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奸臣之女 > 分节阅读 174

分节阅读 1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萧令先再着急也没用,宰相不肯合作,这命令就推行不下去,这年代的大臣,他们比较牛,这年代的皇帝,面子不太像面子。

等到最后,萧令先不得不说:“阿爹也累了,宰相且先退下罢,此事容后再议。”

蒋进贤非常不给面子地道:“无论何时议,臣都是那句话,不可”

皇帝两眼一翻,装死,萧令先大急:“阿爹卿且退下”他赶人了。

蒋进贤退到了外室,依旧不肯走,皇帝像是要弥留,作为宰相,他必须守着听遗诏,坚决不给坏人以可乘之机,打地铺也要留在皇帝床前了。

蒋进贤一退出去,皇帝就睁开了眼,怒道:“魏静渊真是个坏人吗”这事儿大伙儿心知肚明。皇帝气得直咳嗽,还要骂。萧令先与徐莹都劝不住他,郑靖业轻声道:“事缓则圆。”皇帝没好气地道:“我没时间了”边说边咳。

萧令先一咬牙,冲了出去,对蒋进贤就是一礼:“卿真不能通融么”

蒋进贤比他还光棍儿,老头子跪下了:“臣心唯公。”

老子上台头一件事就是让你卷铺盖滚蛋萧令先红着眼睛回来了。

皇帝一通大咳,萧令先真哭了:“阿爹”

不行,太乱了,郑琰小声问皇帝:“要是他们答应了,您能安心养病不”虽然皇帝算计了她们家,郑琰还是不忍心皇帝这样难过,看他这样坚持,有再多的不满也放下了。郑琰鼻子有点发酸,皇帝对她,是真的很不错的。况且,魏静渊真是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皇帝止住了咳嗽:“有办法”

“试试,不管我对蒋相公说了什么,您听了都不许生气。”

“行”

郑琰抹抹眼睛,出去了。

留在外面盯着蒋进贤的柳敏就看到一个极美的女子走了出来,面相尚嫩,步子却稳。娉娉袅袅地直奔蒋进贤去了,然后她很没形象地蹲了过来跟蒋进贤凑一块儿打招呼:“叔父还好么”

蒋进贤面沉如水:“汝今为郡夫人,行走宫中,当注意举止。”

郑琰笑道:“当着人家儿子的面,欺负一个卧病在床的老人,相公举止,自觉得体么”伸着懒腰她又站起来了。

蒋进贤不说话,冷处理。

郑琰唇角噙着一抹笑,压低了声音,附在蒋进贤耳边道:“现在您应了,剩下的事儿有商有量,您不答应呢,那就只好让旁人去办了。纵使家父顾虑着宰相的体统不承旨,这世上有的是愿意承奉上意的人。朝中勋贵不少,可没爵的人更多,他们没有切肤之痛,却有圣人要讨好。莫失了先机啊权当是君臣一场,了了圣人一桩心事这要是真把人逼急了,在遗诏上加两行字,您觉得费力气么赦流人而已,总有一种大赦能召回人,您说呢”

这货跟她爹一个样儿,通常放狠话的时候表情柔和得一塌糊涂,威胁人跟劝人似的。

蒋进贤死活不肯说话,眼睛已经瞪向郑琰了:这种馊主意只有你们父女想得出来尼玛哪个皇帝的遗诏会给个逆臣平反啊他想过千百种对策,没一种是针对遗诏的。遗诏不该写点正经事吗比较皇位给谁,谁辅政

郑琰故意大声叹道:“太子看着呢,您真就这样不体恤人家一片孝子之心太子之礼,何人受得起您既受了人家的礼,就得体谅人家啊。”

说完她就进了内室。

不多时,蒋进贤就叩门请见了,郑琰拉着徐莹躲到屏风后面。

皇帝咳来咳去,蒋进贤满心腻歪,一想到“遗诏上加两行字”他又得捏着鼻子认了。活皇帝的诏书他能给打回,死皇帝的诏书要退给谁还不如郑琰说的“应了,剩下的事儿有商有量”。

等皇帝咳完了,蒋进贤道:“圣人宽仁,记着魏静渊的好,欲赦其后,臣无话可说。只是魏静渊一案,前有定论,结果断不能改,圣人可诏念其持国之辛劳,许其后人收葬先人。”

皇帝见大家同意了召回魏静渊后人、允许给魏静渊立坟立碑,他又能下床能上朝了

蒋进贤心里直骂郑琰是只小狐狸,比她爹还坏

最坏的是皇帝啊,他叮嘱太子:“一步一步来,过两年一定要为魏静渊平反”

萧令先对魏静渊颇有好感,他也不愿意拒绝老父的要求,一口答应了下来。他还感激郑琰来着,郑琰威胁蒋进贤的话他没听到,只听到郑琰让蒋进贤体谅他这个孝子哩。

今年由于皇帝身体“有恙”,夏天的时候大家就没有准备往熙山搬,用皇帝的话说就是:“死也要死在大正宫里。”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大正宫比熙山政治地位更高,更方便萧令先来接手。

但是,谁都不以为皇帝会死,这一点蒋进贤的感触尤深。郑琰也不觉得皇帝就会挂了,她甚至有些怀疑,皇帝是不是装病的,欺骗了她的感情,勾起她的同情心去威胁了蒋进贤。

这么想着,郑琰心里就非常不痛快把皇帝扔一边,她又去造她的玻璃镜子去了。随着卖平板玻璃的钱源源不断地涌来,郑琰底气也越来越足,手下工匠的技艺水平也越来越高,已经能很好地弄出一尺见方的平板玻璃了,只是再往上,技术就有难度了。郑琰也不着急,这样她已经很满意了。

用锡箔和水银做镜子的工艺她还记得,但是水银是会挥发的,而且有毒,非常不保险。试验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的,更由于之前根本没有做过的原因,报废了不少试验品。郑琰也不是为了钱不顾工匠死活的人,不肯强令人家不眠不休地跟水银打交道。

这样,三月十四,郑靖业生日,还是没有能够造出镜子来,这让想拿镜子做寿礼的郑琰非常失望。倒是皇帝,赐了许多珍宝给郑靖业,另亲笔写了个寿字赐下。

在郑琰生日之前,玻璃镜子终于面世了。根据汤小弟的建议,还在镀层外面再上涂一层漆,防止镀层脱落。郑琰很开心地附赠汤小弟一处小铺面,权作给汤小弟的奖励。

于是,在琅玡郡夫人生日当天,宾客们有幸见到了照得人纤毫毕现的镜子,不少人都被吓了一跳,自然也引起了爱美人士的青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