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宋时行 > 分节阅读 229

分节阅读 22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什么原因,得罪了不少人,才来了杭州。听说,他背后也不过前端明殿大学士黄裳,却没想到和宗室还有交集。不过仔细想想,似乎也很正常。若他玉尹真是个没靠山的主儿,怎可能以一介屠户出身,得了那文林郎补身,还做了这八品武官

赵不尤,年纪和玉尹相仿,相貌雄武。

175公分左右的身高,却显得格外魁梧,绝非那等手无缚鸡之力的主儿。

肤色古铜,浓眉大眼,鼻梁高挺。颌下短髯,亚赛钢针,正靠在一个录事的怀中,透出几分醉意。

所谓录事。便是那卖身的女伎代称。

见李梲进来。赵不尤却毫不在意,只管和女伎调笑,丝毫没有起身迎接的打算。

这厮在宗室中。也算是一个异类。

不好读书,犹好武事,虽算不得有千斤之力。但也能开三石强弓。

玉尹和赵不尤在之前并不算太熟悉,甚至没有见过。但赵不尤和太子赵桓关系挺好,而且非常喜欢皇太孙赵谌。他之所以会来杭州,也是得了皇太孙赵谌之托。

本来,赵不尤并不想南下,原打算去河北游玩。

可是他发现,赵谌居然能使得一手好扑,而且扑法精湛,显然是得了高人的指点。

询问之下。才知道这赵谌是得了玉尹的点拨。

赵不尤也没有见过玉尹,却听说过玉尹在快活林和吕之士争跤,后来还跑去御拳馆踢馆的故事。加之在一次聚会中。听柔福帝姬赵多福提起过玉尹。便更加好奇。

赵谌托他来探望玉尹,还偷偷告诉赵不尤。而今这开封城里蹴鞠大赛,便是出自玉尹的手笔。

蹴鞠,本就是宋代极为风行的一个游戏。

经过玉尹对规则的改良,已逐渐演变成为后世足球运动的雏形。

特别是在赵谌和他那位十八姨娘朱璇的推广,终于在年关时,举办了一场共有六家府邸参与的蹴鞠大赛。这六家权贵,分别是皇太孙赵谌所代表的东宫太子、高尧卿所代表的殿前都太尉高俅、太子妃朱璇代表的朱家、枢密院蔡攸代表的蔡家、以及另外两家权贵。

大赛之时,甚至惊动了徽宗皇帝也来观战。

大宋时代周刊更全程报道,甚至还推出了一种全新的赌博方式:蹴鞠彩票。

通过猜测比赛结果来进行赌博,一下子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甚至连徽宗皇帝也参与其中,令整个开封城,渡过了一个极为欢乐和兴奋的新年。大宋时代周刊更通过这种方式,在短短七天之内,敛财近三十万贯,可见当时比赛是何等热闹。

赵不尤也是一个疯狂的博彩迷。

在大赛之后,也组建起一支蹴鞠队,准备参加来年大赛。

他对玉尹,充满了好奇,所以这次赵谌一说,他便兴致勃勃的跑来杭州找玉尹商量。

李梲进来后,先是和赵不尤见礼,便坐在一旁。

“方才闻苏行首小唱,不知是出自何人之手”

杭州行首的地位,可远不如开封行首的地位。那望仙楼的苏行首,艺名苏望仙,也是个千娇百媚的女子。听得李梲询问,哪里敢有怠慢,忙站起身回答道:“方才奴所唱之词,却是出自玉都监之手,而且是由玉都监亲自抚琴,更增色许多。”

“望仙真个好福气。”

不等李梲开口,就听赵不尤笑道:“伱却不知,小乙琴技,在开封城已是一桩美谈,若是被东京那些个姑娘们知道小乙今日为伱抚琴,不晓得有多少人会眼红呢”

“哦,玉都监竟有厉害”

苏望仙闻听,美目秋波流转,好奇看着玉尹。

赵不尤笑道:“去年开封上厅行首,最终落入潘楼徐婆惜之手。

大宋时代周刊还专门做了一篇那劳什子访谈,徐婆惜言此次得以胜出,尤感激小乙之助。若非小乙为她做牡丹亭,焉能获此殊荣她还说,虽得了这上厅行首之位,却有一桩憾事,便是未能得小乙亲自为她抚琴不禁是徐婆惜,便是丰乐楼那冯筝也说,徐婆惜此次得以胜出,小乙的牡丹亭占了七分的功劳。”

苏望仙听了,顿露出惊讶之色。

“原来那牡丹亭,便是玉都监所作奴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失敬了”

牡丹亭这一出戏,伴随着在开封唱响之后,逐步流传开来。特别是那牡丹亭采用了新鲜的唱腔和唱法,更被许多人所称道。杭州作为东南富庶之地,自然也有流传。

便是苏望仙,也曾唱过几次。

但在此之前,她还真没有把那位创作牡丹亭的玉尹,和眼前这位应奉局的玉都监联系在一起。

再看玉尹的目光,便多出几分韵味。

李梲坐在一旁,感觉好生尴尬。

赵不尤这一番言语,把所有的光芒都引到了玉尹身上,让李梲更觉得颜面无光。

有心生气。却不知该如何发作。

更不要说有赵不尤在一旁。他又怎敢妄动。

当下,李梲咳嗽一声,把众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

“玉都监。今日赵侯前来,本府本不该扰伱雅兴不过,伱毕竟是应奉局都监。之前因伱身体不好,加上初来乍到,所以本府迟迟没有与伱兵符。而今,伱也来杭州多时,想必对杭州的情况也有所了解。再不就任,于情于理都有些说不过去。”

他话音刚落,赵不尤便诧异道:“小乙,伱来杭州已近两月,怎地还未领取兵符”

一句话。直让李梲面红耳赤。

这船上在座的,又哪个是傻子

他不肯交出兵符,而且暗地里压制玉尹的事情。在杭州城里。并不算是一个秘密。

自古以来,哪有扣着兵符不与主官的道理

玉尹倒不在意。微微一笑道:“之前小乙在来杭州途中偶感风寒,病情有些严重李知州也是怜惜小乙病情,所以才没有与我兵符。这番美意,小乙心中牢记。

只是这病情至今未能痊愈而且据我所知,应奉局兵事形同虚设,而今更无一兵一卒。这冒然接手,小乙心中忐忑。却不知李知州给下官多长时间前去招募”

“这个”

李梲词穷了。

赵不尤就在这里,玉尹也把这应奉局的情况说了个清楚。

他李梲如果再说三天时间,只怕赵不尤会当时就翻脸。虽说赵不尤是太祖一脉,并无什么实权。可毕竟是宗室,万一把这件事传去东京,他李梲贪墨应奉局兵饷的事情传到官家耳中,只怕接下来,他要面临的就是官家的雷霆之怒了。

毕竟,应奉局为官家效力。

伱李梲领应奉局事,却贪墨兵饷,那就是贪墨官家的钱。

伱贪墨其他的钱,官家也许 不会在意;可伱贪墨了官家的钱,徽宗皇帝岂能罢休

玉尹一句话,看似为李梲开脱,实则是把李梲逼到了绝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