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奸臣之女 > 分节阅读 291

分节阅读 29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新年过后,就让三郎去崇道堂,可好”这个三郎是他的孙子夏律,过了新年就六岁了,夏寔原就有意让他入京之后进入崇道堂学习。又让夏律前来拜见老师,夏律一张白嫩嫩的小脸,小下巴略尖,大大的眼睛,很像个萝莉,池春华跟他一比,简直就是个鬼畜御姐。

郑琰道:“巧了,学生还没满,这两日拜年都忙,渐闲下来,我使人送章程去府上。”

李神策原也有意新年提的,见夏寔开口了,他就不顺着这个话头了,心道,现在说倒像是学这个花痴了也不接话,只盘算着开学前怎么提那么一下。

李神策别别扭扭,郑琰看在眼里,并不点破。只要李神策愿意把孙子送来读书,她是乐意招收的。

她到娘家去,被告知她爹最近非但没有坑人的计划,还做了一件大好事,他老人家已经写好了奏疏,准备推荐李神策做宰相。虽然知道李神策一旦做了宰相,以其傲气难免会生些事端,然而李神策算年轻的了,大局观也好,让他做宰相,对国家发展比较好。

郑琰对李神策评价不错,却不得不提醒郑靖业:“李神仙终究姓李,且性情有些孤傲的,一旦为相,只恐不好举措。李相公那里,也要有个交代才是。”

郑靖业倒是淡定:“我不举荐,难道他就做不到宰相了吗韦知勉的年纪比我还大,退下去之前,他也得想想。世家现下青黄四不接,也就是他了。不是李神策,难道要让李俊上阵别人都说李神策执拗,我却说他最识时务别看你这师叔与你平日也是诗酒会友,你信不信李俊上台了,有人要破我家门,他也不会强拦李神策就不一样了,他能保我一家平安。”

至如到时候李神策可能会与李幼嘉相争,郑靖业连自己的儿孙做不了宰相都能淡定接受了,其他的事情又有何妨当然,他会跟李幼嘉把利害关系都说清楚。

郑琰一想,确是如此,虽然出发点不一定那么美妙,但是李神策却是世家里少有的变通之人。难得的是,他虽然有心机,却比较崇尚良性竞争。世家中有不死守着清规戒律的“开明”之辈,郑琰自然是欢迎。

是以李神策想要送孩子来,她是乐意接受的。只是现在的情境下,她也不好意思提。

家长和老师都不开口的时候,就要用到一个托儿,池春华拉拉李神策的袖子:“尚书家中子孙甚多,我见小娘子们很是亲切,何不一起来。李先生家阿捷亦是同窗呢。”

李神策对于孙子入学是持谨慎态度的,他总觉得族学不太靠谱家里的白痴有一半儿是族学里出来的宁愿自己教导,宁愿外聘先生。他是在观察了崇道堂一段时间之后,见这个学校有了些样子,又打听得郑琰的教学不是那么死板地背书,这才下了决心送李汝来读书的。不意被夏寔个二愣子抢了先,眼下得了台阶,他也不矫情。

李神策得了台阶,却是唤来长孙李汝。李汝长得比李捷好看多了,今年七岁,已经读了三年的书了。李神策得空就亲自教导他,害得全家都很担心生怕李汝小朋友变成个李神策的翻版李汝现在还很q,就算孤傲一点,大家也可以说他这是傲娇。

郑琰与对夏律一般,约好过两天先做入学测试,再分班,同时让他们家里把校服准备好,她这里也要准备好出入证,并且把校规复印出来给两家研读,同时还要收一笔昂贵的学费。

敲定了两家后辈的入学事宜,宾主尽欢而散。大家都是邻居,郑琰带着孩子们把两家人送到门口,三家人出去,把路都堵住了,还没散去,京兆府的一个吏目飞奔而来。

却是吴岚派来提醒妻妹:“过年孩子贪热闹,多有上街的,小心着些,林家十二郎、安康大长公主家的二郎一起出去玩,现在不见了”

郑琰大惊,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京城能不加定语提的林家,就是林季兴他们家,这个十二郎该是林季兴的二哥的孙子,小家伙名叫林菁,正是崇道堂的学生

、227新年刺激事

据说时间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东西,对每个人都一样,节日也一样。年节是喜庆的日子,对所有人来说都是这样包括坏人,包括一些特殊职业者。

人人喜欢节假日,有些人喜欢节日,是因为可以走亲访友,可以不工作。小朋友们喜欢节日是因为有好吃好玩的,还不用读书。女人们喜欢节日,是因为有理由添置衣服首饰

小偷喜欢节假日,是因为街上人多,过节了人人都要揣点钱,方便下手。

人贩子喜欢节假日,是因为妇女儿童上街的多,人一挤,就有走散的,等家人来找,人山人海的往哪里找去等你发现人丢了,他已经把你家老婆孩子关小黑屋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等着买家了

小孩子比女人更好拐,女人好歹是成年人了,本朝女性还特彪悍,一个弄不好被围观群众发现了,要吃官司的。小孩子就不一样了,一是武力值不够好,二是比较呆傻,拐了来把行头一换,两巴掌拍过去:“小王八蛋,为着没给你买糖人儿,亲爹都不认了”围观群众疑心也不大。

郑琰打小就被看得牢,她自己又挺凶残,根本没遇到过这样的事儿,是以虽然她家的婢女里也有是人贩子贩来的、前阵儿她还让阿肖等人联络牙行买进一些小女孩准备调教好了择一二合适的给池春华来用,自己却对“贩卖妇女儿童”这种事情没什么直观认识。

猛然一听自己的学生有被人贩子拐走的嫌疑,郑琰就惊了,李神策和夏寔也很关心走失儿童事件。别看平日互看不顺眼,大家却都是封建统治阶级,敢拐这一阶级的孩子,那就是阶级敌人。李神策劈头问道:“人找回来了吗确认是遇到拐子了”

吏目道:“本来几位小郎君因是同窗,”偷看郑琰一眼,又飞快低下头,“相约出去玩耍,因街上人多,各家都让带着小厮仆役的,几位小郎君初时不肯让人驮着,后来因为呃,这个个头太矮看不到景儿,就骑在家人肩上。据家人讲,原是驮着小郎君走的,自己也看景儿还答上一两句问话,后来不知怎么的,小郎君就从肩上不见了,回过神还是因为觉得肩上轻了好多”

夏寔比李神策还暴躁,怒道:“一定是这些狗奴自己贪玩,没有时时照看”

吏目顺坡下驴:“正是,这是拍花子的惯用的手法了,凑近了驮着小孩子的在人,一蹭二蹭,趁着人多,就把小孩子挪到自己肩上,他们惯做的,手熟,大人孩子都不觉,小孩子也贪热闹,回过神的时候就是拍花子的把他们驮到僻静巷子的时候了。年纪又小,又被生人掳了,一惊一吓,多有连话都说不出来的”

池宪道:“崇道堂出来的才没这么无用”

都这时候了,你还不忘维护母校荣誉啊

吏目连声道:“是是。”

郑琰因道:“话已带到,还请回复京兆,就说姐夫的好意我明白了,还请姐夫不要过于担心,想那两个孩子也不是没福份的人。”又示意阿肖给他茶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