转而考虑自己究竟是进入了哪一场战役。

此刻梦中人们纷纷醒来,大家走出漆黑的帐篷之后,纷纷期待地看着队长,等着看他分析战役名称的例行表演晓风也终于在连续几次之后学乖了,再也不敢怀疑队长的专业知识。

可是司马富强此刻却纠结了,他可以认得出身上所着的圆领戎服是隋军的,可如果这是在隋唐主线的话,他们就不应该穿这种服饰,而是应该身披唐军李世民麾下部队专用的玄甲且梦境世界也不太可能自作主张地帮东河转换阵营,更何况是一个已经在隋唐主线中沦为过去式的阵营。

那么就只能是非主线的独立战争了,但是这个结论更让他觉得匪夷所思〈照惯例,每支队伍每周一、三、五基本上必经两场主线战争梦境外加一场热武器战争现在这样的情形,还是第一次出现,非热武器、非主线,又出现在主线战争梦境的历史时段,从头到尾透露着诡异的氛围。

隋朝虽然仅仅历经两代,只有短短的三十七年历史,可是大小战事无数,即使是身为战争史百科书的司马富强也无法一一细数。如果晓风这会儿不死心地再挑战一次队长的权威,司马富强还真是无法立刻回答他。

从周围的地形地貌来看,似乎是在辽东或者高句丽国一代,而隋朝单单是东征高句丽的战争就有足足四次,分别是在开皇十八年598年、大业八年612年、九年和十年。隋朝国都位于长安,与高句丽的国都平壤可谓万里迢迢,随便出征一次也是半年一年,所以司马富强想要通过季节气候来作为判断的依据也不可能。

总而言之,有史以来第一次,司马富强懵了,完全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眼见队友们还热切地盼望着自己给他们解惑,自己却依然迷惑不已的东河长不得不硬着头皮说两句,“我们现在身穿的是隋军的圆领长袍的戎服,而所处的位置是高句丽国,所以眼下的战役是隋征高句丽之战。”

晓风边听边点头,队长不狼队长,还是一如既往的料事如神,幸好自己已经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否则这回脑门子上又该挨一巴掌了。

黄志听着却觉得不对劲,队长这次的分析看似有男样,实际上最关键的几点却只字未提。据他所知,隋炀帝杨广可是不止一次东征高丽,若是司马富强已经分析出了眼下的情况,至少该提一下目前是哪一年的第几次东征,而不是笼统地说一句“隋征高句丽之战”应付了事。

他看了看队长,又看了看晓风,心里已经基本上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反正对于大部分队友来说,知道不知道眼下这场战役的细节其实并不重要,习惯性地去听队长的分析,也只不过是一种乐趣而已。真正关键的还是司马富强本人搞清楚了眼前的局势,就会根据他对历史的了解为东河安排一条好的出路。

看来队长是遇到麻烦了,黄志很确定这一点,不过他也知道要维护司马富强的面子,所以也不当众点明。过了一会儿,司马富强主动要黄志和他一起出去办事,两人终于有了私下交谈的时机。

“遇到麻烦啦”黄志小心翼翼地问到。

司马富强尴尬地兴笑,“是啊,被你看出来了可以判断这是东征高句丽,但却分不清究竟是第几次,这关系到我们后面该怎么做才好。”

“哦,那也不是什么大事么,交给我去办吧。”黄志松了口气。

司马富强点点头,“我找你正是为了这件事。你赶紧找人问问吧,主要帮我问出三个细节,第一是现在是什么时间段,第二则是我们所处的位置,第三我们这支部队的统帅是哪位”

尽管刚才为了维护司马富强的权威而没有当中拆穿他,但是想到这个队长也有如此窘迫的时候,也会因为害怕被晓风看笑话而故弄玄虚,黄志就忍不住想笑。他一路上忍着笑意、咧着嘴找人打探消息,加之提的问题又略显弱智,差点被人当傻瓜看,不过总算是问到了一些有用的资讯。

此役的大背景是大业八年杨广第一次东征高句丽,系列战事始于二月份,而此时是夏季七月。虽然黄志不太清楚这个时间段意味着什么,但相信队长应该心里有谱河所处的这支军队由左、右翊卫大将军于仲文与宇文述两名鲜卑族大将率领,麾下共九军约三十万人。

唯独司马富强的第三个问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主要是这些基层士兵们完全搞不清楚状况,有的认为部队还在辽东,有的则说应该是在高句丽境内。除此之外,黄志还发现一个问题,这些士兵个个都面带饥色,像是几天没吃饱饭的样子。

回到东河所在帐篷之前,黄志小声地将自己问得的情报告诉队长。司马富强听得眉头直皱,此刻他已经明白了东河即将面对的是什么,那是隋炀帝第一次东征高句丽中最惨的一个阶段萨水战役。

由于隋军远征高句丽的补给线太过漫长,若以常规方式依靠辎重兵来输送粮草,损耗之巨大恐怕远比出征的军士们所需要的份额还要多。所以当初于仲文率部从怀远和泸河镇出繁,便让手下的士兵们都带足三个月以上的口粮。这样一来,加上每个军士必备的各种武器装备,每人的负重竟然高达三石180公斤以上,根本就不是正常人能够承受得了的。

而且这些为将者自己不用承受如此负担,又下达了“遗弃米粟者斩”这种苛刻的军令,让士兵们不得不寻求变通之道,于夜晚宿营的时候,偷偷地将大部分口粮埋入各自帐篷的地底下。虽然士兵们是减轻了负担,可是等到这三十多万大军走到半途,粮草基本上已经耗尽。

此时副帅宇文述建议回师,可是于仲文却不同意,坚持继续追击高句丽大将乙支文德文述趋于于仲文的压力而不得不同意继续追击,于是三十万大军饿着肚子追过了鸭绿江。

高句丽大将乙支文德原本是打算投降的,可是见隋军断粮,便决定诱敌深入,直把隋军y到距平壤仅有三十里远的萨水之南。然后乙支文德派出使者向隋军两员主帅诈降,答应若是他们撤军,将让高句丽王高元向隋朝朝贡。

鉴于饥肠辘辘的隋军已经没有什么战斗了,宇文述就答铀乙支文德撤军,结果就在隋军北渡萨水准备返回时,遭到高句丽军的衔尾追击,殿军的左屯卫将军辛世雄当场战死,其余八军全线溃逃。待隋军回到辽东时,三十万大军百不存一,仅事两千七百余人。

作为对战败负有主要责任的于仲文和宇文述都被销爵为民,并且获罪入狱,而随军同行的慰抚使、尚书右丞刘士龙更是当场被斩以谢天下。后诸将都将责任推给主帅于仲文,因而得以脱罪,唯独这名右翊卫大将军郁郁而死。

如果说这些将领是罪有应得,那么莫名其妙进入此仗的东河那可就是受了无妄之灾了。他们目前所处的位置正是萨水南岸,时间段就在隋军撤军之前。也就是说,他们即将面对一场比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还要惨烈得多的败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