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奸臣之女 > 分节阅读 251

分节阅读 25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出力不讨好的差使。如果她心再硬一点,就这么看着徐莹母女跟萧复礼生份了,荣安郡太夫人又被徐莹辖制得紧,正可趁虚而入

郑琰掏出剩余的良心来反省一下,发现自己做不到。皇太后与皇帝感情不好,对国家大局不利,嗣皇帝不喜欢先帝的女儿于圣明有损。这也算是国家大事了。郑琰这样给自己打气,然后准备找人支招。

有一群靠谱的亲友的好处就在于,当你对某件事情束手无策的时候,可以请求场外援助。

她先把这件事情跟池脩之说了,池脩之皱眉道:“清官难断家务事,你道是为了什么若只是判个争产案,有律法在谁都断得了,最难断的是人心。”皇太后跟皇帝略疏远,就池脩之的立场来看,反而是件好事。徐莹不是个睿智的女人,皇帝少受她一点影响对国家好。

“看出来了不说,我心难安。我与徐九也算是相交多年,阿元与我也算是有渊源了,实在不忍心他们万一走到那一步。本来中间就有个荣安郡太夫人,阿钱虽朴实无文,大事上头看得准,这才没出什么事儿。徐九阿元,非血脉之亲,这真有什么,对国家不好。”

“你为徐九操心也够了,只怕她不会领你的情。皇太后以前是个明快人,现在却不是了,二娘是她命根子,碰不得这事要是杞国公家来说,兴许是成的,换了别人,白惹一身膻。要是反过来提醒了徐九,觉得圣人不与她一条心,传出什么话来,就是离间天家骨肉。”

郑琰犹豫地道:“我知道你说的都是,今天徐九也是个不开窍的,可我心里不安。我能不能请教一下长辈”很心虚地跟池脩之商议。

“有定论前你不轻举妄动,请教就请教。你呀”一声叹息,“操心的命,家里还有两个让你操心的呢。”

郑琰讪讪地不说话了。

郑靖业是她认为的最可靠的后援,事涉皇室,庆林大长公主应该能够提供一些帮助。郑琰择了一天,开了次小宴,邀了四位长辈到家里小聚,理由是封地的租赋抵京,请长辈们来享用。长辈们很给面子地答应了,心里很是嘀咕:明明已经送过一些了,怎么还要请死丫头不知道又要弄什么鬼了

庆林大长公主到了就打趣:“你这是闲下来了快要过年了,你又在宫里忙来忙去的,我们吃不吃这顿酒都不碍的,谁还会怪你不成别累着了自己。”

郑琰笑道:“大家一起吃喝玩乐,还能累着我了”勾着庆林大长公主的胳膊往屋里走。屋子里已经摆起了大圆桌,三对夫妻正好六人,满满一桌子菜,边吃边聊。

郑琰亲自执壶:“许久没有一起吃个饭了,今天自在些才好。”

杜氏嗔道:“都做娘的人了,还猴来猴去的。孩子呢”

“抱出来我怕他们闹您。”

“少啰嗦。”

又把一双儿女抱了出来,两个小东西一进来,一个从左往右,一个从右往左,挨着个儿叫人:“我好想你啊”看得郑琰好气又好笑。寒暄过了,把两小打发去睡觉。成年人才开始了正式的会谈。

郑琰先通报了自己的观察:“她怎么就看不出来呢本来这养子生母还在,怎么处得好就是个大学问,她还这么大大咧咧的。”

郑琰发现,徐莹自从做了皇太后脑筋就有向“传说中的老太后思维”转变的倾向了,就像是被哪个坑爹的神明施了魔法,刷地一下从一个性格只是有些倔犟、有点天真还算率真可爱的年轻女子变成一个老封君。

最近这种倾向尤其明显,只要是不涉及她的亲生女儿二娘,只要不妨害到她的嗣子萧复礼与她之间的共同利益,凡是朝上的事情她都不怎么去管,完全是凭本能行事。除了和亲的时候看不顺眼吼了一句,更多的朝政上的事情听不明白了她通常是跟郑琰说一句:“你去看看。”抑或是对朝臣们说:“韩国夫人代我去听。”她当起甩手掌柜来了。

由于她平常大事不管,只是偶尔在那么几件事情上插个嘴,坚持一下,有时候会添个乱,有时候恰好帮了某些人的忙,并不超过众人容忍的底线,甚至很多人还欢迎她这样做。于是一直相安无事,大家对她偶尔犯二也就格外宽容,无形中也就助长了她的这种倾向。

郑靖业心里一乐,这不正好么你愁个什么劲儿啊

郑琰道:“长此以往,只怕母子离心,阿元就是礼数上不错,也不贴心了。”

杜氏中恳地道:“礼数上不错就很好啦,世上的事情哪有什么都能周到的呢娘子就这一个女儿了,能不心疼吗那个受封就是长公主,除非造反,没有什么事能伤到她。操的多少闲心,就算是皇太后和先帝,还是夫妻呢,新婚之时也是不错,后来成什么样子了”

庆林大长公主更不在乎了:“还道有什么大事儿呢,原来是为这个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你管那么多你能看得她一时,能看得她一世今天你一句玩笑,哟,阿元瞧娘子搂着二娘,他眼馋了。兴许能把徐九推到圣人面前。明天呢你别的事情不干了,就这么看着”庆林大长公主毫不犹豫地就认为,母子不太和睦对大家更有利,“至于二娘,谁不是这么过来的你想太多了,你小时候也淘气得厉害,自己都忘了。”不彪悍就不是萧家女儿,她家没有白兔基因。

“我就是想提个醒儿。”

“你就是告诉她要聪明点儿,她能做得到吗”池脩之非常犀利地指出了问题所在,“重新教一个皇太后人得过自己的日子。”

看顾益纯要开口,郑靖业微笑、和气地问闺女:“你与昭仁殿、大正宫都有渊源,担心母子失和,不忍他们走到那一步,对不对”

郑琰认真地点头:“就是这样。”还是阿爹懂我。

“你是想从根子上杜绝了这件事儿,只要皇太后心里明白了,能做个差不多。日后大家都好过,是也不是”

“正是。”

“笨蛋”郑靖业毫无预兆地开涮了,“就像你师母说的,你能帮她一辈子有句老话叫帮急不帮穷,你知道是什么意思么你就是告诉她,现在情况要以圣人为主,你确定她能把事情做得圆滑了你也劝过她了,她是怎么对圣人的”一指太阳穴,“她这里缺了,你这里生再满,没用”

郑琰被训得愣愣地张开了嘴巴。

郑靖业缓了一口气,斜眼看顾益纯也表情不那么愤怒了,胡子一翘,续道:“一事牵两头儿,圣人虽然年幼,却是早慧,你不如教导好圣人,皇太后再愚笨,圣人心里明白、会应付,不就行了别看他年纪小,坐上了那个位子,他就没有年纪了日后二字,不在皇太后,而在圣人你怎么糊涂了”

顾益纯虽看出两分来,倒也觉得事情的重点确实是在萧复礼身上,跟着点头。

“阿爹说的是。”郑琰就这么被她爹给忽悠了亲友太聪明了,有时候也不是一件好事啊

这个二货还在嘀咕:“小时候跟她在一起玩儿,挺灵性的一个人呐。”

庆林大长公主笑道:“小时候是小时候,现在是现在,皇太后要什么灵性”

郑琰被师母点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