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奸臣之女 > 分节阅读 223

分节阅读 22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社交也多,又在郑靖业生日前后,这样的聚会也没有引起更多的关注。大家都需要交际,虽然有各自的圈子,然而一些场面上的功夫是少不了的。就算世家骂着郑党,郑靖业坑着世家,在类似的场合上,他们还是会言笑晏晏。

会议友好结束,然后就各回各家

是,也不是。会议是结束了,众奸也是各归各位了,但是他们还是不能休息,他们得再开小会,在本集团内部细化讨论今天的成果。世家虽然在与郑靖业合作的时候看似比较整齐,各家之间、甚至各人之间还是会有一些利益上的不重合。郑党内部就要简单得多了,有郑靖业这个boss在,有小算盘也得摁下了,完成郑相公布置的任务先。

郑靖业亲自把蒋进贤等人送出房门,郑琛与侄子把人送到大门口,在这个过程中,池脩之虽与他们行动一致,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他也看出了郑靖业的用意,保持距离不一定就是生份,还有可能就是要让你独立。池脩之理解了这一份用意。

今天的郑党内部会议,又有了一些不同。池氏小夫妻的出现就是这最大的不同。郑靖业通过刚才的会议释放出了一个信号:他老人家非常愿意扶植自己的女儿女婿。再结合他一向很偏爱幼女的不良记录,至少有九成的把握可以肯定,池脩之要火

那么,大家要怎么办本来郑党就为后继者犯愁,现在出了个样样都不错的池脩之,还是让人发愁这关系不太好处啊。

在与竞争对手、敌人斗智斗勇的同时,可千万不能忘了本集团内部的平衡,否则是要出大乱子的。一个操作不好,郑党自己就要闹个分裂,再差一点说不定反目成仇了都。郑靖业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池脩之是可造之材,但是,李幼嘉等人的感情同样重要。幸好,池脩之还年轻,与李幼嘉等人不处于一个竞争层面。

郑靖业能够安排好所有事情,却不能保证一切都照他安排的走。心想事成这个词在郑靖业看来就是个如果能够心想事成,他还想儿子里能有一个能顶得住场面的人呢想成了吗没有有些事情还是要看机缘的。还好,池脩之与郑琰对郑家的感情很不错,还好,他选择的核心成员都不太傻。只要大家还有一丝面子情份在,剩下的就看各自的本事了。

就这样吧。

等郑琛回来,汇报了几位贵客已经安全离开,郑靖业点一点头,指了把椅子让郑琛坐下。随着书房门轻轻一关,内部会议开始了。

郑靖业开了个头:“都说说吧。”内容是面对大家的,目光却是对着李幼嘉的。

李幼嘉一直在思考,虽然在刚才他说话的地方不多,脑子却是一直在高速运转的:“情势有些危殆呢,方才能说的都已经说了,只是,相公与诸位想过没有圣人,毕竟年轻,”说着又看了池脩之一眼,“劝得了一时,劝不了一世,圣人对相公素来敬重,对我等又无甚不喜。就算是有什么,也不好让圣人面子上太过不去。”

一言不和就要废立的事情很扯,李幼嘉想的是共存,打击一下萧令先的气焰,把宗室的势力给遏制住了,求一个共存。坏人让世家做了,咱们也好捞一点好处。

此言一出,绝大多数人都在点头,连池脩之都对李幼嘉的话表示出了一定的赞同。郑琰继续当壁花,她没有鄙视李幼嘉,即使看出萧令先不靠谱,而己方不太牢固的盟友的实力相当强大,不用这样巴结一个二货,完全可以搞他下台。但是,李幼嘉的想法才是最保险最现实的,废立之事,郑琰可以想一想,也只是想一想而已。到目前为止,哪怕是郑靖业也不能宣诸于口。

郑靖业也没有反驳李幼嘉,只说:“你们家中的后起之秀,也不能忘了。既然他们要长安顶上去,咱们也要托长安一把。更不能让人小瞧了,说咱们后继无人。”

此言一出,于元济先是有些坐不住了:“我家里还有几个不成器的小东西,糙是糙了点儿,这些事儿上正合用。”

郑靖业又一一问过其他人,李幼嘉这样的比较希望子孙从事文雅一点的工作,也报了两个名。这么些年了,大家家里能拿得出手的孩子也都有了一片可以发展的天地了。这次报名的就不太多。

郑靖业又道:“老林没过来,”逃家老年嘛遇上世家不太好出面,“也不能让他躲了闲,”继续问,“还有吗”

当郑靖业问第二遍话的时候,你最好反省一下,能跟他硬扛的只有他家儿女,儿子不反省还要挨个打。底下一片沉默,都在想,这是什么意思呢于元济想不明白,就拿出了真诚本色:“没有旁的了。”

李幼嘉经他一提醒,才叹道:“咱们缺人啊”

郑琰各种羡慕嫉妒恨你这样还要叫缺人我家只有三口人怎么看池脩之这外出硬扛都像是在给别人扛活

郑靖业这才满意了:“慢慢来,人总是会有的。诸位年轻的时候,只有自己,到了现在不也是儿孙满堂了吗”然后就是洗脑教育,“眼下一时和气,世家却是从未把大伙看得很高,然而我等只要能坚持,终会有一片天地。”你们跟世家尿不到一块儿去,在我这里还能有个座儿,在世家那里,哼哼,他们可是很排外的哟大家力量都弱,要抱团才能生存。

郑琰舔了一下嘴唇,缓缓地道:“妥协不是解决之道,你肯放段,人家未必肯接受呢。其实也没什么好怕的,敌人强不强,不取决于敌,而是取决于我,强弱都是比出来的。对狄人是这样,对谁,都是这样,”然后,她又提出了一个疑问,“贵介子弟多矣,总有几个能有用的,诸位用人,也可不拘一格吧”

给她解答的是池脩之:“此事需得慎重。勋贵之家结姻帝室者多矣,又有无能者,很会坏事。”

比如原襄城侯家,他们家是皇帝岳父,徐莹又怀孕了,萧令先对徐莹虽然不特别贴心,也算过得去。人家凭什么帮你们弄女婿这不脑抽么还有先帝的舅家文昌侯家,人家只要老老实实呆着就能富贵平安,吃多了撑的去造反许多宗室、勋贵与世家结姻不成,互相之间正好配个对儿。拉着一个人让他去打压他亲家,一个行两个行,几十个能行吗谁没事儿结亲家就为跟人家死磕没这么坑儿女的。

另外还有一些人,本身就不具价值,猪队友属性强烈。比如先帝时有一王谋反,王妃是继妃,出身勋贵之家。先帝可不是萧令先这样的二货,他亲自出马把兄弟拍扁了,可是那是亲兄弟,杀了名声不太好。于是,继妃的叔叔出马,亲自去忽悠侄女:乖招供吧,你供了,你供了你没事儿啊,你儿子也没事儿。

继妃听了她叔的话,招供了。结果呢王被杀,继妃被自杀,孩子一个也没保住。

血淋淋的教训,真特么不可靠

世家,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历史悠久一点的土鳖、勋贵,历史悠久四个字,淘汰了多少二货现在的勋贵,都是没经过严格筛选的,很多方面相当不靠谱。

所以池脩之说,选择要慎重。郑靖业赞成道:“这话说得是,宁缺毋滥。”

李幼嘉道:“不可明说,却可以暗中来办嘛我就不信,有人会嫌官大”暗中扶植,还不让被扶植者知道,通过各种方法,把勋贵一路也给安排上来,与宗室形成竞争。

郑靖业肯定了这种做法,他心里另有一个主意:如果能借勋贵而与宗室打好关系,也是很不错的嘛

郑党最终决定,萧令先塞人,他们也塞人,值得庆幸的是,虽然他们的人比较少一点,但是比起世家子,萧令先更乐意用他们的人。事情似乎也就这么定了,池脩之心里也暗暗定了几个与他走得挺近的人,此时却不必说出来,他有的时间私下与岳父交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