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奸臣之女 > 分节阅读 81

分节阅读 8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产生不好的印象。

萧绰叹气:“儿明白了,这几日我去寻赵逸,看他能不能劝一劝阿爹。”

“也只好如此了,”口上这样说,心里不免怨恨起那些挖坑的人来了,由于郑党及其外围隐藏太深,这一回居然还做了一回好人,陈氏恨恨地对儿子小声埋怨起萧绰的叔叔姑姑们来了,“圣人还在,他们就已经这样不顾手足之情。”

萧绰亦低声喝道:“阿娘慎言”

陈氏自知失言,闭口不语,转而叮嘱儿子的衣食住行,母子二人身上都笼罩着忧郁的灰色气场。

萧绰轻抚母亲的后背安慰她,他们的荣辱系于太子一人,两人都深感束手无策。陈氏也只有在儿子面前表面出了担心和脆弱,喃喃地道:“不知道这些人此时在背地里又谋划什么勾当呢”

东宫最大的隐藏敌人郑琰在做点心,一身粉红色的气场。开开心心地做着各色甜点,还爱屋及乌地给在京城里的池外婆、池舅妈也做了两匣子点心,让人给京里带回去,顺便捎上几瓶子果酱、几样水果。

听她嘱咐:“上复老夫人,点心是自家做的,别嫌弃手艺。果酱或吃或做馅儿,调水喝也是极好的,都是今年山上新鲜果子制成的,今年山上雨水不多,果子很甜。”

赵氏与她最熟,取笑道:“还没过门儿就这样孝顺了池大郎哪辈子修来的福气,有你这样个小媳妇儿”

说得郑琰脸上一红,昂首道:“你已经是我家媳妇了,就是喜欢我,我也不能嫁给你了,三郎要红眼的”

赵氏以袖掩面道:“算我怕了你了,亏得是个小娘子,要是个小郎君,单你这张嘴,不知要惹多少官司你快些使人往城里送东西罢。”

郑琰双颊犹红,冲赵氏一皱鼻子:“我可斯文了。”

赵氏无语退场。

郑琰她爹正在上班,跟一群努力挖坑埋太子的同事们认真讨论民生问题:“今年雨水少,恐怕收成要少,全国税赋或许要吃紧,若是没有补贴的项目,要及早报给圣人,重订郡守、刺史考核标准。”

叶广学道:“秋收的结果还没全报上来,具体情形如何,还要等各地郡守入京详询。”

郑靖业就有些瞧不上他,郑某人是从田间地头走上丞相宝座的,对于这些常识比同僚们都要清楚,撇撇嘴:“等他们入京就晚了。税赋是其一,若久旱成灾,还要提早预备下赈灾的钱米。”

蒋进贤和个稀泥:“只盼不要真的成灾才好。”

“凡事做最坏的打算才不至于被动。”郑靖业不冷不热地回了一句。

叶广学心里也不痛快了,心说,圣人年事已高,最恨有人生事,现在大家的首要任务不是扳倒东宫么你在这儿装什么大瓣儿蒜啊口中换了个说法:“未有定论,不便惊动天子。我们这里有数不成了。”

郑靖业挑眉,心说,我可是提醒过你了,你不同意,我单独上奏。便问蒋进贤:“蒋兄怎么说”

蒋进贤被逼迫表态,依旧和稀泥:“眼下上奏为时过早,不若我们把一切章程都拟定了。不成灾就惊动圣人,成灾了,我们本章也写好了,往上一递。”

韦知勉这块布景板也跟着和了一回稀泥,表示赞成蒋进贤。郑靖业与叶广学两方都不满意。

郑靖业暗骂这三个同事蠢他老人家也会干些收回扣的勾当,心里总归是有数的,凡事把握住一个度,压在让人想跳脚又觉得可以忍耐的那条线内,不出纰漏,才好腾出手来做别的。你不把这可能出现的灾情处理好,那头抄板砖砸太子砸得正起劲儿,这边儿皇帝问你一个渎职把你给削成白板了,太子不落井下石才怪

越发坚定了秘奏的信念。

韦知勉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正要劝和两句,外面一青衫小官儿飞奔过来:“见过诸位相公。”

韦知勉正好开口训道:“慌慌张张,不成体统究竟何事”

“叶相公家人在外报信儿,赵国夫人殁了”

叶广学的脸变作土灰色,赵国夫人祁氏,他的亲妈,死了。作为宰相,作为天下臣子的带头人之一,要为下属作榜样,不能给御史制造机会,叶广学必须丁忧祁氏是他亲妈、是他爹的原本正室,一丁就是三年。

在这个倒太子、扶新王的节骨眼儿上走了,死不瞑目啊。

郑靖业还假惺惺地劝他:“节哀。”心里已经翻腾开了,得,又去了一个,得赶紧抢地盘儿了。其他两人的想法也都差不多,规劝的话也是相仿。

郑靖业额外提醒:“圣人那里要上折子的,或夺情或依奏,都要圣人作裁决。”

叶广学拱拱手:“我这就具表上奏。”抖开本空白折子,刷刷写就,往御前一递,也不管皇帝批不批,就奔回家里办丧事儿去了。不是他想走,而是不得不走。留下来名声就臭了,坏人如郑靖业,不但给爹妈守孝,岳母的孝他都按份儿守了不当官儿。

随着祁氏这一走,熙山的空气又紧张了起来,又一个丞相离岗,政治地图要重新划分了么本来五个丞相的,少一个不补,还不算什么,再少一个,总要补上来了吧谁来当这个新丞相,新丞相的立场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的朝政走向,尤其是已经白热化了的易储之争。究竟是保东宫还是倒东宫倒东宫的话,倒完东宫又支持哪一位皇子

东宫在着急,太子想推出太子妃陈氏的父亲,现在的鸿胪寺卿陈庆成,如果东宫岳父做了丞相,东宫显然会稳妥。如果皇帝觉得东宫不稳,或者想要开始处理交接班事宜,一定会同意这个建议的。

赵逸想得深一些:“殿下不要自己提出陈庆成,只请示陛下,五相去其三,至少要补进一位才行。也不要只提陈庆成一人,可多提几个差不多的人选,如国子祭酒也是清贵世家。圣人有意东宫,自然会定陈庆成,若是有别的想法,咱们也不至于太难看,也算是摸了圣人的脉,好有应对之策。”

太子勉强同意了这个比较不痛快的建议,隔天就暗令已方马仔上表建言,把叶广学恨得不行这是不想让我回来啊

而包括远在京外的齐王在内,谁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一个局面出现,纷纷推出了自己的人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