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奸臣之女 > 分节阅读 203

分节阅读 20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事耽搁了:方氏怀孕了。郑琰不得不暂缓行程,去娘家看侄媳妇。方氏的婆婆兼姑姑不在家,赵氏就承担起照顾的责任来。杜氏因此又生一愁,把郑琰给拉过去一顿叮嘱:“你跟女婿,怎么还没有消息你明天就给我回去,给我生个外孙子来生不出来别回来了不许再在京里住了,快走快走”

郑琰好心来送礼,结果被赶出门,深切体会到了什么是“泼出去的水”。也没跟杜氏解释太多,这当口上纠缠什么老太太都听不进去,杜氏也是好意,哪有亲妈不关心闺女的呢郑琰只说:“我四下告个别,把要带回去的书信拢一拢就走。”

杜氏哀叹两声,琢磨着是不是要拜个神许个愿什么的,一生顺遂,怎么就在个丫头这里卡壳了呢

郑琰晃荡了一圈,四下告一回辞,又到大正宫里辞行。

萧令先待她很客气,道了许多声辛苦,又说:“在下面有什么难处,只管具折发驿马来”说这话的时候他的眼睛很亮,“使下情上达,我总不能不知下面的弊端。”

郑琰居然生出“他也许能当好皇帝也不一定”的想法了,至少,他在努力,不是吗怨不得蒋进贤和叶广学都有缓软的迹象了。

徐莹对郑琰非常亲密,眼眶都红了:“刚见面,又要走,下一回不知何时再相见了。”

郑琰亦是一脸惜别:“先帝周年,我就回来。”

徐莹认真地点点头,肚里却吃了一惊,先帝周年什么的,她这个现任皇后都不是时时记着的,郑琰居然早就打算好了。又一想,心底忽尔释然了,大概对于郑琰来说,躺在帝陵里的先帝,比坐在大正宫里的圣人,更值得亲近吧。徐莹自己也觉得,先帝比萧令先称职多了。

回去的时候,郑琰的队伍又臃肿了几分,不说书信了,就是杜氏、庆林大长公主等人给添的行李,宫中的赏赐,又多装了两车。郑琰还抽空在京中订了许多新款夏装,装了些新款首饰。

到了鄢郡,郑琰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留守的阿庆热泪盈眶:“娘子,你可算是回来了我们好想你啊”你再不回来,郎君就要抽风了

池脩之就站在不远处,非常郁闷地看着阿庆抢先扑了上去,站在他旁边的叶文也是泪盈于睫,他比谁跟着池脩之的时间都长,比谁都明白他家郎君的反人类倾向又冒头了,迫切希望郑琰回来给池脩之治治。

郑琰说一声:“把我带回来的东西放好。”就奔池脩之去了。

池脩之看到妻子过来,心中很是激动也奔了过去

两人紧紧相拥。

当众秀恩爱什么的,不要太拉仇恨

郑德俭觉得自己已经长针眼了,哪怕郑琰年纪很小,那也是自己的姑母,这样看着姑父姑母光天化日之下搂搂抱抱,他姑母还说“我想你”,他姑父更可怕,居然说“我一直很乖等你回来”,你们这样真的没问题吗

当然没问题,这里他们俩说了算两人终于意识到,现在是白天,地点在室外,淡定地分开,然后手拉手地到客厅里坐下。你说,娘子辛苦了,我说,郎君为国为民,才是辛苦。好像刚才当众粘乎的不是他们一样,就是这么无耻郑德俭好蛋疼突然理解了祖母为什么时不时地想收拾他这个姑母了

小别胜新婚,说不完的肉麻话。郑德俭终于找回了被吓跑的智商,请示下去休息,准备第二天的工作。

夫妻二人分别,有无数的话要说,说到天黑,吃完了饭,又不说了。小别嘛重新体验新婚去了。直到第二天,两人才开始说些正事。祁耒求见等事,京中变化等等,信中已写,不必再说,两人便说起未来规划蓝图来了。

首先是沟渠、道路,池脩之以为,用石头是个好主意,但是因为路上要过马,不能用石板,还是与垒渠一样,用条石块儿。

“这样会不会太浪费了到哪里弄这许多石头来”

池脩之笑道:“石头是尽有的。兴宁县阮令所在县就有山,一直是采石场,并不很远。秋收完了征力役就是,分段征,兴宁的力役管采石,承平的力役就管运输他这一段的,出了境交给平固,以此类推。”其实帝都周围多多少少都会有产石的地方,别的不说,修帝陵什么的立个碑、雕个石人石马,都得用得到石头,这也是择址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一年能做完”

“先修渠,再修路,我在这里至少得三年,能做多少做多少”

“也好。你那考试,准备得怎么样了”

池脩之道:“就等过两天开考了。”

郑琰暂时也没有多余的问题要问了,只叹道:“这下要热闹了。”

池脩之笑笑:“咱不怕热闹。”

考试分三天,确实很热闹,考生多半是富贵人家的子弟,不但自己来还带着仆役在门外等着,又有围观群众,把郡衙前堵得水泄不通。

最后的结果一出来,果然是富户占了大多数,少有几个普通百姓只是点缀。池脩之想采取差额录用,郑琰更狠,提议一比三的比例进面试。池脩之道:“弄了这么些人,最后取得少了,恐不相宜。”

郑琰道:“我只怕取的人不好,没处找补。”

池脩之道:“不妥,宁可取中的时候仔细些,也不要闹得太大。”

郑琰也不强辩,一地有一地的风俗,他们夫妇好像风头太盛了,这样的比例录取,难免会被说是耍人。“你拿主意。”

最终选取了十余人,有做主簿的、有做参军的,世家与土鳖对半开,间杂两个贫寒士子,遗憾的是祁氏并无人参加考试。一齐做岗前培训,来往文书怎么写,郡衙又有什么规矩。郑琰却是不再见这些人了,从京里带的沾亲带故的,随意一些也无妨。在本地招的这些人,郑琰插手太多,容易给人以池脩之无能的印象,这样很不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