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奸臣之女 > 分节阅读 57

分节阅读 5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到了眼下,却是真正的高不成低不就。如果她是嫡出,事情还能好办些,偏又是庶出。

新昌郡主自是知道这些的,不由心情很差。作为一个未来的公主,在这个妹子很彪悍的时代,新昌郡主的脾气也不太好。当崇高的地位与被人鄙视同时出现,这刺激大发了。少女时期,谁不中二一点呢换上一身骑装,拎着个鞭子,她在熙山广阔的世界里策马狂奔发泄不满,遇兔扁免、遇羊揍羊,满山生灵走避。

这天跑完了马,微喘着气,一手拎着鞭子,一手拭泪,直往自己住的清辉阁去。身后跟着的宫婢、宦官知道这位最近心情不好,悄没声地跟着。还没走到清辉阁,新昌郡主忽然站住了脚。

皇帝虽对太子已生不满,太子眼下却还是太子,还是挨着皇帝住,是与翠微宫相连的延政殿。熙山有规矩,这时代的男女大妨却不算太变态。新昌郡主想从前门回家,只要别太过份,谁也不会说她什么。

熙山虽是行宫,也是仿着大正宫建的,前朝后宫。

新昌郡主穿过宫前诸衙办公场所,恰看到一个清俊少年。新昌郡主觉得,就算是常弼再世,那一枝画笔也难画出这少年的眉眼,真真面如冠玉、唇若添朱、秀眉凤眼、婉转风流。

吹起少年薄薄的青衫,少年的怀中抱着一摞泛黄的书册,脚步轻盈地踩在青石地上,安闲犹如在自家庭院中漫步。修长的身形在夏末夕阳照射下在地上拖出一道长长的影子。

新昌郡主觉得心脏中了一箭。

“”四下一片静寂,宫婢宦官都不敢放一个,跟着停了下来。

池脩之是个表面不动声色,实则眼观六路、声听八方的主儿,远远已经瞥见有一堆人经过,一下就明白这不知道哪一位皇家女儿。心说,跟我没关系,就想作淡定从容状抱着案卷回他的小办公室继续研究。他对tx公主没兴趣。

没想到对方居然站住了,池脩之心下猜疑,也只是把这事儿记在心里。

直到池脩之消失在一道门时,新昌郡主还没缓过神儿来,呆呆站了老半天,觉得腿都硬了,才清醒过来。心下有些羞,跺跺脚,活动了一下腿脚,未发一语,沉默着回了清辉阁。

换了衣服,去向太子夫妇问了安,也没心情吃饭了,说一声:“有些热着了,不耐烦这会儿吃东西。”辞回清辉阁,到了屋里就有些坐立不安,终于忍不住叫来一个宦官:“你常在外面走动,可知道宫前的衙署都有哪些”

宦官直发抖,在新昌郡主的威压之下还是哆哆嗦嗦地道:“京是衙署都迁了来的。”您可别干什么丑事儿,到时候您没事儿,奴婢们可要倒霉的。

“都在”

“是啊,熙山地界虽大,却是多山多林,盖房子的地方儿少,就挤一块儿了。”他也不耐烦解释太多,就拣了一个最常用的理由来说。

“各衙都在什么地方”新昌郡主那是希望宦官能把地图都给画出来,当然,她更希望知道那个少年是谁,只是女儿家矜持,要迂回着问。

宦官不敢告密,一告密了,新昌郡主岂能不知不告密吧,如果真有点儿什么事,太子也饶不了他,还是一个死。左右是死,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了。挤牙膏似的,告诉新昌郡主,哪里是哪里。新昌郡主一推算,是大理寺,这少年至少跟大理寺有关系,这就有目标了。

心中一喜,旋即脸上一红:“你出去吧。”盘算着如何不着痕迹地找人,结果兴奋地一夜没睡好。

61、误会何其多

熙山真是一个好地方,这里风景优美,礼法也比在京中轻松很多,是个发展jq的好地方。前提是:双方都有意。

新昌郡主就遇上了这样一个天大的障碍:人家对她没意思。

自从发现了一个美少年,新昌郡主一片少女情怀,就扑在了人家的身上。闲着没事儿就往翠微宫前去,就为能偶见人家一眼,这时候她还不知道人家姓甚名谁呢。让宦官宫婢去打听,宦官宫婢哪里敢惹这个事这不是找死么无不回说:“奴婢们实没道理去衙署打听的道理,一去,万一有人说东宫如何如何就怕传到太子耳朵里。”其实他们知道是谁,只是不敢说。萧家的女孩子,造反都能干得出来,还有什么是做不出的池脩之这货又是碍了太子的眼的,一捅出来就是一场家庭革命,最后最倒霉的还不是他们这些人郡主可能就被罚个思过,他们命都能没了。

新昌郡主还没有彪悍到位,也没有脑残到位,还知道打听朝臣不好,也知道她爹最近心情不好不能惹。

其实她早就听过池脩之的名字了,顾益纯收徒弟是个大新闻,她听过了,没往这上头想。近来池脩之名声大噪,新昌郡主在东宫听了一堆:“池家子真无礼小小年纪心机深沉、手段毒辣,睚眦必报”等等一类坏话,也恨得骂这货:“目无君上,惹阿爹生气,真不是好人”害她不敢妄动。压根就没想到她看上的那个人,就是池脩之。

妹子再彪悍,还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框架里的,东宫郡主跑到国家机关工作场所去倒追一个漂亮少年,新昌郡主也自觉过意不过,只能巴巴地期望“偶遇”。偶遇一两次,结交个有为少年,她爹应该不生气的吧看那少年的年纪、官服,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背景,是达不到的,应该可以做郡马吧

池脩之哪是没事儿跟女人“偶遇”的人呢他努力上进尚且来不及,入了大理寺才发现,这个时代当官并不太难,你想混日子也能混得下去。但是,如果想要升级,这里面的知识并不是靠一点小聪明就能够混得开的。池脩之像一颗小幼苗,拼命吸收着养份,努力茁壮成长成参天大树,好给老婆靠。

手上有硬本事还不算,还要会交际,还要摸准了政治走向,反好了皇帝的脉,对朝中各方势力有着敏锐的感触。这些都是池脩之要修炼的,真是恨不得一天当八天来用。

饶是如此,池脩之还是注意到了翠微宫前会经常出现一个少女,新昌郡主出现的频率实在是太高了。

这是谁呢

池脩之是不会直接发问的,他只要留心听就好了,这世上不但是女人好八卦,男人八卦起来,唠叨程度也不比女人差。大理寺并不是一个特别忙的部门,诸如偷鸡摸狗这样的案件是不会递到他们的面前的,必要判了重刑,又或者影响不好,又或者涉及到法理,还有各地方比较难断的案子,这才有让他们参与审理的必要。

池脩之干了一阵儿就看明白了,像他这样新进份子,总是被分给各种琐事量大、还不怎么重要。当他在皇帝面前露一小脸儿,这样的“杂活”就分得少了,御史只是说了他一句,他当面就撅了回来,显见是个不好惹的人。又有唐文渊多少给了些照顾,他便不如以前那样忙,每天还可以有时间作些研究了。

很闲,就有功夫听八卦。老男人比老女人还碎嘴,大理寺里倒有几个官油子,四、五十岁年纪,还与池脩之一样是大理寺丞,眼看升迁无望,不过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事推池脩之上前:“我等俱老,池郎年少,正该上进些才是。”也算是给池脩之一个表现的机会结个善缘,也是自己可以躲懒。

池脩之的一大八卦来源就是这张、王、李、赵四个同事。赵丞据说还是郑琰三嫂的远房亲戚,也算是有点关系。池脩之有个好姓氏,池家败落几十年,但是池脩之本人在皇帝面前挂了号,又有复苏迹象,赵丞也存了些结好的心思,偶尔还会提醒一两句。

李丞是名门李氏之后,与李俊还是族兄弟,他却不大像李俊那般名士洒脱。无奈本人水平有限,想上进也上进不起来,倒是有一大爱好八卦他是四人里面的八卦广播员。

张丞、王丞并非出身名门,少时努力,如今能爬到这个位子上,也自知差不多到头了。在赵、李二人面前略觉不足,如今来了个池脩之,来头比赵、李二人还大,且不说他那位老师,就是“池”之一姓,也很让人敬畏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