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史上第一暴君 > 分节阅读 62

分节阅读 6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精锐兵马,作用甚至要超过虎贲军。如果说虎贲军还因为职权上的限制不能离京师太远,那么虎豹骑将彻底不会受到限制,那才是刘轩真正的爪牙。

另外,他还得抽个时间和曹操好好聊一聊,安抚一下因为刘轩将那征西将军的位置封给了吕布,而那可是曹操一直惦念的将军号,若刘轩一个安抚不好,可能会引起这枭雄的不满。

如今曹操可不比吕布,吕布已经效忠,曹操只是觉得和刘轩在一起能够争取到最大利益才辅佐他的,所以刘轩还得费点心思才行。

脑袋里一转之下有了大概,同时吩咐众人:“既然郭汜已死,那么接收的事情就交给诸位了。至于韩遂的封赏,给其加个镇羌中郎将的名号吧。”

韩遂这货老家在金城,那也是一郡,位处西凉本人在凉州也极有名望,与马腾还是结义兄弟只不过这兄弟俩算是完全的利益结合体,并没有什么感情。

所以虽然马腾倒向了朝廷,但不代表韩遂也会乐意将自己手中大权都交出来,刘轩想要剥夺其金城太守的职权,估计会被其抵制,所以只能先放到一旁,然后先将凉州周围的地区掌控,然后最后再收拾着韩遂。

封赏其镇羌中郎将,就是因为刘轩早就有废除中郎将职衔的想法,等过阵子废了中郎将职衔,顺势征召韩遂入京任职,那时候凉州也基本在他朝廷的掌控中,若韩遂不从,也可顺势除去这个隐患。

若是他愿意遵从朝廷安排,那么刘轩也不介意赐他一世荣华富贵。

有了这种考量,其后也就没什么说的,刘轩自顾自回去休息,余下文武商量如何处理李傕和郭汜扔下的这一大堆烂摊子。

自春时出征,如今也不过才过去短短三个月,正是盛夏时节,就算立刻班师,回到长安的时候至多也就深秋罢了。

不过大战过后,哪怕这一场战打的虎头蛇尾,那么要处理的事情也并不少,朝廷大军也不能就这么拍拍屁股直接走人。

安排当地官吏,发榜安民,恢复民生以及将这段时间混乱掉的治安重新治理好,将那些趁乱作恶的地痞混混抓出来好让百姓安心,每件事看起来都不大,但却都是那种特别难做特别耗时的事情。

偏偏这些事情不做还不行,因为朝廷是要治理这一片土地的,他们不是流寇,也不是黄巾贼军,不可能在一个地方席卷了一通后直接走人,去席卷下一个地方。

所以,纵使麻烦终究还是要做。

几个人就开始商议起什么人能够来此地任职,结果谈了好一阵,林林总总最后还真就想到了一些人。

因为马腾到来,刘晔也列席,荀彧、刘晔、郭嘉几人推举来推荐去,纷纷将程昱、吕虔、毛玠、满宠给举荐了出来。

可惜此时刘轩不在,否则定会狂喜,因为这些人通通都是大才,是后来魏国建立的根本,有了这些人自己可用之人也就更多了。

最主要的是,这些人擅长内政,而朝中官员他目前还是依仗老皇帝留下的班底,他想培养自己的班子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若是有这些人补充进来,那无疑会加快换血的速度。

偏偏荀彧等人不晓得刘轩对这些人是什么观感,所以他们推荐的这几个人并没有直接入朝,而是留在关中各地任职。

这几个人都是颇有才名,而且早年也都在各处做个官员,所以不怕没有经验,如今推举出来,倒是也不会觉得不能用。

杨彪想了想,这几处地方都是刚刚占领下的地方,的确需要一些年轻的有能力的人坐镇,朝中那些人要么年岁太老,要么缺乏应变之力,纵使做官的经验比这些人多了许多,但真要做起事情来,恐怕还比不得这几位,所以也就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

见到杨彪认可,荀彧几人也就没什么担忧的,这一次出征,杨彪实际上就是代表了朝廷中的旧有势力,尤其是三公的态度。

得到杨彪认可,那么就等于三公那边不会有怎么阻力,然后皇帝再同意,这事情也就彻底的定了下来。

不过具体职位却不好就此定下,因为在那之前,还有一些事情要解决。

c

第93章划分雍凉

众文武一商量起应该将这几个人才安排到哪里的时候,才发现此时西北的情况有点复杂。

尤其是在州郡划分上,对于朝廷很是不利原本按照东汉划分的话,那么朝廷目前控制的地区大部分都规划到西凉去,而只有长安周围一带属于司隶。

这么一来,按照刘轩先前的任命,一但发生战事,马腾几乎可以掌控朝廷大半的军权虽然刘轩将几大精锐兵马都收归到了京师,但这实在不是什么好情况。

本来这种事情不应该此时才想起,荀彧也想起刘轩在出兵前说过,在平定西北之后这州郡要重新划分,所以那几人究竟分派到什么地方,恐怕要等回到京师后定下州郡划分后,才能有个决案。

那么今日就没什么好商定了,先将这些事情整理整理,然后等明日请示了天子,再做谋划就可。

各自散去,天上已经群星密布,月亮高高挂在其上,几人突然觉得这天突然亮堂了许多,许是因为一直就把刀横在身旁的李郭二贼尽除,众人长出了一口气后才会有这种感觉,瞧什么都特别的顺眼。

荀彧与几人又简单说了一阵后就往皇帝大帐那边走去刘轩登基后提拔了不少人,包括他那个侄子荀攸,但是荀彧的位置始终没动,一直都是守宫令。

但所有人都知道,刘轩不动并不是他不想提拔荀彧,而是想先将荀彧放在身旁就近议事,这种器重满朝文武中有几人能有所以荀彧要么不升,一旦升职,起码得是六部尚书或者九卿。

杨彪也能看出这一点,所以当几人各自散去的时候,杨彪特意与荀彧一起慢慢走,开口与荀彧聊了两句。

“此番回京,文若怕是要高升了。”

这次皇帝带荀彧出来,多少也有点帮其积攒点功劳的意思,加上朝廷重新掌控了这么大的地区,朝廷中肯定要有一番变动,尤其是六部九卿现在还有很多职位空悬,提拔荀彧几乎是必然的事情了。

荀彧自然看的出来这一点,不过他对此并不在意,只是想要尽情展示自己才学,如今天子器重,并且天子也展现出了自己的手段,他对此很是满意,对于那官职倒是没什么太大的渴求。

杨彪也看出这个年轻人虽然有大才,但想法中难免还带着点年轻人所特有的理想化,笑着说了句:“升官是好事,有的时候你有才却受困于环境和地位不能尽情展示,只有你站的高了,才好展示一身才学。”

末了又瞥了一眼这个面貌俊朗的年轻人:“何况,颍川荀氏之名,还得靠你们这代人撑起来。”

荀爽年龄不小,身体也越来越差,眼瞅着随时都能撒手而去,颍川荀氏名望虽然不俗,但若久久没有能在朝中站的住脚之人,久而久之这一家族也就会败落下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