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宋时行 > 分节阅读 237

分节阅读 23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的田庄。庞万春从常州劫来的生辰纲。除了送给玉尹五万贯之外。自己也留下了五万贯。用三万贯从柳青手里买下了一块田地,算是有了安身立命之所。旋即又用一万贯办妥了他手下二百黑旗箭队的户贯。并且顺利混入御营,摇身变成了御营官军,可谓是神不知,鬼不觉。

所以,关胜攻下庞家寨,未费吹灰之力。

但于杭州府而言,庞家寨便好像一个卡在哽嗓咽喉的鱼刺。而今去向不明,也算是解了心腹之患。李梲兴致勃勃将此事上报,并得到了上司的赞赏,心情愉悦。

这段时间来,似乎也只有这件事最让他感到舒畅。

李梲算是明白了,想要夺回应奉局的兵权,恐怕也不太容易。

应奉局里,有赵不尤给玉尹撑腰,更得到了官家的认可。更不要说,望仙桥兵营上上下下,已经被玉尹牢牢掌控。他便是想要夺回兵权,怕也没有那种能力

与其这样,倒不如和关胜打好关系。

在上奏关胜战绩的时候,李梲着实好一番赞誉。

反正这花花轿子大家抬,抬得越高,与大家都有好处。

于是乎,关胜得了一座空寨子,到了李梲的奏表中,就变成了杀敌百十人,贼囚落荒而逃,下落不明。

关胜对此,有些尴尬。

可这官场上的事情,也非他可以改变。

既然李梲有心与他交好,关胜自然不会拒绝。同时,他通过这件事,算是让关铃坐稳了提举弓箭手的位子,又怎可能拒绝掉李梲送来的善意

而这一切,和玉尹已无干系

四月,玉尹伤势痊愈。

同时由于苦练八段锦和狮子吼,在经过数月调养后,不仅令身体康复,更一举突破了瓶颈,迈入第四层功夫的水准。玉尹对此,喜出望外。虽说刚突破了第四层功夫,还需要稳固。但是,这第四层功夫是一道坎儿,迈过这道坎儿,玉尹才算是一个真正的高手。虽比不得宗师水准,却也不逊色于高宠太多。

人逢喜事,精神爽。

玉尹伤势康复不久,武松的伤情也有了好转。

在安道全的调理之下,武松伤势恢复很快五月时,已然可以下地自行走动,进入六月,便能活动拳脚,练几趟功夫。伤势恢复了六七成,武松就再也呆不住了。

水浒中,武松是个重情义,颇为爽气的汉子。

而现实里,他依然如此在伤势恢复后,他便急着要前往环州。

据张择端送来书信,鲁达已经在环州站稳脚跟,并且得到了小种相公的看重,出任晋宁军步军都虞候。

这也是玉尹一而再,再而三提醒鲁达的结果。

本来,种师道是想要让鲁达留在身边。

西夏而今,已比不得从前,所以种师道并没有把太多注意力,放在晋宁军身上。

可鲁达坚持要前往晋宁军,也是出于对鲁达的喜爱,种师道最终答应下来。

按照玉尹的设计,只要鲁达能在晋宁军站稳,就算是控制住了西州商路的门户。

鲁达也让张择端捎信来,言需要更多人手帮助。

武松本就下定决心,要把这条命卖给玉尹,以报答玉尹对他的救命之恩。所以他对玉尹打开西州商路的目的。并没有去询问。而是在得到了消息之后,主动要求,前往晋宁军。见劝不得武松。玉尹也就没再赘言。六月初,武松带着施全一家上上下下几十人,浩浩荡荡踏上了前往晋宁军的路

施老太公。原本是不太愿意离开杭州。

但是在施全的劝说下,最终改变了主意。

“父亲,你我一家,而今在杭州已是反贼,此生恐怕难以平反。

玉都监说的好,人挪活,树挪死既然这样,倒不如去西北闯荡一番。再说了,此去西北。孩儿也是为了日后的前程。玉都监说了,以孩儿这身本事,再加上鲁虞侯的提携。或许做不得大官。但怎地也能混上一个官身,岂不是光宗耀祖”

施老太公闻听。也觉着施全说的在理。

更何况,施全兄弟去了西北,还可以做武官

这对于施老太公而言,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要知道,他当初想方设法让施全在衙门里做事,不就是为了有个前程吗武官,虽算不得入流,也总好过胥吏。

于是,施老太公再与族人商议之后,决议举家迁往西北。

杭州的祖产,是拿不回来了

不过施家在杭州累世经营,虽非名门望族,也算是大户人家。田地是没了,那些房产也拿不回来。可这手里或多或少,还存有一些银两。零敲细打的算下来,能有几千贯之多。西北地广人稀,倒也能顾住生活。更何况,玉尹可是说了,准备开启西州商路。施家虽若能趁此机会插手进去,说不得还能获得丰厚收益。

就这样,施老太公带着一家人,便随着武松一起前往西北。

西州商路任重而道远,玉尹也清楚,这其间必然会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不管怎么说,总要尝试一下。但愿得余黎燕还记得自己,还记得当初陪她一同渡过难关的玉小乙。

再说了,任老公也说过,余黎燕在西州的处境很困难。

若能打开西州商路,不管是对余黎燕还是对玉尹,都会是一桩极大的补益。玉尹也相信,余黎燕不会拒绝。以余黎燕的聪明,又怎可能看不出这里面的好处呢

这里面还有许多细节需要处理,但最关键的,还是和余黎燕取得联系。

一切,似乎都很美满。

黎家已经开始收拢玉尹所需要的物资,而远在开封的柳青,也在积极准备,等待着时机成熟。

可就在玉尹意气风发,准备要大展拳脚的时候,李梲却突然跳出来,安排了一桩事务。

原来,为了讨好官家,特别是在交出兵权之后,李梲加大了花石纲的征收。

近五十万贯花石纲已准备妥当,准备即日送往开封。不过,再出了之前蔡京生辰纲一档子事情后,苏州宣抚司不愿再派兵押解花石纲。这是个出力不讨好的事情花石纲送到了开封,九成功劳归于应奉局;若花石纲在路上发生了问题,那么九成罪责,便归于宣抚司那苏州观察使也不傻,怎可能为他人做嫁衣裳

你们应奉局便有兵马,何不自己押送

李梲本不想让玉尹插手其中,可苏州观察使既然拒绝了,便只能派玉尹负责押送。

说起来,这原本便是玉尹的职责

玉尹得到消息,倒也没有拒绝。

这一来,他没有拒绝的理由;二来,燕奴分娩以迫在眉睫,玉尹也想要趁此机会,返回开封探望。

所以,在得到了李梲手令之后,玉尹二话不说,便点起了兵马。

这倒是让李梲对玉尹的感官好转许多。

这厮虽说得了兵权,但做事倒也爽快,没那许多的麻烦

就这样,玉尹尽起应奉局兵马,统共千人之数,准备返回开封。一听说要回开封,陈东赵不尤高宠等人,都非常高兴。离开东京,也半年多了,若说不想念,绝对是骗人。更不要说高宠还有老母留在东京,他这思念之情,也就更加炽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