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奸臣之女 > 分节阅读 176

分节阅读 17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这等样事,我说的话,他可未必会听呢”徐莹重重地哼了一声,“我也想明白了,左右不过是婢子,总比从外面聘进来的好”

郑琰耳朵一动:“怎么有人生事”她这个有人,自然是意有所指,指的就是徐少君。

徐莹道:“现在还没有,可你看先帝的后宫,还看不明白么”

郑琰低头看着自己白皙的手指,轻声道:“圣人生母,也不是外面聘的。”

徐莹愕然。

“外面聘的,你好歹知道他是个什么样,里面的人,你哪有精力把上千号人都一一了解了”

“这倒是,你还是写奏书吧。”

“成。”

郑琰利索地写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份正式报告,当场就递给了徐莹,徐莹打开一看,不由呆住了。

郑七,你太无耻了,居然找得到这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

郑琰在奏折中写道:“先帝妃妾离宫,岂可无人侍奉为昭陛下贤孝仁爱,可令太妃侍婢随同出宫自魏公变法,宫女皆良家女,是为陛下服役而入宫,岂有久拘不嫁之理百姓服徭役尚有限期,何独宫女无期红颜入宫,白首仍不得出,使人骨肉分离,非仁君所为也天久不雨,乃阴阳失调,后宫多女子,宫怨不断,阴气累重,请释宫人。又,大正宫侍婢千余人,翠微宫亦有此数,若女子入宫立期限,或五年、或十年,到期即开释出宫,使婚配,以增育人口。则服役者喜,而其家人亦无骨肉分离之忧,亦使陛下之仁德广为传诵,何乐而不为”

徐莹亲自把郑琰的奏本送到了萧令先的手里,彼此四位顾命大臣都在,还在商议着接下来丧事怎么办呢。萧令先被打扰了,略有不爽,但听说是郑琰的奏本,哪怕是为了给郑靖业的面子,他也得接了。

郑靖业道:“她又要搞什么名堂了”

萧令先打开之后大吃一惊,惊疑地看着郑靖业:这老头一直在我跟前还没走啊,他什么时候跑出去写的奏本这笔迹分明就是郑老头的

也许是他的表情太明显了,引得四人不得不问他出了什么事。萧令先一目十行扫完奏本,无语地传了下去。

蒋进贤看完就无语了,用眼神鄙视郑靖业:郑靖业,你拿你闺女的名义写奏折管后宫的事情,还名目张胆自己写,你以为大家不认识你的字啊你太没下限了宫婢都放走了,是断了太妃们在宫里的线啊唔,不对,还有内官尼玛下一步是不是要清理内官了啊这绝户计使的

蒋进贤道:“如此,宫中就缺人手了,一时之间,不好再征发民力。”

徐莹道:“东宫的人先不遣,搬过去就是了。反正本来这些人也够用了,大丧期间,一切从俭,孝期过后再补充也来得及。”

郑靖业也看到了这其中的微妙,点头道:“是这个道理。”

蒋进贤再骂郑家父女可恶,一下子把诸王在宫里的手砍掉了一半,上书的郑琰、决断的萧令先、执行的徐莹,还统统都成了好人了。蒋进贤口上说:“圣人宽仁。”肚里骂娘。

韦知勉和卫王继续当壁花。

自己闺女搞出来的事情,郑靖业不得不再留下来为萧令先解释一下:“先帝诸妃在宫中经营日久。”

萧令先也没笨到家,很快领悟:“这样很好”犹豫地看着郑靖业。

郑靖业挑眉道:“圣人”

“这是你写的么”

“丫头从小习书,是与我写的字有些像,她的行书还像思玄呢。”

萧令先拍拍胸口松了口气,刚才吓了他一跳呢:“那就照这个来吧,拟个条例出来。”

消息传出来就炸了锅,淑妃、贤妃都是想留人在宫里,也好打听一下情况什么的。这下可好,宫婢完全不能用了,内官倒是有,又怕郑氏有后招。

荣安公主气得浑身发抖:“这是保着太子哦,现在该说是帝后二人了。郑七从来不简单,这小丫头我以前还是小瞧了他宫婢们都打发出来了,我们就难以听到宫内的消息,这一手,实在是高真不愧是郑靖业的闺女咱们阿爹,对十七郎真是好遗诏里还以为新君弄一个忠心耿耿的女侍中”

在这件事情上被人赢了一局,无论是淑妃系还是贤妃系都是不开心的。人一旦不开心了,把别人弄得更不开心一点,自己的心情就会变好。他们决定找皇帝一点麻烦,压一压他的气焰。

萧令先还不知道有人在“阴谋”针对他,他这时候正在志得意满

一切都很顺利,萧令先想,这个国家现在是他的了,虽然也有阻力,但是他有可靠的宰相、正确的方针,他占据正统,他能走下去。

萧令先信心满满。

最初也确如萧令先所想,没什么人在皇帝丧期内惹事。在这种需要维稳的事情闹事,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的。别看新帝登基大赦天下,除了造反、忤逆这样的十恶重罪不赦,其他的统统回家团聚去了。敢在这个时候闹事,却与大赦相反,那是要罪加三等的

萧令先比较担心的反而是政事,皇帝指定的四位辅政大臣,卫王基本就是个摆设了,韦知勉也不肯出头,萧令先又讨厌蒋进贤,他肯问就是郑靖业。让郑靖业哭笑不得的是,新君问他的第一句话是:“老师,我们要做什么”

“陛下何出此言”郑靖业不得不重新研究一下萧令先的脑袋构造,你都当皇帝了还不知道要干什么

萧令先羞涩地道:“三年无改于父道,我虽愚钝,亦知此理。则一切按部就班,我真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陛下想做什么呢”

“自然是完成先帝未竟之事业”萧令先也不含糊,“抑世家,重士人,择贤臣,威四夷,正伦常,而后天下定。”

“陛下不如先从眼下做起,先帝辞世、新君登基,这个时候是最容易出事端的。陛下初登大宝,百官未知圣意,恐人心不稳。再者,先帝尚未安葬,谥号未定,每每争谥号最是艰难。陛下要开个好头,下面才能顺利。”

萧令先对郑靖业很信任,他要做的事情也需要郑靖业的支持:“老师说的是。”

萧令先的皇帝生涯是以给人加官晋爵开始的。他为加重郑靖业的份量便于稳定朝局,以郑靖业“先帝老臣、辅佐有功”为理由,封郑靖业为新平侯。这是老皇帝教过的,市恩于老臣。

在魏静渊之前,做宰相的都会被封国公,魏静渊改革,删了这条政策,他自己都没要封爵。萧令先趁着自己新即位的东风,给了郑靖业一个侯爵,在这当口,谁都说不出什么来。如果说反对郑靖业,那就是赞同魏静渊,世家就是自打耳光。不反对,只能赞同。郑党更是只是一力支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