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奸臣之女 > 分节阅读 240

分节阅读 24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郭、郑二人又是敌方头子,所谓“擒贼先擒王”,何况当年袁大郎初次入军营被排挤的时候,还跟这两人有一点小恩怨。

打到火气上来了,袁大郎不管不顾,以其很能看的吨位,直冲郭靖。郭靖虽然不是草包,也不是什么悍将,哪经过这阵势呢眼看要糟,郑琬对这个小舅子倒是够意思,很有几分纨绔义气地来抢救,郭靖脸色煞白只擦青了胳膊,郑琬落马,腿跌断了

窝勒个去祸惹大了

但是这是演习啊,不是私斗,也不能因此就把袁大郎给怎么怎么样了,顶多就是降一级,罚点工钱。

可这样能解决问题吗

每一个皇帝,在某些时候都不得不兼职做一回影帝。萧令先哭着探望了郑靖业:“是我对不起太师呀居然让五郎受了伤。”又厚赐郑琬。

郑靖业肯做那种,辛苦拥你上位,果实被你的新欢取走,自己落一个垫脚石任欺负下场的苦逼老臣么

你做梦吧

郑靖业口上答应得好好的,又跟萧令先讨了御医给儿子治病,回来就要收拾梁横、袁大郎。

因他“病”着,不方便直接指挥,行动略慢了一慢,被宜和大长公主抢了先。

宜和大长公主泪流满面:“我年过三旬才得此一子,交予先帝,未受一丝委屈,放到圣人手里要不是郑郎君,他就要被个贱仆给害了,这般狼子野心的东西,我怎么能容他他先伤我儿,又伤我婿,就这样不痛不痒轻轻放过,我绝不干休”

萧令先左顾右盼,就是不肯答应。苦主郑琬都没说什么了,宜和大长公主来闹腾什么呢只给袁大郎放长假,又厚赐宜和大长公主。

郑琰从来不知道,宜和大长公主这个印象里的家庭妇女居然这样彪悍望着宜和大长公主笼满煞气的脸,她头一次觉得,这个家庭主妇也是萧家的女儿,流着彪悍的血。袁大郎本来是要欺负她儿子,结果伤了她女婿,这冤仇比山高比海深,皇帝对她一个字的交代也没有,宜和大长公主炸毛了

她在宫中也经营了些时日,直接买通了太监,拿出家藏好酒,矫诏赏赐,让袁大郎当场喝了个大醉,然后就抬到掖庭的空地上去了酒醉入后宫,找死呢吧

郑琰在兄弟里面跟郑琬的感情最好,早把袁大郎恨得牙痒。在昭仁殿里听说袁大郎“酒醉闯后宫”之后,当机立断,向徐莹进言:“袁某人是梁横的人,机会难得,要是让梁横的人渗入御林,宫廷安危就要看他们的脸色的。”

徐莹听罢也不含糊,她经郑琰之进言,早训了一批打手宫女,赶过去一顿乱棍,直把这“突入后宫”的刺客给打死。

萧令先目瞪口呆,也不能再说什么。梁横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他这是遭了报复了。”萧令先也拿不出证据来治别人的罪。袁大郎的死,透着蹊跷却又抓不到证据。

为表补偿,萧令先又额外开恩,额外许梁横生母以诰命,朝臣反对十分激烈。叶广学为首的世家一面拿出先前辩论的结果,声称这样违法,一面催促郑党行动,李幼嘉代表郑党,与世家一齐顶住了压力。

郑靖业在病中,只捎出一句话来:萧正乾这会儿大概已经收到了他爹萧菉的信了,他们家的地,被梁横一伙人给“括”了萧菉本人也已经启程上京,来找萧令先哭诉来了。

萧令先觉得腹背受敌,恨不得把李幼嘉给生吞了:你怎么就叛变了呢你跟着郑靖业的时候不是好好的吗怎么郑靖业一病,你就变了呢

萧令先愁眉不展。

徐少君得知情况之后,向萧令先进言:“李幼嘉所依者,郑相公耳,圣人只要安抚住郑氏,李幼嘉无能为。”又顺着萧令先的话把李幼嘉往狠里说,什么目无君上,什么恣意妄为,什么跟叶广学同流合污。挑起萧令先的十二分怒气,方在萧令先问:“太师此番病重,我实不知如何安慰。”

徐少君跟李幼嘉他闺女是仇人,不趁这个时候挤兑人家还等什么郑靖业一病经月不起,估计是要不行了,徐少君跟娘家关系缓和,偏偏李幼嘉挡了徐梁的路,又在坏梁横的事,从哪个方面来说,徐少君都要跟李幼嘉死磕。

说得萧令先心头火起,第二天跟李幼嘉死磕上了,冲口而出:“朕为天子,况事事受制于汝等,不能随心所欲”借着国内外战场的大胜,他的脾气也涨了,你妹的,现在给个四品官的生母诰命你们都不答应,要是我追谥生母,你们是不是还要反对

后宫之中,徐莹亦是反对萧令先此举,夫妻再次口角。郑琰在获悉叶广学之子顶替了郑琬原来的位置而梁横的名声已经臭不可闻之后,掇撺着徐莹出宫散心:“反正快过年了,元旦朝贺,没了皇后,他还要脸不要了”奉徐莹携女往熙山散心。

急躁与炫耀是成功的敌人,萧令先把这两条都犯了。

混迹政坛,机变非常重要,必须随时关注事态的发展,对策略进行微调,有时候甚至是大调。耐心同样重要要,想在这个圈子里混下去,就得沉得住气,坐得住冷板凳。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成。

这两样宝贵的特质似乎都是萧令先所缺乏的。

对于一个帝王来说,识人、用人,是必备的技能,萧令先的这门功课同样不及格。

眼下萧令先犯规满五次,是他下场的时候了。

郑琰必须登场了,她上书给萧令先,吹响了造反的号角。

文章写得有理有据,先说了自己上书的原因:她忝为女侍中,奉命以襄佐皇后,治内外命妇事,自己管得着外命妇的事情,所以不算多管闲事。又皇帝不听皇后之忠谏,使皇后出行,实在是件丢脸的事情。萧令先所为,使教坊出身的人跟良家出身的人同列,这是对良民的侮辱,请萧令先尊重现有的命妇。

而后写道,听说圣人在朝上说,皇帝想要随心所欲,此言谬矣

梁横曾以君为臣纲,以君言臣必从,此诚亡国之论

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对曰:ot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愿圣人毋以恶小而为之,毋以善小而不为。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想干什么,不就是一步一步试探底线么别想了

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为明君,则臣为诚臣,父尽父责,则子为孝子。君不君,则臣不臣。阐述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得先履行义务再行使权利。

最后写道,希望皇帝明白,你做了一件大错事,违反了宗法,做皇帝要确定好自己的定位家奴于主,言听计从,诚臣于主,对则行,错则谏。人主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非奴视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