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奸臣之女 > 分节阅读 314

分节阅读 31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出头,郑靖业系倒显得不那么面目可憎了。池修之趁此机会又举荐了原来的老同事柳敏回京,填补了韦系太府少卿的位置。

与此同时,太府寺卿和户部尚书一齐在萧复礼面前放声大哭,要求辞职:“先帝时连年灾荒,又蒙兵祸,国家对狄之战虽胜,亦耗了许多钱粮,又要抚恤赏赐。虽然年景好,也没剩下多少钱粮了,再发下去,臣等就要无法支应百官俸禄了求圣人体恤臣等。”

太府与户部本来立场也不是那么坚定的,却是被郑靖业一番话给吓到了。圣人态度不明,如果他们支持广袭爵,发钱的是他们的部门,到时候仓库里没货了,搞不好萧复礼要认为他们没本事亲娘哎,很可能影响仕途哦

那可就真是冤枉死了。

他们这一哭,被正直之士广为引用,却又招惹了土鳖们,称他们“无能”,不能干活就赶快滚蛋太府与户部奋力反抗,居然成了正义斗士。每天朝堂都像菜市场,一群大叔大伯们在讨价还价,萧复礼看得只觉可乐。

“政治斗争充满了妥协与让步,袭爵事件旧事重提,新旧利益集团争斗不下。双方展开了拉锯战的同时,都在寻求媾合。最明显的信号,就是联姻。”

朝上吵得乱七八糟,女人们的聚会也多了起来。周王太妃作为学生家长,就经常性地与郑琰接触,时不时地问郑琰:“不降袭真的不行吗”

郑琰也挺耐心地打着太极:“这得看国库。”

“总是皇家血脉,该有所不同吧”

“国家掏空了,臣子们换个皇帝还能混下去,世袭的先朝血脉会如何不须我多言吧前朝国宾倒是不降袭,书不称奏,言不称臣,奉其社稷宗庙,可圈在一片小封地上,半步也走不出来。”

周王太妃被吓到了,只好另寻他途。仔细想来,郑琰的女儿也十二了,该到说人家的时候了,她的嗣孙比池春华小三岁,也算是般配的年纪。娶了池春华,就算要降袭,郑琰也要为女儿外孙考虑。算是双赢。

打定了主意,周王太妃就更频繁地往来于王府与池府之间,又询问春华之信息。这一日,觉得差不多了,便主动问起池春华的归宿:“大郎已有新妇,大娘将栖身何处呢”

郑琰也在犯愁:“却是为难。她性情活泼,我总不想拘束了她,让她后半生不快活。”

周王太妃一听,心道,正好咱们家气氛活跃呀进来就当家作主呀张口道:“这样的人家可不好找,又要富贵,又得配得上大娘的俏模样,最好人口简单,却又不能被人欺了。”

郑琰点头:“是呢。”

“你看我”

“娘子,李相公、楚太傅、赵太师登门。”

244、节日第一更

李神策组团来刷邻居是蓄谋已久,或曰权衡再三,就是想跟池修之结个亲家,把池春华给娶来当孙媳妇。虽然自己也装得够呛,他却讨厌世家装x范儿,却又难得很欣赏看起来很装的池修之;虽然与顾益纯有些瑜亮之意,但是对顾益纯的师弟和学生又都颇为欣赏。李神仙对于池家,属于想伸爪子又怕烫。

孙子虽然脾气温和了一点,但是他是相当看好的孙子他爹他就看不好,所以李意很蠢李汝成绩也好,什么都不坏,则再温和,心底也有不驯之意。配个过于标准的贤妻良母,生活简直如同一潭死水,就像他的家庭生活过得没滋没味儿。

把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颠来倒去地比了又比,再结合见过池春华时候的情况,考虑了一下孩子的爹娘,李神策认为:“此女可兴旺家门。”

李神策的妻子楚氏没有他这样的犹豫,也得出了一个同样的结论。作为一个遇到个前面大半辈子不着调的丈夫的女人,她是满欣赏郑琰的女人也得能干呐郑琰是难得的德言功容齐备,固然有不少人认为郑琰存在感过于强烈,但是她的风评却是不错的。由母而识女,池春华至少是个能理家的好姑娘。两家是邻居,楚氏也没少见池春华,觉得她小小年纪,人还是挺不错的。

看人看门庭,京兆池氏中兴,家中又多子。池修之有黑历史,但女孩子更多的却是看母亲。郑琰的政治形象比池修之光辉得不止一点两点,楚氏认为,池氏女可娶。再者,无论李神策怎么样作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楚氏心里还是觉得郑靖业于李神策是有恩的。是郑靖业举荐的李神策做宰相,否则李神策再自负才华,凭他那副脾气,也做不了宰相。李神策想以恩人的外孙女儿做孙媳妇,在楚氏看来也是应有之义,接受度甚高。

一听李神策有此意,楚氏就道:“如此何不早定一家有女百家求,家有好女,多半未及笄就筹备婚事了,再晚可就来不及了。”

李神策道:“莫慌莫慌,待我邀齐了媒保,把阿汝的庚帖带齐,你去备下了官媒、说客,堵着池长安在家,把事儿给办下了”

楚氏自嫁给李神策日子就挺难过,李神策一直在中二,从未被超越,少年时就够讨人嫌的,好在那时候父母还在,为他订了一门不错的亲事。楚氏是想举案齐眉来的,蜜月一过就不得不收起浪漫的心思,专职给李神策收拾烂摊子,也因此下定决心要把儿女教得不像他们的爹。李汝之父李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长成的。爹娘定下的婚事,对方也算是门当户对,李意一点反对的意思都没有就同意了。

李意的妻子出身略低,她姓周,与那位倒霉的驸马周原是同族。李神策中二的时间太长,儿子谈婚论嫁的时候他还没做这么高的官,好人家都不肯把女儿嫁到他家当儿媳妇,只好放低一点身段,娶了周氏女此人在李家是一个不发言的存在。

李家长辈一致同意,李神策开始行动了。然后请赵静为媒,楚椿作保,李神策也没指望这俩货能谈得下来,主要是借助他们的出身。主要是他自己跟池修之谈一谈,谈拢了,当场掏出婚书就能签了。谈不成,楚氏再邀请亲家庆林大长公主作说客李神策还是不想请顾益纯务必促成此事。

楚椿对池修之的感观实在不怎么好,李神策是他亲戚,这个忙还是要帮的。他也觉得郑琰这个女人有点多事,不过人品还算不错,李神策的孙子想娶个差不多的媳妇,错过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最后决定帮忙。赵静的存在感略弱,左右一权衡,觉得李神策不是个讨人喜欢的,池修之也有点儿,两家倒也般配,也答应了。

三人趁休沐日组团来了,把池修之给堵家里了,唯一没想到的就是周王太妃也被堵在了池家。周王太妃的心思,楚椿和赵静都不明白,李神策只道是她想与池家交好,好照顾萧容。周王太妃则想,说亲这种事,一开始就托了媒人来,万一有个小失误,再反口答应都抹不过面子还让做媒的人搅和了进来,不如先两家通气,再邀媒人,然后走程序,说出去也是天作之合,一说就行。

三个男人还在跟池修之磨牙呢池修之看到今天的组合就觉得奇怪,问一句:“公等难得到来,不知所为何事”

李神策倒挺痛快地道:“些许小儿女事。”

赵静跟进,说了李神策之意。

儿女婚事,还真是父亲做主比较多,哪怕老婆再彪悍,明面儿上还要过老公这道手续才行。池修之对于与世家做亲戚,已不是那么排斥了。想他年少时,对于和世家结亲可是相当排斥的那会儿他们家被鄙视过,如今年纪越大,越觉得,世家里如李神策等人也是有可取之处的。

他倒不是很反对与李神策结亲,问题是李汝这孩子年纪小,生得一副萝莉相,为人又温温和和的,不太搭啊还有,李汝他爹也没啥出息,李神策系的精华仿佛都给李神策用完了似的。池修之可以不计较女婿长得像小受,却不能不计较女婿性格本领太小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