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奸臣之女 > 分节阅读 189

分节阅读 18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祁难搞”,他是想让池脩之有一番作为的,最后还是把压住祁难搞气焰的事儿交给郑琰了。他相信他师妹能办得到的。

送别的队伍很长,帝后都遣使来,郑家上下一齐出动,郑党也到了不少。池脩之的同事们围作一团,有故意表现的也有真心惜别的。

郑琰的好友们也都到了,安康长公主与瑞丰长公主更是亲临。彼此洒泪,郑琰以两方宝墨相赠两公主。安康长公主道:“我们刚接了阿娘出来,你又要远行。到了那里,常来信,有什么要我们做的,不要客气。”

瑞丰公主道:“我们自会多向圣人、娘子提起你们的,不用多久,你们就能回来了。”

郑琰想笑,一咧嘴还是落泪了:“你们也多珍重,不多久,我必回来。若有什么不方便的事儿,师母那里,又或者我母亲那里,你们尽管去。”

娘家人平时能说的话也都说了,此时不过“珍重”二字而已。

还是郑靖业发话了:“启程罢,不要错过了宿头”

队伍缓缓启行。

快马一日的路程,他们拖泥带水走了五天队伍实在是太累赘了

终于,到了鄢郡,衙门是空的只有几个半老不老的门吏倚门打盹儿。

作者有话要说:1很多历史名人都因为生日遭过殃。孟尝君、隋炀帝的萧后都是这样。摸下巴,s隋炀帝给陈后主定谥号定的就是“炀”,真是天道好轮回啊此外,唐玄宗寿安公主因为孕九月而育,被亲爹嫌弃。

第158章一力降十会

鄢郡是个不错的地方,有山有水,但是山不高也不陡,水不深也不急。除此之外便是一片平原,只要风调雨顺,一定丰产丰收。如果风不调雨不顺,也能基本保持温饱。并且,就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记录来看,本地风调雨顺的时间占了绝大多数。基本上,农业社会所有京城地选址的时候都会优先选择把京城放在这样的地方附近,为的就是一个稳固。

此地风水如此之好,物产,至少是粮食产量能够保证,人口自然也就多。按制,每万户可设一县,鄢郡辖下已有七县,人口却在十万户以上。全国十余州,每州辖下的郡多则十余个、少则五、六个,全国户口加起来也不过才近千万户,人口几千万而已。

适应农耕的地方,文明史总是比较长,也因为造就了一些世家。祁氏正是其中之一。除了祁氏这样全国都有名的世家之外,还有本郡、本州的望族,什么陈、王、朱、张,虽比不得蒋氏、顾氏,在这郡里也颇能横着走了。

算起来鄢郡也是人杰地灵,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就像李神策说的,包括祁氏在内,中低级官吏出了一大堆,就是没什么人能进入高层,真是可惜了此地邻近京城的地理位置了。直到出了个祁高,这位“奇难搞”老先生,就是如今鄢郡的太上皇。

与所有的地方一样,世家与朝廷一样深入人心,世家出身的官员来了,多少还好说话一点,但是也要有部分妥协。非世家出身的官员来了,如果有闻名天下的好名声,也许能过得轻松一点。如果出身不高,还没啥特别能拿得出手的,别问了,等抽吧

什么你说你“有干才”亲娘哎哪里来的小天真被放出来了越“有干才”才要倒霉好吗

考察一个地方官员是不是称职,看的是租赋、人口、案件等指标。想收够或者超额完成租赋,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括隐”,把被世家兼并且隐瞒的土地人口给查出来。啧,就这一条儿,这不是掐着人家的脖子让人把吃到嘴里的再吐出来么所以,越有干才越倒霉。世家肯定会跟这些人对着干,如果都是世家出身,大家心照不宣,沾成谅解,那日子还能过得下去。如果来了个不是本阶层的人,想从世家这里占到便宜,那可是难上加难,多少人本来名声好、学问好、做事也用功,就是掉进这烂泥潭里,最后轻则一蹶不振,重则身败名裂

当然,也有强硬派官员,管你什么世家不世家,拉出来打个烂羊头该括的括,该罚的罚,这样够爽了吧

小天真变成大天真了,依旧天真

你能在一地当多少年的郡守你走了,他们照样在很多地方都在搞拉锯战,哪怕是先帝那样的老无赖和郑靖业这样的老狐狸,都拿这种情况没有办法。

甚而至于,你不走,他们能把你弄走,挖坑你不跳是吧设障碍你拆了是吧人家到朝中一活动,不用诬告什么的,直接从中枢把你给调走。世家依旧扎根本地。哪怕调不走,你郡守还得人手干活呢这些人难道都跟你一直刚正不阿走好吧你

以上,是情况简介,具体难题,还要等新官上任的池郡守自己去感受。

纵然知道鄢郡的世家势力比较强大,即使已经做好了被刁难的心理准备,看到这样一出“空城计”,也让人脑袋跟着一阵空白。

门吏们倒是老实,你推我、我推你,推出了个打头的,看着衣服也比别人整齐些,上前打了个拱:“诸位郎君,这里是府衙,旧府君已经卸任,新府君还没到任,有什么事儿,可是办不了啦”

郑德俭与朱震两骑上前,一看这个样子就一肚子气,郑德俭相府嫡孙,侯府外孙,京中所见人家,哪家门子是般无赖要不是记得他家还算有家教,早一鞭子抽过去了。朱震他爹是御史,品级不高,但是要求很高不能你前面弹别人无礼,后面有人弹你家也很邋遢。

两人都只有十来岁,郑德俭年纪比郑琰还要小,根本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能控制住自己的行为就不错了,强压着怒气脸都憋红了。朱震比郑德俭要大上两岁,自制力略强,提马上前,扬鞭道:“本郡池府君与韩国夫人车驾临衙,尔等还不开中门迎接”

门吏眼睛多毒啊一看这两人的衣着打扮,就知道他们身份不低。其实池氏夫妇这一行浩浩荡荡的,前后首尾相连的大车足有几十辆,快马一天的路他们走了五天,鄢郡早就收到了消息了,这边儿车驾进了城,早就有好事的人跑过来告诉门吏了。

门吏脸上堆笑:“不是小人为难郎君,这也不能谁过来说自己是府君,咱们就客客气气请他进衙做主人吧没有印信,我们是不能让的。”

郑德俭怒道:“却才入城已是核验过你这刁才,又来饶舌”差点没策马上前把人踩成肉泥。

门吏作惊恐状:“郎君莫凶小人没见过世面,害怕”

郑德俭又羞又恼,年轻人,跟着姑父姑母出来也是想显显能耐的,一路还算顺利,到了地头上被为难了,偏偏又想不出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心中憋屈得简直无以复加,怪不得大郎大堂兄德兴总说,地方上的人很坏,大伯父出郡时颇受了些磨难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